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滴科技燒1.5億養蝦打出一片天!如何再拿廢水種植紅樹林,賺8億碳權?
艾滴科技燒1.5億養蝦打出一片天!如何再拿廢水種植紅樹林,賺8億碳權?

訪談的那一周,農業與氣候科技新創「艾滴科技」的創辦人余萬洲,剛從杜拜談完一筆生意回來。

「確定明年第4季在創新板IPO。」余萬洲以肯定的語氣表示,艾滴科技提供的服務核心是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涉及紅樹林種植與室內白蝦養殖,並運用物聯網(IoT)技術隨時監測水質,確保養蝦效率,再將養蝦過程排放的廢水轉換成營養液用在紅樹林種植。根據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的資料,紅樹林的碳匯能力大約是每年每公頃可以移除38公噸二氧化碳,艾滴科技抓住這點吸引上市櫃企業進行碳權交易。

「我們的碳權在國內賣出不到2個月,就賣了100多萬美元,累積的客戶數量超過20名。」余萬州指出。

基於內部的水質監測系統、種植與養殖技術已經研發成熟,可複製海外市場的商業模式也底定,余萬州分享,這段時間當起了空中飛人,來回在赤道兩側的國家圈地,以1,000公頃為單位建置紅樹林與養殖場,同時持續洽談願意買下碳權的企業客戶,「現在的角色更像是地產開發商。」

余萬洲_艾滴科技創辦人暨執行長_2024_05_10_蔡仁譯攝-9.jpg
艾滴科技創辦人暨執行長余萬洲。
圖/ 蔡仁譯攝影

推IoT水質監測碰壁,乾脆「梭哈」買地做

回顧余萬州的創業起點,只是單純想要打造一套IoT水質監測系統。

「我從2015年開始在全台各地的養蝦場跑業務,還飛到中國廣東,但發現傳統養殖戶都租了一陣子就不想續租。對方能省就省,再加上室外養殖場的不確定性因素太多,很難證明水質監測跟經營效率有絕對關係,產品根本賣不動。」余萬州回憶公司成立初期遇到的窘境,想把新穎的數位科技導入傳統產業,結果頻頻碰壁。

「反正我皮糙肉厚,我就想要證明水質監測系統的價值。」余萬州表示,確實帶有偏執成分,直接在宜蘭頭城的濱海路買下一塊地,自建室內養蝦場,再把IoT系統導入水中來控管各項參數,包含溫度、氨氮含量、鹽度、pH值等,前前後後就燒了新台幣1.5億元。

艾滴科技
圖/ 數位時代

這個舉動沒有得到多數股東與員工的認同,幸好余萬州賭對了。

養白蝦的利潤可觀,幫助該公司的營收接下來每年成長1.8倍。再加上艾滴科技把室內養殖過程全部自動化,有機會把養殖事業做到連鎖化經營。余萬州分享,今年在彰化、台南、高雄等地新建置的養蝦場都會完工啟用。

但有一個現實問題,台灣的養殖產業規模正在逐年萎縮,最大的威脅來自成本。

「台灣的土地太小了,土地租金愈來愈高,以及同樣1包10公斤的飼料,在台灣賣580元,在越南只賣320元,那光是飼料就占6至7成的養殖成本,就算你很會養蝦,成本終究高於海外的售價,怎麼可能打得贏?」余萬州說。整個食品產業鏈就是價格取向,要想繼續維持市場競爭力,就必須跟著在海外地區設廠。

艾滴科技
艾滴科技在宜蘭打造蝦電共生養殖場,並成立白蝦品牌銷售。
圖/ 艾滴科技
艾滴科技
艾滴科技的養蝦場都是室內,利用IoT技術確保水質健康。
圖/ 艾滴科技

結盟NGO保障藍碳生態系,廢水變黃金

在熱帶地區找尋合適的土地時,余萬州碰見下一個有趣的事——遇到保育紅樹林的非營利組織(NGO),「保育聯盟非常討厭養殖業者。」

保育組織與養殖業者的對立聽起來很合理。傳統的蝦類養殖戶通常會濫砍紅樹林,導致天然紅樹林面積大幅減少,「而且大多數的養殖場都在室外,一旦池子裡的魚蝦染病,他們不會選擇修復池子,而是直接荒廢,平均3到5年的時間再找一個沒有人煙的地方開闢養殖場,不間斷地開墾。」

