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腳步太慢,AWS砍掉執行長!裁員不斷、營收成長又減緩,新大將能挺過危機嗎?
AI腳步太慢,AWS砍掉執行長!裁員不斷、營收成長又減緩,新大將能挺過危機嗎?

2021年亞當.賽利普斯基(Adam Selipsky)接下了亞馬遜金雞母——亞馬遜網路服務(AWS)執行長的任務,然而三年後的現在,賽利普斯基卻將於下個月卸職,並將離開公司。

賽利普斯基在亞馬遜工作長達14年,2021年當安迪.賈西(Andy Jassy)從AWS升任亞馬遜執行長時,他也成為了AWS的最高負責人,不過短短三年時間他便下台一鞠躬,並由現任AWS業務、行銷及全球業務資深副總裁馬特.加曼(Matt Garman)接棒,擔任雲端業務主管。

三年帶領AWS營收翻倍漲,為什麼他卻要下台一鞠躬?

原因一:AWS去年營收只成長13%,遠低於過去水準

賽利普斯基在任期間帶領AWS從年營收450億美元成長到超過900億美元水準,但AWS的表現仍然面臨外界的質疑。 過去一年裡,AWS營收成長速度降低至多年來的最低水準,2023年僅繳出13%的增幅,獲利同樣只成長約7%

作為對比,2022年AWS營收成長約28%、2021年則有37%的漲幅,尤其過去AWS一直擔任貢獻亞馬遜絕大部分利潤的搖錢樹角色,有時甚至超過90%獲利都來自這個部門,同時也占據約40%營收,出現成長放緩的情況自然特別受到關注。

亞馬遜曾在去年宣布大砍2.7萬人,AWS也牽涉其中,遭遇該部門有史以來最大的人力縮減,儘管AWS也有開放職缺招募人手,至今陸陸續續進行裁員,今年4月也宣布裁掉了數百個業務、行銷及技術職位,且是由加曼主導。

亞馬遜AWS re:Invent 2023
AWS一直是亞馬遜關鍵的獲利及成長動能,但過去一年成長速度卻大幅放緩。
圖/ 隋昱嬋攝影

原因二:AI腳步太慢,讓競爭者有機可乘

且雖然亞馬遜曾投資AI新創Anthropic、推出生成式AI助理Amazon Q,在發展AI技術、商業化的腳步相對緩慢,則是受到投資者詬病的另一個問題。

儘管亞馬遜仍是雲端領域的龍頭,根據網路資料庫《Statista》的數據,今年第一季亞馬遜在雲端市場以31%市占率位居龍頭,不過微軟正在迎頭趕上。

微軟與OpenAI的合作為Azure創造巨大的成長動能,先前在今年第一季財報會議上曾表示,Azure 31%的成長中有7個百分點歸功於AI,高於去年同期的6%表現。而Google也在現正舉辦中的開發者大會I/O上端出眾多AI成果及產品。

Duckbill Group是專門為AWS客戶提供服務的顧問公司,其首席雲端經濟學家科里.奎恩(Corey Quinn)就評論,不管AWS的AI進展與賽利普斯基有多少關聯,身為AWS執行長都應該對成果負責,「而且成果並不理想。」

AWS剛成立就加入,新負責人加曼是誰?

亞馬遜公布AWS換將消息後,股價幾乎沒有變化。投資公司Laffer Tengler Investments資深分析師傑米.梅耶(Jamie Meyers)指出,賽利普斯基的離開對亞馬遜幾乎沒影響,「AWS的核心人物一直是安迪.賈西,他一手創立並領導這個部門直到三年前才離開,只要他仍掌控公司,AWS的營運就會按照計畫進行。」

而即將領導AWS團隊的加曼,整個職業生涯都在亞馬遜度過。2005年在亞馬遜實習後,隔年畢業後他便加入公司至今,曾協助剛成立的AWS推出第一批產品,並從2020年開始領導AWS業務及行銷團隊。

加曼一直被視為雲端業務的第二把交椅,會由他接下新負責人職務也在外界的意料之中。賈西表示,加曼擁有傑出的技能與經驗來領導AWS,「他非常以客戶為中心、是一位出色的產品主管,且非常有創造力,能夠聰明地解決問題、擁有很強的判斷力。」

《彭博社》指出,相處過的人形容他是個從亞馬遜的模子裡印出來、注重細節的工程經理,與客戶打交道時自信又謙虛,但也不是個好好先生,敢於在會議上質疑產品團隊的假設,並會深入了解數據。

目前還不知道賽利普斯基離職後的下一步,不過他在聲明中指出會先花時間好好陪伴家人,「會藉此機會花時間陪伴家人、好好充電一下,釋放一點心理空間來思考各種可能性。」

延伸閱讀:OpenAI新模型GPT-4o問世!對話能力強到會「插嘴」,還能讀懂人類語氣

資料來源:ReutersBloombergThe Wall Street Journal

責任編輯:林美欣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遊戲商機、集點經濟,還能怎麼玩?家樂福 App 創新手遊《家有超市》領風潮
遊戲商機、集點經濟,還能怎麼玩?家樂福 App 創新手遊《家有超市》領風潮

促銷、折扣、集點換購早已成為零售標配,顧客對優惠不再陌生,卻也因此變得難以被打動。若想持續吸引目光,單靠傳統優惠不能只是基本配備,必須進一步創造差異化的體驗。

面對這樣的挑戰,家樂福選擇從「參與體驗」的角度出發,重新思考與顧客的互動方式。一般的集點換購模式,多半是在結帳時累積貼紙、等待兌換,如果集點不僅只是交易過程實現的獎勵機制,而能成為日常生活中具吸引力的行為,活動本身就有了新的生命。

