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問我什麼時候是創業的最好時機?還有,什麼時候才能真正準備好去創業呢?這真是一個大哉問。我有一位以色列前同事,他因為以色列打仗所以經歷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例如,他的家人被哈瑪斯俘虜了,其餘家人飽受折磨,因此他必須把家人從南邊被燒毀的集體農場(Kibbutz)接出來安頓。後來當侄子獲䆁後,又是一番心理及現實的重建。
從一般人角度而言,他在人生最不確定的時候,不但要做很多修復的工作,還要照顧家人。他在我們已經穩定上市的公司工作,有傑出的成果,是個人人尊敬的uprising star。如果將心比心,留在公司繼續成長將是穩定的選項,但他決定創業。當我與這名同事進行最後一次離別會議時,我問他接下來要從事什麼創業項目。他告訴我他要做一個Climate Tech(氣候科技)項目,因為時間不多了,他不知道自己是否還能迎來明年生日,但他認為這是他能對世界做出的最大貢獻。
此外,這不僅是某一國家的問題,而是全球性危機。儘管這可能不是最好的時間點,但如果現在不做,要等到什麼時候?這讓我回想起我過去參加過的幾次新創公司經驗。我一直思考,當初決定投入的動機是什麼?可能是題目有趣,或是有發展潛力,可賺很多錢。當然,也有一些項目讓我覺得能對行業或社會產生重大影響。但沒有哪一個像這位同事一樣,思考得如此宏大或是著眼於這麼長遠的未來。
這位以色列同事之所以做出創業的決定,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他有2位最要好的朋友要一起創業。這讓我想起我與許多以色列創新公司的合作經驗,包括我自己公司的創業者,都有一些共通點。這些以色列新創團隊成員,多數是在軍隊裡出生入死的好同僚,因此當他們創業第一天起,就擁有深厚的信任。在前進的過程中,無論遇到多大困難,都不比軍隊的挑戰艱辛。因此,他們能一起邁進,不斷進行轉型與調整,這可能也是他們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拍即合成軍的Wiz、Tracle
舉例來說,最近有1家資安公司在短短4年內變得非常成功,而且是世界級的,幾乎被Google收購,這家公司叫Wiz,4名創辦人都是連續創業者,且皆來自以色列的8200部隊。他們之間的分工合作十分明確,很快就將公司推向一個全新高度。所以有志同道合的夥伴打群架,新創的底氣可增倍。
年齡,或者說經驗,與你的準備程度對創新是否有關呢?我們大概可以看到,世上許多創業家相當年輕。他們基本上是從大學輟學,然後創業並取得成就,例如比爾·蓋茲或祖克柏。那台灣呢?我也在思考,台灣許多父母不希望孩子創業,因為他們希望孩子有穩定收入及生活。這樣的想法是合理的嗎?
就我觀察,台灣很多創業家都曾在非常好的公司工作過,擁有豐富領域知識,同時因為這些經驗,他們能想到更深入的題材,從而開始創業。不過,讓我興奮的是,我也看到一群「非常」年輕人,他們很早的時候就創業。舉例來說,一個讓我特別興奮的台灣新創,叫做Tracle。
Tracle 的創辦人是3名年輕人,Ken、Ray 及Ben。執行長Ken在大學時就對自己有深入的了解,他喜歡接受挑戰,所以他個性非常適合創業。他也是完全根據個人經驗(垃圾回收的不便)發現了市場需求。也就是說,他們的創業題材以改善不同人群的生活品質為出發點,是能真正連結並解決客戶問題的方案。
Ken 並非一個人創業,而是找到他的高中和大學同學一起創業。他對這2位同學有深刻的了解,所以他們大四時,Tracle 就啟動了。他們的故事很勵志,從幾乎沒有資源的小車庫出發,走到今天的成就。從一開始很少的客戶,他們透過各種問卷了解用戶需求,逐步調整方向和策略。過程中,他們始終保持謙虛,在不斷的學習中,逐步發展成為現在的規模。
或許有人會認為他們的項目規模過小,但我並不這麼認為。因為他們的服務是真正以人為本,只要能贏得客戶信任,未來他們有潛力發展出更多不同的方案,從而更全面地解決客戶的問題。因此,我對他們的前景非常看好。
因此,回到我們最初的問題:究竟何時才是創業的最佳時機?需要什麼題目、資源,經驗及能力?看到以上例子,似乎沒有標準答案。任何時間點都可能是合適的創業時機,或是來自不同背景的經驗。但最重要的是,我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且關鍵的特質,那就是他們內心的素質都非常強大。他們都有堅定的信念,相信自己能夠解決人類的問題。他們真心希望能為社會做出一些貢獻,以利他為出發點。這或許是一個優秀創業家應具備的心態。
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是,他們都不是單打獨鬥,而是尋找一群值得信賴的朋友一起創業。這樣一來,不僅可互相扶持,還能克服盲點。我認為這種團隊合作的概念非常重要。所以,對於有夢想和理想的朋友們,我知道踏出創業的第一步需要極大勇氣。但請想一想,未來的成就取決你自己。如果你能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為這個世界創造更好的未來,那麼不妨勇敢嘗試吧。
延伸閱讀:工程師不是收入最高!全台薪酬大調查:這行業平均「年賺117.8萬」居冠,哪些產業行情好?
蓋比不蓋還涼⋯ONEBOY冰鋒被「史上最涼」廣告不實,遭公平會罰5萬元!
責任編輯:蘇柔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