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鼎泰豐爆經營權之爭!大股東韓家宸遭恆泰豐解任,華北14家門市重啟有望?
北京鼎泰豐爆經營權之爭!大股東韓家宸遭恆泰豐解任,華北14家門市重啟有望?

鼎泰豐華北經營權爭奪白熱化!

8月份,北京恆泰豐餐飲有限公司才宣布關閉14間門市,10月22日卻峰迴路轉,股東北京巨人公司單方面宣布「持續經營」,背後發生什麼事?

北京恆泰豐唯一股東「北京巨人公司」,10月22上午在台北召開股東臨時會, 宣布撤換恆泰豐董事長韓家宸職務,推選林禮宏出任恆泰豐新任董事長。並將向北京主管單位申請營業執照延期,以持續經營華北地區鼎泰豐餐廳。

負責華北地區鼎泰豐餐廳經營的「恆泰豐公司」才在8月底宣布,將在10月底前結束華北14家門市經營。當時此消息引起市場一陣錯愕,未料背後竟醞釀一場經營權之爭。

北京恒泰豐餐飲有限公司新任董事長林禮宏在記者會表示,剛剛在董事會中已經解除韓家宸的職務,並從即日起生效,目前尚未接手恒泰豐公司,會盡快接手後了解相關狀況。

律師徐履冰指出,雖然台灣鼎泰豐在今年8月已經對外發出聲明說會提前終止授權,但因為並未收到法律通知,因此他們認為北京鼎泰豐的授權是到明年為止。

不過接下來接手恒泰豐公司後,會趕快申請營業執照,並持續向台灣鼎泰豐方面爭取後續授權,如果都成功後,就代表華北的鼎泰豐會繼續下去。

突遭解任董座,韓家宸:這是惡意設局

針對被突襲解任,韓家宸聲明痛批「預謀性惡意設局」, 同時指出,恆泰豐公司未能續展營業執照的原因,在於巨人公司前任董事李韻珊與孫鐵漢的惡意干預。

韓家宸指出,恆泰豐公司嘗試向中國相關主管部門申請延續營業執照,但是遭到李韻珊與孫鐵漢的阻撓,巨人公司更進一步向北京法院起訴,確認恆泰豐公司未通過續展決議,強迫公司停止營運。

聲明也說, 「鼎泰豐公司作為品牌方,一方面在紐約百老匯精華地帶砸重金高調展店,燈火通明,一方面卻放任惡性股東摧毀華北地區的品牌營運、員工生計,必使黯然熄燈。兩相對照,令人情何以堪。」

華北鼎泰豐執照續展未果,韓家宸控「孫鐵漢夫婦」阻擋

韓家宸指出,早年與鼎泰豐董事長楊紀華相識,雙方合作成立合資公司,由鼎泰豐授權使用其商標在華北發展業務。

而孫鐵漢希望參與該合作,經過韓斡旋,同意3⽅合資成立「BVI北京巨⼈公司」,韓家宸為相對最大股東,巨人公司全資子公司恒泰豐負責華北鼎泰豐店舖營運。

據了解,巨⼈公司設唯一董事,最初由韓家宸擔任,基於對孫鐵漢的信任,應其要求,改由其配偶李韻珊擔任。

韓家宸指出,李韻珊及孫鐵漢夫妻隱瞞公司財務報告,他5次以上以書面形式要求李韻珊依法召開巨人公司股東會,報告財務委員會並進行盈餘分配。然⽽,李韻珊及孫鐵漢夫妻倆卻置之不理,涉嫌嚴重背信行為,他已委託律師提起刑事訴訟。

