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貝佐斯保持警覺、梅西適當時機衝刺!矽谷企業家:經營組織,先學獅子掌握節奏
像貝佐斯保持警覺、梅西適當時機衝刺!矽谷企業家:經營組織,先學獅子掌握節奏

音樂是節奏,所有舞台劇是節奏。無論是莎士比亞的詩劇還是音樂劇,都得講究節奏、變化和脈動。——黛安.鮑魯斯(Diane Paulus),美國導演

為什麼節奏很重要

永續創新的公司擁有快節奏的企業文化,它們遵循簡單的規則,一旦機會來臨,會立刻加快步伐。而其他時候,即使放慢前進的速度,也會保持深思熟慮和警覺的態度。正如鮑勃.蘇頓(Bob Sutton)所言,如果公司一直快速發展,「職員會感到困惑、不滿,事情就會接二連三出錯。」關鍵是要適時暫停或放慢腳步,尤其是遇到複雜或高風險的情況。

獅子是掌控節奏的大師。牠們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保持冷靜。獅子多半時間都在休息或放鬆,但牠們的體力足以讓人肅然起敬。獅子的力與靜並存,這是任何人都希望擁有的狀態——強大又冷靜。

像獅子一樣掌握節奏

我們可以從獅子身上學到很多東西,尤其是節奏。當獅群出外獵食時,母獅知道如何變換節奏。一開始時很有耐心,長時間盯著獵物。同樣,敏捷、創新的公司不會匆忙推出產品,而是會先花些時間發掘客戶可能需要什麼,思考能否變現這些可能性——然後飛撲上去。

節奏突然改變。當母獅從埋伏的地點現身,跳出來追逐獵物時,必須快狠準,沒有時間可以浪費。牠們加速衝向目標,齊心協力不讓獵物有任何逃脫的機會。如果在追捕過程稍有鬆懈,追捕行動就會失敗;同理,如果領導人沒有掌握節奏,組織的螺絲就會鬆脫。組織運轉的節奏必須由最高層確立,然後往下遞延。

狩獵包括兩個截然不同的環節和兩種速度,其中跟蹤所花的時間最長:獅子不動聲色靠近獵物,通常目標是一大群動物,所以獅子會決定哪個位置最有利,以及鎖定哪些目標。牠們計畫、謀略、敲定策略,然後行動。牠們有驚人的爆發力,以高達五十英里(八十公里)的時速無情地撲向獵物!追捕的過程中,牠們的決定與判斷必須快如閃電,直到追上獵物才能停下來喘口氣。

因此,節奏不僅關乎行動,也關乎決策。這是掌控節奏的第一原則。貝佐斯在區分第一類決策和第二類決策時,也概述了類似的商業決策。

第一類決策對應的是貝佐斯所說的「單向門」(one-way doors)。它們是影響力大且難以逆轉的決定,所以需要大量數據和深思熟慮,因為牽涉的利害關係與風險都大。在這種情況下,你持續進攻,但行動非常謹慎,事前會深思熟慮。

反觀第二類決策的可逆性很高,重要性也較低。有經驗的人可以利用有限的資訊,迅速做出第二類決定。獅群中可讓任何一隻母獅子率先捉到獵物,但首先得由領頭的獅子決定接近哪隻獵物。

確定目標是重大承諾,代表願意承擔責任與風險——如果獵物速度太快、體型太大或位置不易靠近,獅群就再也沒有第二次機會。獵物脫逃,獅群就會挨餓。當獅子全速撲向獵物時,分析工作已經完成,這時速度是關鍵,獅子依賴本能和直覺反應追捕獵物。

這兩類決策可能是用以區分組織放緩或加速行動之別。第二類決策若失誤,可能只是路上磕碰了一下,但該快速下決定時,卻花時間再三斟酌思考,則會造成災難性後果。第一類決策的情況恰恰相反,這類決策必須深思熟慮——但即使是第一類決策,也不能久拖不決;到了一定的時間,組織還是得採取行動。在一個不敢挑戰極限的組織中,冷凍或擱置有經驗有技術的員工,只會導致組織停滯不前。

bezos_貝佐斯_shutterstock_1399561367拷貝.jpg
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
圖/ Shutterstock

有意識地選擇衝刺

掌控節奏的第二個原則是隨時做好衝刺的準備。頻繁衝刺是敏捷開發產品的重要一環,目的是快速推出最小可行性產品(MVP)或其他成果,進而獲得重要訊息,例如客戶的需求。團隊被迫在極盡壓縮的時間內全速衝刺,克服因為謹慎和選擇障礙而導致的延誤現象。藉由衝刺掃除一切隔閡與誤解——團隊可沒有時間陷入猶豫或選擇障礙的泥淖,他們知道無論做出什麼產品,都是先求有不求好。衝刺逼迫產品開發人員快速行動,以便獲得最重要的市場資訊。

但是當威脅或機遇出現時,衝刺在整個敏捷創新組織也站得住腳。團隊必須快速擬出與落實新想法或新策略,不會受困在第一類決策的深思階段。行動之前,團隊(或領導人)一直仔細觀察局勢,並規畫進攻(或防禦)的行動。然後突然下令行動就立刻採取行動。