選擇不站在對立面,艾滴科技的作法是與保育聯盟合作,參與植林專案計畫,等於先種樹、後養蝦。

余萬州說明雙方聯手的綜效:「艾滴做的室內養蝦場含有永續性(sustainable)考量,透過IoT的自動化技術能有效控制變因,所以我們不會一直砍倒紅樹林。而且養蝦場排放廢水裡的氨氮,是紅樹林很喜歡吸收的營養,這樣也算是一起守護紅樹林環境。」

艾滴科技
艾滴科技在赤道兩側國家找尋土地種紅樹林,一次圈地就是1,000公頃為單位。
圖/ 艾滴科技

更令人振奮的是,剛剛通過的植林專案計畫,讓艾滴科技獲得約3,000公頃的種植面積,相當於250萬噸藍碳碳權,預計能帶來2,500萬美元(約新台幣8.1億元)的碳權價值。余萬州為公司找到下一座金礦,也正式踏入碳權交易市場。

「藍碳(或稱海洋碳匯)包含紅樹林、濕地、海草床、沼澤地、深海底泥、海底沉積物等,其中,紅樹林的固碳能力是所有藍碳中最高的,所以價格不菲。」余萬州分析,並提到艾滴科技的競爭優勢,因為跟NGO合作而得到更好的碳權成交價:「台廠自己去買藍碳的話,大概是每噸45至50美元,跟我們買的話大概是每噸25至30美元。」

余萬州說,現在的艾滴科技有2個當務之急:一是在東南亞、中南美洲與非洲開發人煙稀少的土地,接著種樹,蓋養殖場、飼料廠、冷凍廠、電廠及員工宿舍,「我們要造鎮(build a town)」;二是找到買單的投資人與企業客戶,有充足銀彈才可能順利成長擴充。

「站在能源商的角度,我們看好太陽能結合養殖的市場。」接連參與艾滴科技投資的五路綠能表示,他們將太陽能光電設施安裝在養蝦場屋頂,「希望藉由投資艾滴科技一起發展蝦電共生事業,同時能在永續事業及碳權發展有長期合作。」

創業無疑是一場超高速競賽,余萬州坦言,艾滴科技目前還未轉虧為盈,預計2024年底的總營收可以破億元,之後慢慢回本,「我的想法很簡單,如果這個市場還是一馬平川(指地勢平坦可讓馬兒奔馳)、沒有太多競爭對手,那我一定是加槓桿進去做。直到市場飽和且競爭激烈,再轉為重視淨利。」

責任編輯:蘇柔瑋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聯手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共同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象徵臺灣資本市場邁向新局面。此平臺鎖定重點產業、法規鬆綁及強化推動策略等重點項目,面對此布局,擁有產業導師、獨立董事及投資者等多元角色的簡立峰,分享他的觀點與建議。

簡立峰開門見山直言,現在是臺灣資本市場加速前進的「好時機」。從量化角度來看,臺灣上市櫃公司總市值規模達94.9兆元,國家別排名全球第8名;特別是資通訊與半導體產業,目前已有四家企業(台積電、鴻海、台達電、聯發科)進入世界市值500大。受惠科技群山加持的優勢,讓打造「亞洲NASDAQ」的願景有厚實的底氣。

此外,簡立峰相當肯定本次針對創新版的制度優化,提供更鬆綁、具有創意的做法,大幅提高了國際團隊來臺上市的便利性。不過,除了擴大投資規模與流通性,簡立峰也提出三個策略觀點,鼓勵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多家善用制度優勢,設定更宏大的發展目標。

