Appier於5月14日發布2024財年第一季的營收成果,儘管正值傳統淡季,Appier 仍繳出年增33%的第一季營收成長,來到74億日圓(約為新台幣15億元),同時,這也是Appier歷史第一次在第一季實現淨利轉正,其他亮眼的營運數字包含創歷年第一季新高的51.7%毛利率。
而成長的原因,則來自於生成式AI(GenAI)納入產品線,獲得客戶青睞有直接相關。
3大策略方向,增強生成式AI能力
Appier在去年第二季起測試將生成式AI模組納入現有產品線中,目前在廣告成效、強化關鍵字搜尋,以及生成式AI驅動的自動網站開發有較顯著的表現。
增強廣告成效 :過去行銷人員必須自行撰寫產品敘述,並大量進行A/B test測試廣告成效。現在則可利用生成式AI自動化生成個人化行銷訊息與廣告創意,優化廣告成效。
強化關鍵字搜尋 :以網路銀行為例,行銷人員必須圍繞在網路銀行發想關鍵字,但這樣做的問題在於,有些關鍵字可能不夠直觀,就永遠不會被想到。利用生成式AI,可以跳脫傳統策略,鎖定相關的關鍵字來下廣告,擴大觸及的客戶群。
生成式AI自動網站開發 :允許客戶根據文字或圖片輸入描述他們想要的網站模板,讓生成式AI立即自動學習、完成整合,減少了行銷、工程和設計團隊間的跨部門溝通。
Appier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游直翰表示:「以生成式AI為核心,成為Appier一個正向的循環。客戶提供的資料愈多,AI就越準確;AI越準確,客戶就願意投入更多預算。」目前Appier的生成式AI,以開源的大型語言模型,加上內部自有數據,以及客戶提供(用於客戶自己)的數據來訓練、調整。
此外,Appier共同創辦人暨營運長李婉菱也透露,在Appier內部營運也在進行使用生成式AI的測試,除了工程團隊之外,初步瞄準HR、行政,讓所有Appier員工可以直接與AI機器人對話,獲得需要的資訊。
「AI精兵」策略,連執行長都要第一線求才
也因為Appier很早就開始測試生成式AI產品,內部自然也需要有更多的AI技術人才。
游直翰坦言,大部分AI、大型語言模型專長的人才,還是在歐美較多,「所以我們在招募上滿努力的,我剛從國外回來,也是在研討會跟最頂尖的研究者交流。」
但考量到AI人才非常搶手,《金融時報》過往的報導指出,OpenAI、DeepMind、Anthropic等當紅AI公司中,即使只是相對初階的工程師,也能輕鬆獲得百萬美元年薪,頂級的工程師薪資甚至有望達到1,000萬美元以上。
游直翰表示,因為Appier對於人均產出非常要求,在工程師方面也採用精兵策略,求精不求多,吸引這些人才的優勢,就是Appier有非常大量的實際數據(如廣告),「像我們有這麽大量的數據,且可以實際應用公司可能沒有這麽多,加上既有的人才網路推薦,會是我們找尋AI人才的方式。」
中國遊戲、電商積極出海,為Appier帶來客源
從區域、服務的產業來看,Appier第一季也有不少好消息。
現在Appier 90%的客戶還是來自於年營收100億日圓以上的大型客戶。區域方面,在韓國除了電商之外,也拓展到持續成長的數位內容客戶群;一直以來占比雖然較低、但是高速成長的美國與EMEA客戶,則從遊戲領域拓展至電商、生產力工具類型的客戶。東北亞、美國和EMEA(Europe, Middle East & Africa;歐洲、中東及非洲)的營收增幅分別為31%、67%。
而游直翰特別點出中國客戶,由於中國企業有AI轉型的需求,再加上中國遊戲、電商產業有積極出海的規劃,為Appier帶來營收成長。
責任編輯:林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