要讓衝刺發揮作用,團隊需要更多的自由,避免受到日常例行工作的束縛,以便專注於一個範圍相對狹窄的任務,迅速做出決策。領導人需要支持團隊,讓成員能專注於處理迫在眉睫的問題。

此處的靈感來自世界足球名將梅西(Lionel Messi),他是阿根廷人,目前效力於法國隊。專家分析他在場上的動作時,發現他走動的次數遠多於其他球員,而且比賽一開始的前幾分鐘,他很少跑動。他不僅在節省體力,也在評估場地和對方,制定進攻策略。他移動緩慢,所以能在適當的時候急速衝刺——他的進球和助攻次數均高於同時代的其他球員。他是懂得在適當時機衝刺的大師。

和梅西一樣,公司不可能一直保持衝刺。當團隊有意識地放慢腳步,同時盡全力完成迫在眉睫的目標,他們能更深入、更快速地實現目標。他們可能放慢營運速度(行動速度會變慢),但會加快策略速度(實現價值的速度會變快)。全速進行第二類衝刺之前,得先審慎思考屬於第一類的決策。

萊納爾.梅西(Lionel Messi)
阿根廷足球員梅西(Lionel Messi)。
圖/ shutterstock

節奏不只是速度而已

除了快或慢,我們還可以從獅子身上學到更多。以下是幾條簡單的原則:

保持警覺 。掌握節奏的好處之一是對機會保持警覺——以免陷入自滿。獅子在獵捕後需要休息恢復體力,以便下一次狩獵時全力以赴。但母獅必須時時保持警覺,不放過任何機會。同理,人也需要休息和恢復體力,以免過勞,也才能在下一次的行動全力以赴。儘管員工可以休息,但整個組織可是永遠無法停擺。因此在上一章闡述了亞馬遜的「第一天」心態。

這種警覺性不僅限於眼前的威脅或機遇。2014年,亞馬遜改造物流配送系統,建立分揀中心,希望提高假日配送的效率,這個過程的關鍵在於每天包裹的配送必須穩定,但亞馬遜合作的主要貨運公司優比速(UPS)和聯邦快遞拒絕在週日送貨。

亞馬遜高管戴夫.克拉克(Dave Clark)找到了巧妙的解決辦法:與美國郵政總局(USPS)達成里程碑協議,郵政總局願意提供週日送貨服務,讓亞馬遜順利繞開與優比速和聯邦快遞的衝突。保持週末送貨的穩定性後,大大降低了成本。然而亞馬遜還不滿足。

這場危機讓亞馬遜決定徹底改變配送系統,將送貨環節外包給獨立承包商,這不僅降低運送的成本,也減少公司對大型貨運公司的依賴。相較於現有的配送系統,與美國郵政總局的突破性合作是一大進步,但管理層並沒有因此自滿或自鳴得意。他們看到了更多的商機,迅速採取行動。

如果獅子有很長一段時間停止捕獵,結果只會餓死。即使最後一次行動抓到的是最美味的獵物,牠們也不會停止狩獵。因為一旦牠們停止,其他動物會搶走牠們的獵物,導致牠們糧食不足而無法生存。企業也須保持同樣的心態,否則會因自滿而亡。一家善於掌握節奏、不自滿的公司會締造驚人的佳績。只須看看現在的亞馬遜就會明白這道理。

保持疑懼(Stay paranoid) 。獅子在狩獵時會擔心萬一獵物脫逃,怎麼辦?所以結束狩獵之前,牠們不會自大,也不會認為自己已經勝券在握。獅子會毫不鬆懈地追逐獵物,直到獵物到手。如果我們在行動時也保持這種健康的「萬一……怎麼辦」的疑懼,有利保持專注以及警覺性,不受外界影響。不再保持疑懼的公司會變得自滿,同樣的情況也會發生在人身上。疑懼是保持適當節奏的關鍵,確保你不會鬆懈。

看看英特爾在網際網路興起時的傲人成績。執行長安德魯.葛洛夫(Andrew Grove)不會讓公司在個人電腦市場的龍頭地位自滿。他認為,恐懼,甚至是輕微的疑神疑鬼(偏執)——擔心世界正在發生不利自己的事情,其實是一種健康的解毒劑,可以消除成功後滋生的自滿心態。

葛洛夫經常質疑自己,並嘗試用新的方式解決問題。第二類決策仍需要靠本能與直覺,但不斷懷疑自己是否沒有用到最有效的解決辦法,則是與時俱進的健康心態。當一個企業拒絕承認自己的做法已經過時,會發生致命性災難。

這種疑神疑鬼的疑懼心態讓公司隨時做好準備,因應快速發展的市場,因此得以存活,而許多第一代網路巨擘卻失敗收山。誠如在上一章創業心態所強調的,百視達公司就是因為自滿而失敗的典型代表。正如一位觀察家所指,「他們忙著靠影帶出租店賺錢,根本想像不到有一天顧客可能不再需要他們。」

向矽谷學敏捷創新 立體書封A.jpg
圖/ 商周出版

本文授權轉載自《向矽谷學敏捷創新》,Behnam Tabrizi著,商周出版

責任編輯:蘇柔瑋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