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郵政裁274名員工、卻擴編高層?年虧16.5億,中華郵政還面臨什麼挑戰?
中華郵政裁274名員工、卻擴編高層?年虧16.5億,中華郵政還面臨什麼挑戰?

中華郵政近年來面臨嚴峻的財務挑戰。2022 年度中華郵政每股盈餘從 2.4 元跌至 - 0.20 元,首次出現虧損。2023 年,中華郵政虧損達 16.5 億元,主要來自三大業務:郵務、儲匯、以及壽險業務的虧損。為因應虧損,中華郵政近日計畫裁減 274 名基層員工,這一舉措也引發了屏東郵政工會和郵政產業工會的強烈反對。

中華郵政裁員基層,又擴編高層職位?工會提出抗議

屏東郵政工會指出,裁員將減少外勤人員和內勤窗口的人力配置,這等同加重留任基層員工的業績壓力。

同時,工會批評中華郵政一邊裁減基層員工,一邊卻增加高層管理職位,在基層人力流失堪慮又未能補充下,擴編主管層級預算的做法只會提高財務風險。

以屏東郵局的情況來說,營收虧損再加上來客量下滑,同時卻又被提升為一等乙級郵局,擴編了 1 名科長和 3 名股長的職位。這些新增人事成本每年將增加屏東郵局 500~600 萬元的預算負擔。

郵政產業工會也指出,高層管理擴編與基層縮編的政策對基層員工造成了不公平的影響,這樣的管理方式無法提升公司的整體績效。

工會理事長廖迺辰表示,中華郵政總公司在擴編高層管理人員的同時,裁減各地基層員工的做法不合理,尤其是在屏東郵政工會敢於公開表達不滿的情況下,更顯得問題的嚴重性。

中華郵政針對指控做出回應:非裁員,乃正常調整編制

中華郵政針對這些指控提出回應,強調每年會依據個地區或分局業務量和營業情況調整編制。這次裁減是屬於正常的內部人力調整,並非裁員。中華郵政解釋,由於郵件量減少,外勤人員無物件可送,這不是基層員工的錯,而是數位化趨勢和電子商務平台的發展所致。

中華郵政強調,所有的編制調整均經過與員工及工會的溝通,且會授權各郵局自行調度人力,以確保營運順暢。

交通部要求中華郵政強化內部溝通、定期回報協商進度

面對工會的抗議,交通部已要求中華郵政公司加強內部溝通,確保員工的工作穩定,進而提升營運績效。中華郵政公司也表示,將循機制協助屏東郵局與工會解決問題,並定期回報協商進度。

中華郵政公司的財務困境反映了傳統郵政業務在數位化時代面臨的挑戰。儘管公司已經在推動數位流程,但營業窗口多次當機事件仍影響了民眾的使用體驗。

此外,郵件量減少的趨勢早在數年前已經顯現,但中華郵政在應對方面顯得滯後,未能及時調整業務策略。

總結來看,中華郵政公司在面對虧損和業務量減少的情況下,採取了裁減基層員工並擴編高層管理職位的策略,這一舉措引發了工會和基層員工的強烈反對。

中華郵政需要在內部管理和業務策略上進行更深入的調整,以應對數位化時代的挑戰,並確保基層員工的權益和工作穩定。唯有如此,才能提升整體營運績效,實現長期穩定發展。

中華郵政 5/25 澄清聲明

有關媒體報導屏東郵政工會質疑中華郵政公司裁基層、增官位、擴組織一事,說明如下:

中華郵政公司各等郵局及各級郵局等級評定基準,每2年視業務需要辦理調整修正。為期周延並符實際發展趨勢,評定基準之修訂,係由各等郵局、中華郵政工會及中華郵政公司相關單位,盱衡整體產業變遷、經營環境變動共同研商訂定。

關於基層人手之配置,為因應函件、包裹、快捷等業務變化,請各局依郵件量適度調整各項業務人員配置,群組化係於郵件量減少時撙節人力方式之一,推行前均與同仁及工會溝通取得共識,並無縮編基層投遞人力情形。窗口核定員額部分,考量窗口來客數雖下降,惟因應數位金融時代,及複雜業務服務精緻化,已將應裁減人力197名授權自行調度所轄支局營業窗口人手,以期調盈補虛。

中華郵政公司強調,董事長、總經理與高階主管多次與工會理事長溝通,並承諾會顧及員工權益,後續將站在顧客的角度來提升服務品質,並於兼顧員工權益下,努力提升公司競爭力,以創造三贏的局面。

延伸閱讀:手錶銷售慘!日本老牌卡西歐全球裁員500人,1傳統產品喊卡

本文授權轉載自:經理人

責任編輯:黃若彤

關鍵字: #裁員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以技術突圍,星路科技攜手夥伴開拓台灣低軌衛星產業新局
以技術突圍,星路科技攜手夥伴開拓台灣低軌衛星產業新局

