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決定一切」(Place is the King)!
對國內多達4500家的便利通路來說,這句話如同金科玉律般重要,誰拿到好地點,就如同搶下一隻賺錢的金雞母,如今,這股對「地點」的關注,更從通路業延燒到金融業,「零售通路」與「金融服務」兩位巨人,開始唱起「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的情歌,而讓兩大巨人牽手的主角不是別人,正是已有數十年悠久歷史的自動櫃員機(Automatic Trade Machine, ATM)。
**金融與通路一見如故
**
早在去年11月,國內的連鎖店霸主7-ELEVEN,便宣佈將與中信銀與同為統一集團的萬通銀行攜手,在店面放置自動櫃員機。統一集團總裁高清愿那時便曾說,7-ELEVEN提供的服務已從提供民生用品、鮮食商品,擴大到各種水電費代收,影響力早已從純粹商品買賣,擴大到金融服務。
無獨有偶,以玫瑰卡等消費性金融席捲台灣信用卡市場的台新銀行,也在今年2月,由台新銀行董事長吳東亮與富群OK便利超商董事長張宏嘉宣佈合作,目前透過10家設於OK便利店內的自動櫃員機,已可進行提款、轉帳甚至存款等金融服務。「我們要把店內分行的服務項目極大化,」台新銀行個人金融處經理張南星形容,在便利超商設置功能全面自動櫃員機,如同在商店中開設一家「店內分行」(in-store branch),讓金融服務與消費者的距離拉得更近。
「過去銀行多開在『大路』邊,屬於『街』這一級的馬路,就很難得看到銀行了,」張南星剖析未來自動櫃員機的裝設趨勢時指出,在便利店設自動櫃員機,有一個最明顯轉變,就是消費者未來不用千里迢迢遠赴中山「路」、中正「路」等交通要道,只要穿著拖鞋踏出家門,走到「巷」、「弄」旁便能享受金融服務的日子,很快就會來臨。
**金融服務進駐生活
**這種轉變,對消費者來說,代表了金融服務進駐民眾的社區生活;對業者而言,通路業與金融業的結合,更可說是魚幫水水幫魚,兩相蒙其利。
從金融業看通路業,通路既有的「集客」優勢,銀行很難望其項背。在快速流動的人潮與車陣中,誰能號召並聚集最多人停下來消費,誰就贏得先機。便利超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成為各路人馬不得不向它靠攏的商場老大。再加上通路業研究設點學問由來已久,如何選點、店內該擺設什麼產品,要如何擺設才容易吸引注意,如何在單位面積內發揮最大「坪效」,這些都是連鎖通路業的核心競爭優勢,「坪效的概念,我在金融業就不曾碰過,」在銀行界服務超過10年的張南星,就對便利商店「地盡其利」的使用效率印象深刻。
由通路業看金融業,民眾對金融服務的依賴,以及自動櫃員機可能引發的潛在商機不容小覦。財政部金融局統計,截至去年11月底為止,金融卡發卡數量已達7000萬張,光去年11月,單月的提領次數就超過4480萬次,金額超出5000億台幣。因此,金融業務進駐,對通路業者來說不但是一項有別於實體商品的新服務,看著每月需求量如此龐大的交易次數,自動櫃員機彷彿一只強力「吸人磁鐵」,讓通路業者寄予厚望。
**講求集客能力
**
其實,不僅是連鎖便利商店,所有人潮聚集之處,都曾被金融業者視為有潛在商機的聚寶盆。已連續15年居全球自動櫃員機出貨量首位的安迅資訊(NCR),金融系統事業群總經理許瑜凰歸納國內外經驗說,從量飯店、超級市場、捷運站、便利超商,甚至連加油站,都曾是自動櫃員機的落腳處。
所有舖設地點中,捷運沿線點,或許是有趣但也具爭議的例子。台北市目前有三條捷運線營運,各線提款機分別由台北銀行、世華銀行與中信銀各自進駐,而中信銀為了是否進駐捷運點,當初行內也有相當多激辯。
持保留態度者認為,除了租金問題不看,捷運局還要求得標銀行,若捷運發生故障,須輔助捷運局處理旅客賠償事宜,這對銀行來說實在是吃力不討好的麻煩事;再加上捷運站每日龐大的人潮雖然是有目共睹,但這些人來去匆匆,究竟會有多少乘客會在趕著上班打卡、下班接小孩的當口,停下腳步使用金融服務,「不相信去問在捷運站設點的銀行,他們真正從中賺多少?」一家新銀行主管,說明他們對捷運點猶疑的原因。
但中信銀卻用不同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中信銀總經理辜仲諒回憶,當時信用卡部門最高主管羅聯福以開發新客戶的觀點,力主在捷運沿線設立自動櫃員機,因為旅客來銀行領取賠償時,填表格留下資料是不可少的程序,在現在得花極大力氣收集消費者資訊的時代,即使表面看起來增加了處理成本,但若配合得宜的資料深掘(Data Mining)技術,背後隱藏的商機其實不容忽視。
**自動櫃員機的加值賽
**
攻下最具「戰略地位」的地點是第一步,當「滿天提款卡,遍地提款機」的時代真正到來,提款機還能有哪些附加價值,將是另一場兵家角力。
這次與OK便利店聯手,推動店中銀行的台新銀行經理張南星,舉到日本考察的經驗為例,日本金融業與通路業的合作,目前有櫻花銀行與安賓超商的「一對一」型態,以及多家銀行與通路業者共同組成的E-Net「多對多」類型。有趣的是,在安賓超商發生的交易,每日約100至120筆,足足高出E-Net一倍。他歸納原因,或許與「銀行」的標誌在安賓超商有明顯標示,民眾易於瞭解有關;再者,E-Net中所擺設的機器,功能單一不夠全面,提供的服務也不若前者多樣。
以連鎖店目前宣稱的80%預期安裝率推估,未來三年自動櫃員機市場將呈倍數成長,在量多之餘如何提昇服務品質,便成為下一波競爭決勝點。對自動櫃員機市場耕耘頗深的安迅資訊總經理許瑜凰就指出,自動櫃員機所能提供的服務,未來絕對會從傳統的提款功能,提昇至自動存款、電子商務、帳單繳款,以及具網際網路介面的多功能機種。如7-ELEVEN便曾指出將推出量身訂做的特殊機型,甚至也開始有業者思考,透過便利店產生的金融交易明細單,說不定還可成為另一種型式的折價券。
相信在可遇見的未來,繼「地點決定一切」的地點爭奪戰之後,一場自動櫃員機的加值競賽,也將在你我的居家周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