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非核家園」與進步繁榮背道而馳!童子賢:核電不是敵人,可以與綠電共存
直言「非核家園」與進步繁榮背道而馳!童子賢:核電不是敵人,可以與綠電共存

「全世界都在進步,而我們不進反退。」國家氣候變遷委員會副召集人暨和碩董事長童子賢8月28日出席2024年碳權交易高峰論談,準備了62頁的簡報,吐露他對台灣能源政策的心情, 「冒著被大家不同意、不承認的態度,我就是要講真話。」

他提到,「非核家園」與台灣的進步繁榮背道而馳,且對於台灣希望在2030年達到20%綠能的目標,持悲觀態度。

原因是全世界的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花了30年才達到了13.3%的佔比,「這是我悲觀的來源,台灣要在6年的時間要大躍進,我無法相信。」

童子賢:一味反核,根本做不到淨零

童子賢表示,將電力用在AI、高階晶片以及電動車上,甚至是大眾運輸系統,是現代化國家的進步象徵。

然而氣候變遷讓全世界思考如何降低「碳排」,「當你需要電力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確保電力來源不排碳,而碳權交易的目的就是促使生產不排碳的能源。」

他指出,雖然政府提出2025年的非核家園,「理想很好,但是困難很多。」童子賢以全世界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為例,經歷了30年的努力,才達到了13.3%的佔比,而台灣不排碳的電力從2015年的19.4%降到16.9%,由於減少了3%的核電,讓台灣的碳排問題「不進反退」。

童子賢再次重申「核綠共存」的概念,並表示,「電力就是國力,但如果電的生產都是來自排碳量大的發電方式,等於是把車子的排碳轉成發電站的排煙而已。」

童子賢:世界的潮流是把核電找回來

童子賢表示,台灣若想要持續繁榮,就必須要有穩定以及高品質的供電。他指出,乾淨的電力來源,目前只有核能可以做到穩定供電,並指出多個重啟核電的國家,包含義大利、韓國、波蘭、瑞典,甚至是經歷福島核災的日本也宣布將在2030年,達到22%核電供應的比例。

然而對於核電,還是有不少人擔心核廢料的議題以及核安問題,童子賢指出,核電廠內的核廢料放在核電廠裡面空間是足夠的,「自己家的垃圾自己處理。」

「如果覺得核電危險,就再多裝幾層鐵絲網,或是再用個樹林把它圍起來,並且電力的經費是國防經費的4~5倍。核安就像飛安一樣,會有一個SOP制度,來確保安全性。」童子賢說。

他認為,相比起火力發電,核電是非常的負責任的,而火力發電對於人體的危害才是更值得重視的問題,並引用台大公共衛生研究所近期的報告指出,台灣每年死於肺癌人數排名第一,中南部空氣中的PM2.5相當於每個人每天抽一包菸的程度,「然而卻沒有人關注這些廢氣所造成的汙染。」

他也做出結論,台灣不能放棄任何一度不排碳的電,包括氫能、地熱或潮汐發電,都要持續研究, 「對抗地球暖化才是重中之重,核電不是敵人,並且核電和綠能是可以共存的。」

延伸閱讀:蘋果發表會前夕傳裁員!數位服務部門「約砍100人」,Apple Books等2團隊成重災區

責任編輯:李先泰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