全球衛星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成長契機。高盛研究報告〈The global satellite market is forecast to become seven times bigger〉預估,2025年至2030年間,全球衛星營運商將發射多達7萬顆低軌衛星,帶動從衛星發射、衛星製造、地面終端、網路管理等周邊產業蓬勃發展,市場規模將從當前的150億美元飆升至1,080億美元以上。這場衛星產業變革不僅吸引跨界國際巨擘投入,也讓星路科技等台灣業者擁有切入國際供應鏈、甚至是引領市場發展的機會。

星路科技董事長謝森芳表示:「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無線通訊技術早已成為不可或缺的存在,智慧型手機、物聯網、高鐵到醫療設備都仰賴穩定的通訊網路支撐。」值得特別注意的是,過去,市場對衛星通訊的印象不外乎高成本、複雜、專用領域,但低軌衛星技術帶來的低延遲與全球覆蓋正在改變市場遊戲規則。星路科技憑藉自主研發的次世代封包交換系統–PSMA–突破傳統架構瓶頸,讓高速移動通訊成為可能,並成功參與台灣國家太空中心的標案,以及在國際市場展開關鍵布局。「隨著星路科技進入快速擴展期,資本運作必須適度調整,接下來將透過對外募資的方式,以回應市場對衛星通訊日益增長的需求。」

星路科技董事長 謝森芳
星路科技董事長 謝森芳
圖/ 數位時代

台灣衛星產業價值鏈逐漸成形,星路科技以持續創新加速全球布局

台灣的衛星通訊技術日漸成熟,從軟體技術、零組件、設備到系統整合等能力皆可接軌國際,在眾多業者中,星路科技憑藉著衛星地面站到用戶終端設備的一條龍服務能量,以及在國際合作、產品創新、營運布局與戰略聯盟四個面向的亮眼成果,成為推動全球衛星通訊產業新秩序的關鍵力量。

首先是透過國際合作展開全球佈局。星路科技宣布與印尼國家級衛星業者Telkomsat展開技術與商業服務合作,將自主研發的SkySwitch衛星通訊平台導入印尼的高通量衛星「Merah Putih 2」,未來服務將覆蓋印尼全境–17,000座島嶼與615萬平方公里海域,協助Telkomsat以更穩定、高效且具成本優勢的方式提供衛星通訊服務,並在龐大的群島市場建立新優勢。

星路科技總經理賈和凱進一步解釋:「SkySwitch衛星通訊平台的核心是PSMA系統,結合多址接取技術,讓單一數據機可同時連線多個終端節點,不僅可降低建置與營運成本,亦十分適合車輛、船舶、飛行器乃至無人載具等高速移動場景使用。」事實上,SkySwitch的卓越動態通訊能力不僅讓星路科技成功打進印尼市場,也獲得多國政府與軍方關注,成為具備戰略價值的衛星通訊解決方案供應商。

其次是持續不斷的產品創新。例如順利完成台灣國家太空中心(TASA)的公開招標案、推出首款支援Ku-band頻段的電子式相控陣列終端設備。賈和凱進一步解釋,星路科技以相控陣列技術研發的新一代電子掃描天線,不僅具備IP67防水等級、超過49dBW的發射功率、250Mbps的低軌傳輸速率,還具備不同衛星軌道與衛星波束的切換的能力,再加上隨插即用且低廉維運成本,不僅適合海事市場,亦有進入大眾市場的潛力。

星路科技總經理 賈和凱
星路科技總經理 賈和凱
圖/ 數位時代

低軌衛星世代已至,星路科技攜手台亞衛星通訊打造最佳解方

再來是與台亞衛星通訊聯合申請衛星通訊營運軌照,預計在今(2025)年底前即可提供台灣市場合法且高品質的衛星通訊商用服務,帶動衛星通訊與相關產業發展。台亞衛星通訊總經理郭育鈞表示:「星路科技的產品有助於提升頻寬效率與支援動態通訊,而我們則擅長衛星頻譜、地面站與系統整合等,雙方合作等於是將『衛星上空』到『地面應用』形成完整鏈結,可以更快速且精準的滿足市場需求。」
也因如此,雙方除在台灣聯合申請衛星通訊營運軌照,也積極布局印尼等海外市場例如,台亞衛星通訊藉由星路科技與Telkomsat共同打造的通訊生態體系,透過衛星智慧物聯網機制,在印尼提供AI驅動的遠距醫療、氣象預測、精準農業等服務。

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是,星路科技將與展開更深層次的合作,共同推動產業升級,提供更多元且優質的衛星通訊解決方案。對此,謝森芳認為:「全球衛星通訊迎來一個全新世代,在這個關鍵時刻,星路科技不僅會持續投入創新研發,也會從市場需求出發,攜手夥伴提供最佳方案,讓台灣不只是被看見,還可以在新一波衛星通訊變革中引領潮流。」

總的來說,在這一波低軌衛星全球競賽中,星路科技不僅僅是參與者,更是推動者,接下來,將持續透過技術創新、跨國合作、產業鏈布局等方式強化競爭優勢,攜手價值鏈夥伴一同為台灣衛星通訊產業寫下新的篇章。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