恒泰豐公司因受限於20年營業期限,已於今年8⽉屆滿,維護近千名員工的⼯作權益,恒泰豐在營業期限屆滿前積極爭取續展。

韓家宸指出,在關鍵董事會上,唯一明確反對續展的董事即為李韻珊,恒泰豐雖然嘗試向中國相關主管部門申請延續營業執照,但遭到李韻珊與孫鐵漢夫妻惡意阻擋。

延伸閱讀:鼎泰豐撤出中國華北,14間門市10月底熄燈!為何耕耘20年說撤就撤?背後藏2大原因

責任編輯:李先泰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補齊未來電子業版的關鍵拼圖!矽眾科技以高階溫度補償驅動晶片IP,助攻高階AI與車用市場
補齊未來電子業版的關鍵拼圖!矽眾科技以高階溫度補償驅動晶片IP,助攻高階AI與車用市場

你是否曾好奇,為何今日的手機能在艷陽下持續運作,而電動車也能從零下的極地順利駛出,精準感測周遭環境?

看似尋常的應用場景背後,其實隱藏著一顆默默進行的「溫度偏移校正」關鍵晶片。這類負責環境感知、並能進行溫度補償的「驅動晶片」,是電子元件穩定運作不可或缺的一環 。然而,這塊高階驅動IC的研發,長期以來卻是臺灣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相對薄弱的環節,使得臺灣眾多在零組件領域傲視全球的廠商,在高階應用市場中受制於人。

矽眾科技鎖定高階溫度補償驅動晶片IP,要替臺灣補足產業鏈缺口

「我們臺灣在零組件領域,其實有很多世界第一,例如在全球市佔率領先的振盪器,但始終難以打進高階產品線,就是因為缺少能驅動這些零組件的高階晶片。」矽眾科技創辦人陳世綸開宗明義地指出產業痛點。他解釋,許多臺灣零組件廠商雖擁有卓越的製造能力,但在高階驅動晶片上卻高度仰賴美日大廠,而國際大廠往往不願開放最先進技術,臺灣廠商因此缺乏在價值鏈高附加價值鏈段的話語權,只能在低利潤的紅海市場中競爭。如何打破技術封鎖、強化自主關鍵技術,成為臺灣電子產業邁向國際高端市場的關鍵課題。

而矽眾科技的成立,正是為了補上這道斷鏈而生。作為少數專注零組件驅動晶片矽智財(Silic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 IP)開發的企業,當AI運算與電動車市場爆發性成長,矽眾科技以可重複授權、穩定可靠的矽智財解決方案,成為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推手。陳世綸說當高階電子產品對穩定性的要求日益嚴苛,就更考驗元件必須能在高溫、低溫甚至劇烈溫度變化下維持效能。這正是「溫度補償」(Temperature Compensation)技術的關鍵價值所在。

「矽眾科技的IP 就像貼心的助理,提醒元件「冷了多穿衣服、熱了脫下外套」,透過溫度補償即時調整參數,即使處於零下 40 度的嚴寒或高達 140 度的酷熱環境,訊號依然能保持精準一致。」陳世綸生動地形容 。

透過開發板進行晶片溫度感測與數位校準測試,確保 MEMS 感測器在不同溫度下依然能維持精準運作。
透過開發板進行晶片溫度感測與數位校準測試,確保 MEMS 感測器在不同溫度下依然能維持精準運作。
圖/ 數位時代

他進一步解釋,晶片內整合了類比的溫度感測器來偵測環境溫度,並將數據傳送給數位電路進行判斷與分析,數位電路再發出指令,精準校準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感測器的參數,確保其在不同溫度下都能提供正確值,避免因溫度變化導致的誤差和功能喪失,例如手機熱當或汽車失靈 。這種「類比感知+數位判斷校準」的整合能力,正是矽眾科技在高階驅動晶片領域所構築的技術壁壘。

陳世綸表示,矽眾科技之所以選擇IP這條賽道,正是看準了其在產業中的獨特價值。作為IP公司,其設計模組能適用於從0.18微米的成熟製程到小於10奈米的先進製程,客戶可根據自身產品需求快速整合,大幅縮短開發週期。這種靈活性,不僅讓矽眾能服務更廣泛的客戶群,也賦予了臺灣零組件廠商快速切入高階市場的機會。