為此,家樂福祭出「好選品 + 遊戲化」雙軸策略,不僅強化換購商品的吸引力,更嘗試讓集點換購活動變成一場好玩的任務挑戰——像在玩一款輕鬆上手的小遊戲,讓消費者在互動中獲得樂趣與回饋。

根據〈2025 Google 遊戲產業交流會〉觀察,近三年內 22 至 25 歲輕度玩家成長超過 5%,短時間、低門檻、無壓力的遊戲體驗愈來愈受青睞,尤其隨著手機普及、使用情境碎片化,這類療癒、好上手、有回饋感的休閒小遊戲遂登上日常消遣主流。

而今年,家樂福就在自家 App 推出小遊戲《家有超市》,讓消費者既能享受樂趣,還能在現實中獲得實質回饋。透過任務導向的玩法,讓會員每日打開 App、完成任務、參與抽獎;簡言之,多玩一點,就多得一點。

這場從集點換購切入、讓顧客互動變得更有趣、更具黏著力的遊戲化體驗,也為零售數位玩法開出新局。它為家樂福帶來了什麼驚喜成果?背後又藏著哪些零售經營新思維?

好選品勾住人心,遊戲機制拉長互動

在集點換購普及、邊際效益逐漸下滑的零售市場中,單靠集點回饋幾乎難以再創新鮮感。有鑑於此,家樂福選擇不拚折扣,而是精準出牌——打出「有感選品」與「數位體驗」雙王牌。

首先,換購商品必須有足夠的吸引力。一直以來,廚具系列都是換購活動中的人氣品項,與量販通路的客層有著高度關聯。家樂福近期與法國品牌 Menastyl 合作,推出一系列強調收納便利與簡約設計的鍋具,鎖定小家庭與年輕族群。從「消費者在意什麼」出發,精準切中生活應用需求,為集點換購創造實質吸引力。

家樂福與風靡法國品牌 Menastyl 合作,推出輕巧堆疊、收納省空間的鍋具成功吸客。
家樂福與風靡法國品牌 Menastyl 合作,推出輕巧堆疊、收納省空間的鍋具成功吸客。
圖/ 家樂福

其次,家樂福嘗試將數位體驗融入集點換購活動中。集點活動雖然常被用來提升顧客回訪與忠誠度,但要持續吸引消費者參與並不容易,關鍵在於如何賦予其新鮮感與使用動機。為了提升集點活動的趣味性,家樂福將集點機制結合遊戲化,於 App 内推出一款角色扮演休閒小遊戲——《家有超市》。玩家在其中扮演超市店長,透過合成商品和解鎖寶箱來完成各項任務,累積的鑽石可用來兌換優惠券或參加扭蛋抽獎活動。此外,遊戲場景中不難看出南僑讚岐、桂冠、好萊牙膏等品牌元素,讓品牌在虛擬環境中入駐,此舉拓展了零售與品牌之間,透過實現“零售媒體”的一環,共同給到消費者互動體驗的新界面。

從集點到體驗,《家有超市》提升顧客黏著力

從每日簽到到完成任務換回實體回饋,家樂福不只拋出誘因,更著眼打造可持續參與的體驗。透過遊戲化設計,將原本只在交易瞬間發生的回饋機制,轉化為日常互動,強化顧客的集點動機與品牌黏著度。

於是,會員不再只是集點兌換的使用者,而是每天願意開啟 App 的參與者。此外,也不能忽視消費者對「誠意」的敏感度,此次活動選品具吸引力,流程設計簡單且回饋實在,就是因爲這樣在實用與情感兩端都建立起信任,也使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更為穩固長久。

家樂福 App 《家有超市》讓集點換購變好玩,每天登入經營自己的專屬超市,完成任務抽好禮。
家樂福 App 《家有超市》讓集點換購變好玩,每天登入經營自己的專屬超市,完成任務抽好禮。
圖/ 家樂福

以 Menastyl 鍋具換購結合《家有超市》小遊戲為例,活動期間即成功吸引近 9 萬人參與,總登入超過 146 萬次,其中近 2萬人至少回訪 7 次——代表用戶不只是點進來看一次,是真的「玩了又玩」;扭蛋抽獎次數則超過 62 萬次,優惠券兌換率達 30.8%,遊戲用戶更穩定佔 App 每日活躍用戶數 8%——這代表參與者不僅止於體驗遊戲流程,而是有實際導流至通路兌換,形成後續消費轉換,會員黏著度與顧客參與度皆有感提升。

從集點升級到數位串聯,家樂福 App 打造全方位會員體驗

隨著家樂福 App 從滿足基本的會員功能進化到品牌與消費者之間互動的橋樑,整合即時優惠、多元支付與個人化推薦模組,提升使用便利性,透過 App 內建小遊戲養成會員每日打開 App 的習慣,也有機會為後續 O2O、OMO 的行銷活動提供更穩定的數據洞察。

透過遊戲化設計,在消費之外持續創造打開 App 的理由,家樂福的成功經驗正為數位零售開拓更廣闊的想像空間。

但這場遊戲,或許才剛開始。當零售品牌對消費者不再是僅僅販售商品,而是著力於經營接觸、培養習慣、創造停留,會員經濟的布局也隨之變得更為複雜。如何有效應對消費者互動的多樣性,無疑是所有零售品牌都面臨的一大挑戰。而家樂福又會怎麼玩?令人拭目以待!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