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0年1月,原任金融事業群總經理的許朱勝,接下IBM這個有「總經理搖籃」之稱的公司大位。「當了總經理,才知道當總經理的辛苦,」上任滿一年的許朱勝笑著說,「這一年來我頭髮白了不少。」
1982年,許朱勝剛從學校畢業,就加入IBM,一晃就是19年。「這是個臥虎藏龍的地方,你會學到各種不同的東西與刺激,」許朱勝說,他深深體會到,人的潛力是可以被激發出來的。
「我一直相信正向態度帶來的正向循環力量,」他觀察,當人用負面態度做事情,就只能看到負面結果,積怨一旦累積,其他人自然也失去信心。也因此,公司交待給他的任務,許朱勝都很樂意接受。
**彈性學習釋放創意
**
IBM將近90年的漫長歷史中,孕育了相當豐富的文化與人才,讓許朱勝浸淫其中。
從基礎科學研究、硬體製造、服務規劃,甚至生物科技,IBM在每個領域都有不錯成績,但外界很少知道。「我也是前陣子才知道,原來IBM出了5位諾貝爾獎得主,」許朱勝訝異地表示。他特別指示公關部門,將5位諾貝爾得主照片,作為IBM2001大型桌曆主題,並預計在今年邀請其中3位來台。
在運用原有資產之外,許朱勝也努力開發IBM的新資產,釋放組織更多的創意。
2000年底IBM尾牙宴上,年輕員工熱歌勁舞,裝扮清涼,嚇壞了習慣深藍西裝加白色襯衫的老IBM人,甚至有人嚴正地跟許朱勝反應。許朱勝笑笑地告訴他們:「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風格,就像我們的前輩或父母也看不慣我們一樣。」
IBM的訓練是業界有名,員工也以此自豪,但隨著外在環境變動,許朱勝發現,制式學程的教育訓練反而變成員工負擔,「我們需要更彈性的學習。」
1980年,IBM便架設了內部網路,因應彈性化、知識系統化的工作潮流。IBM建立知識管理系統,透過Notes系統及網站,不論是業務教戰手冊、產品資訊,各類資料齊全,所有IBM員工都可以自主學習。
此外,系統還可以開設各種討論區,作為跨國開會之用。報告者先把內容資料丟到資料庫,透過語音傳輸同步開會。除了節省出差成本,與會者也可以事先閱讀,並減少視訊會議畫面與聲音不同步造成的理解障礙。為了怕大家缺少面對面開會的互動樂趣,IBM還針對內部開發了一個類似ICQ功能的程式「Sametime」,營造出類似私下傳紙條、講悄悄話的會議樂趣。
許朱勝以自己為例,當他要準備一份講稿時,便可以參考德國、日本等地總經理的內容,不僅省下準備時間,講演內容也可以更豐富多元,還可以藉此學習管理技巧。
許朱勝表示,如果不是透過網路學習,他接任總經理將無法那麼快上軌道。
**掌握市場資訊
**
重視效率,一直是許朱勝做事的準則。
每天早上八點,許朱勝準時抵達公司,先把前一天近百封e-mail瀏覽一遍,選出重要的內容列印,然後帶著資料吃早餐,為一天工作揭開序幕。
做為總經理,除了日常管理,更要廣泛收集市場資訊。許朱勝最常瀏覽的網站,新聞媒體是最多的一類,至於首頁,他設在嘉信理財網站(Charles schwab),在「My schwab」裡,許朱勝設定了包含惠普、思科、戴爾、微軟等數十家廠商。許朱勝表示,股市是掌握市場資訊的最佳管道。
此外,許朱勝捨棄跟同事增進情感的午餐,利用這段時間整理思緒。「我是被香港人訓練出來的。」許朱勝回憶起派任香港期間,因為無法適應港人利用午餐長時間閒聊的習慣,所以索性不吃午餐,就這麼延續至今。
能夠記住多數小學同學名字、甚至部份同學成績的許朱勝,有著相當好的記憶力。回頭看這一路經歷,他強調,起步或有先後,但只要努力並時時自我調整,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位置。接下來,他正努力調整台灣IBM,釋放組織的活力,以進入全新戰鬥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