晶創IC補助計畫奧援,矽眾科技以IP挺進高階市場布局全球

然而,IP的研發是條燒錢的漫漫長路。陳世綸坦言,由於IP的價值在於其穩定性與可重複使用性,但要達到這個門檻需反覆測試與驗證 。他透露,矽眾科技的IP中,每個驅動電路區塊都必須經過數次的設計定案(tape-out)與實體測試,而每次的成本都高達數萬至數十萬美金不等。「沒有政府的計畫支持我們根本做不到,」陳世綸感念地表示,而他口中的計畫正是由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所推動的「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以下簡稱晶創IC補助計畫),讓團隊得以持續突破與精進,追求每個電路區塊的極致穩定性與精準度。

晶創IC補助計畫的資金補助,不僅加速矽眾科技的測試進程,也成功讓這個具備溫補能力的高階驅動晶片IP跨入車用與AI市場 。陳世綸說明,此IP主要針對高階MEMS零組件,特別是應用於5G手機、低軌道衛星、AI伺服器中需要高頻率、高準確度且耐溫的振盪器 。同時,它也符合嚴苛的車用認證,確保車載系統在極端溫度下的穩定性 。此外,此IP亦可支援手機中的胎壓偵測、高度偵測等MEMS感測器,因未來的電子產品將大量使用這類元件,且需具備溫度補償能力以維持精準度 。

如今,矽眾科技已與美加、日本、歐洲及臺灣等國內外大廠展開合作。陳世綸欣喜地表示,許多客戶原本因買不到關鍵驅動晶片而受限於低階市場,現在矽眾科技的IP補上了這一塊,他們也終於能進軍高毛利產品線。目前,已有合作夥伴將矽眾的高階驅動晶片IP導入車用認證流程,未來甚至可望進一步進入低軌道衛星與醫療穿戴市場。

矽眾科技站穩利基市場,與全球MEMS企業共舞

有了晶創IC補助計畫的挹注,矽眾科技更能以關鍵 IP 、溫度補償技術,帶領團隊協助臺灣半導體產業鏈從
有了晶創IC補助計畫的挹注,矽眾科技更能以關鍵 IP 、溫度補償技術,帶領團隊協助臺灣半導體產業鏈從「代工製造」轉向「設計賦能」。
圖/ 數位時代

比起一家公司從頭到尾包辦整顆IC的傳統模式,IP公司更像是站在舞臺後方的設計者,協助每一位客戶量身打造表演服、背景道具與燈光效果,讓他們能快速踏上國際舞臺。「我們不做整套產品,但我們讓臺灣的零組件有機會躋身高階應用,不再只是代工。」陳世綸堅定地說,矽眾科技的策略,是站在面對未來5到10年需求的位置上,看見即將來臨的市場缺口,然後在它出現前就先把技術準備好 。

「我們希望矽眾科技未來是跟著全球 MEMS 企業一起共舞,」陳世綸生動的描繪出公司的願景,矽眾科技透過獨特的IP商業模式、關鍵的溫度補償技術以及晶創IC補助計畫的強力奧援,不僅成功在利基市場中站穩腳步,更為臺灣半導體產業開闢了一條高值化的新路徑。這項成果不僅是矽眾科技自身的里程碑,也證明臺灣的IC設計實力,已在全球高階半導體供應鏈中找到了新的戰略位置,從過去的「代工製造」轉向「設計賦能」,引領臺灣零組件產業邁向更高層次的全球市場競爭力。

|企業小檔案|
- 企業名稱:矽眾科技
- 創辦人:陳世綸
- 核心技術:5G通信、人工智慧、物聯網、車用電子矽智財(IP)設計服務
- 資本額:新臺幣1仟700萬元
- 員工數:6人

|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簡介|
在行政院「晶片驅動臺灣產業創新方案」政策架構下,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透過推動「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以實質政策補助,引導業者往AI、高效能運算、車用或新興應用等高值化領域之「16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或「具國際高度信任之優勢、特殊領域」布局,以避開中國大陸在成熟製程之低價競爭,並提升我國IC設計產業價值與國際競爭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