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年前,7個原本在國營企業工作的年輕人,籌了一千多萬台幣的資金,成立了一家IC設計公司。車庫級的破舊辦公室,名之為「六星級賓館」,姚玉,當時擔任國營半導體封裝廠--南通電子的銷售部部長,經手這家IC設計公司的業務,她經常勸這家設計公司的創辦人之一鄭少波,一個禮拜最少應該要有兩天回家睡覺,否則,要如何對老婆小孩交代呢?
2000年12月某一天,在一家飯店頂樓的KTV裡:「你說你愛了不該愛的人,你的心中滿是傷痕,你說你犯了不該犯的錯,心中滿是悔恨……」陳淑樺在電視螢幕上高唱10年前的舊歌《夢醒時分》。音樂聲中,幾個月前才剛加入這家設計公司的姚玉,正在苦口婆心地勸告公司的另一個創辦人、現在是這家公司業務部經理的蕭清,公司如果要成長,就要有「制度」,不該在公司內部與掛名總經理的鄭少波稱兄道弟。這時已有幾分醉意的蕭清,生氣地大喊,「要我叫他總經理,我寧願離開這家公司!」
這個看來有幾分熟悉的創業故事,並不是發生在台灣,而是風景如畫的西湖所在地——杭州。這家IC設計公司叫做杭州友旺電子。
**快速崛起大中國
**
杭州友旺電子成立於1994年,是和台灣友順科技共同合資成立的公司,專門生產雙極型IC。1997年,同樣的創業團隊又成立了士蘭微電子,專門從事比較高階的半導體製程研發,產品主要運用在電話機、鋰電池和音響等消費性產品。友旺和士蘭去年度的營業額分別是2.1億和2.4億人民幣,成立短短的幾年期間,已躍居中國最大的IC設計公司。
目前擔任友旺電子總經理的鄭少波,學半導體出身,畢業自杭州大學,是土生土長的浙江人。創業之前,鄭少波在中國晶圓廠鼻祖之一的紹興華越半導體工作了6年,直到他覺得,是該離開國營企業,出來闖一闖的時候了。
友旺和士蘭的崛起,顯然和中國消費性電子的需求蓬勃起飛有很大的關係。友旺和士蘭的產品有七成是供應中國市場所需,只有少數是銷售到東南亞地區。華晶上華的成立,更是直接促成士蘭成立的重要關鍵之一。鄭少波表示,華晶上華成立以前,也曾經考慮要到台灣的晶圓廠投產,中國新興晶圓廠的出現,讓中國的IC設計業有了新的選擇。
「大陸半導體產業和台灣的落差極大,並非短期內可以改變,」鄭少波認為,但是就中國本身的半導體產業發展來說,和5年前相較,可以說是天壤之別。5年前,過去的失敗經驗,讓所有的人認為半導體注定是賠錢貨,是國家做的事。現在,看得到希望,發展的氛圍也出現了。
**冒險精神造就友旺
**
目前擔任友旺業務部經理的姚玉,原本在國營的封裝廠南通電子工作,從生產線的女工做起,投入了20年的時間,一路做到銷售部部長。業務上的往來,讓姚玉認識了鄭少波。對鄭少波勇於脫離國營企業的羽翼,出來自行開創事業,姚玉很感動,創新與創業精神,也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出現了。去年,姚玉決定要離開安穩的國營企業工作,將自己的人生投資在創新與創業的精神上,而且一押注就是她的全家——她的先生甚至先她一步離開南通電子,加入了友旺。
優雅的西湖,創新的杭州。鄭少波認為,IC設計的研發工作需要安穩沉靜的環境,上海繁華熱鬧、人心浮動,未必適合IC設計的產業特性。鄭少波自我期許,未來友旺和士蘭的業績成長動能,主要是來自新產品的開發。但是鄭少波也指出,中國的半導體產業基礎欠佳,過去的發展幾乎都是負面經驗居多,要吸引好的人才和資金投入到這個產業,還有漫長的道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