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電動車強勢來襲,背後靠中國政府推?「紅蘿蔔與鞭子」政策是什麼?
比亞迪電動車強勢來襲,背後靠中國政府推?「紅蘿蔔與鞭子」政策是什麼?

接著,要再說明中國這個「電動車製造大國」的現況。

下圖是2021年全球電動車的銷量數字。第一名是特斯拉,雖說它是美國企業,但在中國和德國也有設廠生產,與中國也有很深的淵源。接著第二名是比亞迪,第三名則是上汽通用五菱汽車(SGMW),兩者都是中國公司。第七名的上海汽車,也是中企。等於前十名當中,就有三家中國公司。

世界能源_172圖.jpg
圖/ 時報出版

其實在這十大製造商當中,有四家德商企業—福斯、BMW、賓士分別攻占第四、五、六名,奧迪(Audi)則排名第九,以總分而言還是略遜中國一籌。此外,第八名的富豪(volvo)雖是瑞典企業,但股東其實是中資。來到第十、第十一名,才有現代(HYUNDAI)、起亞(Kia)這兩家韓系車商上榜。

自第十二名起,基本上絕大多數都是中國車廠。第十三名是法國的雷諾(Renault),十五名是法國寶獅(PEUGEOT),十六名是日本的豐田(TOYOTA),十七名則是美國的福特(FORD),除此之外都是中企的天下。還有,排名第十九的「小鵬汽車」(Xpeng)這家公司,和蔚來汽車(NIO)、理想汽車(Li Auto)並列為中國三大電動車新勢力,還有人說它們是三兄弟,成長氣勢如虹。

綜上所述,中國企業在電動車市場的發展攻勢凌厲,一般認為後續還會再成長。就2022年1到6月來看,中國企業又拉高了電動車銷量,銳不可當。

BYD Seagull 比亞迪海鷗榮耀版
中國品牌電動車比亞迪,在全球銷量皆有成長。
圖/ 比亞迪官網

紅蘿蔔與鞭子!中國政府祭誘因推波電動車市場

另外,這些中國車廠還發展電動車出口業務。2021年,對歐洲就出口了23萬輛,是前一年度的4.8倍;對亞洲也出口了22萬輛,包括日本引進比亞迪的純電動巴士,以及東南亞各國的銷售。就這樣,中國電動車廠在日本車的海外大本營—東南亞也不斷拓展銷量。2021年,在泰國的純電動車市場上,上海汽車已有五成市占率(編注:2023年3月上海汽車市占率降至15%,比亞迪以39%市占率居冠)。後續中國電動車的出口狀況,已不容小覷。

以上是中國電動車業者的蓬勃發展。而如此蓬勃發展的背景因素,其實是中國政府的推波助瀾。 中國政府給的「紅蘿蔔」,是購車補助和免稅等金錢方面的誘因;而「鞭子」則是要求汽車組裝廠和汽車進口商必須依既往生產、進口燃油車款的數量,生產相應數量的新能源車(電動車、油電混合車、燃料電池車)。 簡而言之,要是業者沒有生產新能源車,就不能出口或生產燃油車。於是新能源車在中國國內的銷量連年攀升,至2019年時,新能源車的占比已達4.7%,且其中有八成是電動車。就連特斯拉的電動車,在中國都相當暢銷。

中國新能源車市場擴大方案

●紅蘿蔔
.金錢誘因(購車補助和免稅等),補助原本預計發放至2020年,後延長至2023年。
●鞭子
.積分制:政府要求汽車組裝廠和汽車進口商必須依既往生產(進口)燃油車款的數量,生產(進口)相應數量的新能源車。

中國曾公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報告,當中設定了2025、2030、2035年的各項目標:燃油車占比的目標要從2025年的40%,到2030年的15%,然後2035年減至0%;油電混合車的目標,則是要從2025年的40%,到2030年的45%,然後2035年增至50%;至於電動車等新能源車,儘管現狀只有5%,但目標是要從2025年的20%,到2030年的40%,然後2035年增至50%。中國公開表示,要朝電動車的方向布局,進而讓燃油車歸零。

(野人)0NEV0086 世界能源未來戰略地圖 - 立體書封300dpi.jpg
圖/ 野人出版

本文授權轉載自 《世界能源未來戰略地圖》,平田竹男著,野人出版

責任編輯:蘇柔瑋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