觀點一:深化內部資本市場創新動能,鼓勵「小金雞」早期上市

這幾年臺灣的新創趨勢,簡立峰指出一個現象:現今成功的上市櫃案例,多半是大型集團的「小金雞」(子公司或孫公司),但集團通常傾向在小金雞獲利穩定並能確保控股後,才會在市場上釋出少數股份(25%)允許其上市。此情況容易造成臺灣的資本市場動能不足,甚至讓國際以為臺灣缺乏新創的誤解。

對此,簡立峰認為創新板的價值,即是鼓勵小金雞能提早登板的腳步,一來展現創新能量、翻轉產業典範;二來邁向資本市場不只是需要募資,更重要是上市後的經營策略,知道自身優勢所在,將營運方向隨時調整更貼近資本市場的需求。

因應簡立峰的觀察,本次創新板的新制,即是讓本國公司的股票集保期間從二年縮短為一年,並免除三年的承銷商保薦。此舉有助於降低集團小金雞提早進入市場的法規門檻,讓企業能更快速、更早實現「面對市場」的目標。

觀點二:強化產業聚落思維,主動招募國際上與臺灣互補的新創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的重要訴求之一,便是要成為亞洲NASDAQ。簡立峰直言,「如果是以此為願景,那它就不應該只是『臺灣人的亞洲』,而是成為『世界的亞洲』,也就是主動吸引更多國家的創新企業來臺上市,那麼招商策略必須從被動等待,轉為主動積極洽談。」

至於招商的目標該如何鎖定?簡立峰認為臺灣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其聚落現象,因此建議可瞄準能與臺灣產業有高度互補的區域國家或技術領域。讓臺灣的供應鏈業者與他們成為戰略夥伴關係,共同分享這些國外企業來臺上市後所創造的利潤。

如果是區域國家,簡立峰拿「以色列」為例,該國新創擁有強大的創意和軟硬整合能力,但缺乏生產製造基地,若考慮來臺灣上市或募資,將有利於他們與臺灣的製造商建立關係,增加其信賴度,並容易找到供應商。至於前瞻技術方面,簡立峰認為矽光子、3D封裝/先進封裝、AI資料中心冷卻等,與臺灣半導體產業有緊密合作關係,可借助資本市場吸引這些企業來臺投資、上市,不僅是實體的產業聚落,更有助於形成虛擬的資本市場聚落。

簡立峰的論述,也呼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鎖定的重點產業,涵蓋半導體、人工智慧、智慧製造、數位雲端、機器人、次世代通訊等前瞻新經濟領域。另外國際企業來臺上市的門檻,證交所也優化了既有制度,針對主要營運地或股東結構均未涉及陸港澳地區之外國企業,調整臺籍董事席次過半規範,僅須設置臺籍獨立董事至少二席。

觀點三:吸引國際分析師、產業媒體,成為亞洲NASDAQ絕佳觀測站

最後,簡立峰認為一個能持續有活水挹注的國際籌資平臺,成功上市是手段,但真正關鍵的目的,是能持續獲得投資並取得市場關注的聲譽。要獲得聲量,具體的執行策略是提高國際能見度,吸引國際級分析師的關注。

簡立峰以當時Appier在日本上市為例,他提到上市對Appier的最大益處並非來自本益比,而是被國際金融機構的分析師看到,並獲得他們的分析與報導。「這些報導對於B2B企業來說,是最紮實的行銷加分,能極大化取得業界客戶的信賴。」

簡立峰認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下一步,可主動規劃一些登板的亮點案例,形成「標竿」進而產生群聚效應。對此,證交所回應未來將以多元行銷策略,配套措施包括加強外國公司資訊揭露,提高法人說明會的召開頻率,藉此提升企業國際知名度,為國際分析師提供更充足的資訊來源,助力更多指標的企業打響全球名氣。

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詹方冠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啟動典禮上提到,臺灣經濟發展已從勞動密集、資本密集階段,進入到創新驅動的全新里程。最後簡立峰肯定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立後,期待它的角色能槓桿資本市場的力量,讓『臺灣人的產業』轉變為『臺灣人主導的產業』,仰賴國際企業壯大臺灣的人才庫,同時也為臺灣創造新的經濟發展動能。」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