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將蓋45層商辦!砸159億取得「高捷Y15聯開案」,一次盤點鴻海高雄布局
鴻海將蓋45層商辦!砸159億取得「高捷Y15聯開案」,一次盤點鴻海高雄布局

鴻海集團於11月19日宣布, 取得高雄捷運黃線Y15站聯開案最優申請人資格,並預計將其南台灣旗艦總部進駐於此 ,目標串聯鴻海目前在高雄現有的據點。

此開發案總投資金額新台幣159億元,創下高雄聯開案的新紀錄。

鴻海集團發言人暨副總經理巫俊毅表示,鴻海在高雄的據點跟規模不斷擴大,為了因應人才、營運的需求,「希望利用這次的土地開發機會,打造鴻海在南台灣的『旗艦總部』,串連現有的營運生產據點,幫高雄的產業轉型。」

高雄捷運黃線Y15站聯開案預計興建地下5層,地上45層商業辦公大樓及地上32層住商複合式大樓。未來將規劃為辦公、住宅與零售商業複合式空間,開發用地面積3,433坪,預計開發總樓地板面積約5.2萬坪,整體開發案以1幢2棟為主。

《經濟日報》報導, 此案預計11月底開始施工,全線涵蓋鳥松、新興、苓雅、前鎮、鳳山、三民6大行政區,總經費1442.37億元 ;Y15站為路線端末站,位在亞洲新灣區核心地帶的旅運中心,可服務搭乘郵輪的入出境旅客。

高雄市副市長羅達生表示,未來本案將與高雄港旅運中心間建置立體連通系統,將國際旅客引入商業空間,體驗海洋城市新地標,與周邊地區緊密相連。另開發後將包含227席公共停車位及辦公空間等,除滿足民眾及辦公之停車需求,並可提供更多辦公空間供企業總部進駐亞灣。

鴻海高雄聯開案2.jpg
鴻海預計在南台灣設立旗艦總部,除開發捷運共構系統也串連其現有的營運生產據點。
圖/ 鴻海提供

鴻海在高雄有何投資?

自2023年鴻海宣布在未來3年內,規劃在高雄投資250億,創造近2,000個就業機會,目前已經有以下的計畫和建設:

2023年
鴻海高雄軟體研發中心在駁二七號倉庫啟用
2024年
4月:橋頭科學園區電動巴士廠正式動土
6月:宣布在高雄打造大規模AI先進算力中心。

此外,在和發產業園區的鴻海科技集團高雄電池中心,則預計2024年底開始運轉,2025年第1季供貨。

鴻海近期和高雄市政府合作的iBus App並參與高雄市政府的智慧城市展覽,未來將以智慧製造、智慧電動車、智慧城市,這三大智慧平台,參與高雄的轉型,也持續實踐集團「三加三」策略。

鴻海集團的「三加三」策略,包括三大新興產業「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以及三項新技術領域「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關鍵字: #鴻海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兼顧創新與客戶需求,蔡司半導體以微影跟數位雙引擎助半導體客戶成長卓越
兼顧創新與客戶需求,蔡司半導體以微影跟數位雙引擎助半導體客戶成長卓越

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中,蔡司半導體製造科技(ZEISS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ZEISS SMT)一向低調但卻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例如,花費30餘年時間投入研發,與全球最大的晶片微影設備供應商艾司摩爾(ASML)合作推進極紫外光微影(EUV)技術,協助台積電等客戶將電路微縮至奈米甚至埃米級的精細尺度,打造更小、更快、更省電的晶片,靈活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需求。

從EUV微影光學系統開始,ZEISS以光罩檢測與驗證、先進封裝與失效分析完善服務

「目前最令人振奮的進展是高數值孔徑EUV(High-NA-EUV)技術。」蔡司半導體技術長暨產品策略負責人Thomas Stammler博士表示,這項技術將幫助晶圓製造商邁向2奈米甚至埃米級製程,更好滿足人工智慧(AI)晶片等高效能應用需求。

蔡司半導體提供的服務不僅止於微影光學領域,隨著製程複雜度提升,蔡司因應客戶需求將產品服務範疇逐步擴展到光罩檢測、製程控制,以及先進封裝與失效分析等跨領域解決方案,協助半導體客戶創新與持續產業變革。

ZEISS SMT
蔡司半導體技術長暨產品策略負責人Thomas Stammler博士分享蔡司半導體的最新產品技術進程。
圖/ ZEISS SMT

例如,蔡司半導體推出光罩檢測與驗證系統–AIMS® EUV–協助晶圓製造廠模擬EUV設備的真實運作條件,判斷光罩上有那些關鍵缺陷,缺陷修復後還可以協助驗證是否有修復成功,確保光罩品質,進而保障良率與降低生產成本。

隨著先進製程逼近物理極限,產業轉向先進封裝尋找新突破:無論是以3DIC進行堆疊、還是以Chiplet進行模組化設計,都讓晶片可以在效能與能耗之間找到新平衡。蔡司看準這波趨勢,不僅提供異質整合相關設備,更將其在醫療影像、顯微鏡等領域累積的技術力,延伸到半導體檢測,讓解決方案更具差異化,也能快速回應市場變化。

化180年經驗為創新基礎,以數位化驅動持續創新

蔡司半導體為什麼能成為艾司摩爾EUV與High-NA-EUV微影設備的光學系統獨家供應商?答案來自近180年的技術底蘊與持續創新的企業文化。

「近180年的累積,讓我們能挑戰極端工藝,例如打造原子級平整度的EUV鏡面。」Thomas Stammler進一步解釋,蔡司半導體不僅傳承傳統光學工藝,也擅於跨域創新,將演算法應用於光學設計、利用AI提升檢測精度,並透過數據串聯製程控制。

事實上,蔡司半導體早在許多年前就將數位化與人工智慧技術融入研發設計、生產製造與產品服務等環節,持續優化核心競爭力。舉例來說,為了讓EUV設備鏡面達到原子等級的平整度,蔡司半導體在設計階段便透過數據分析與人工智慧技術進行模擬、修正與驗證,確保鏡面平整度符合預期;此外,也將人工智慧與數位化科技應用在光罩檢測、修復、量測,確保產品功能有利於客戶發現與修復缺陷、進而提升良率等。

以客戶需求為核心,鏈結供應鏈資源與力量成就共好

「我們的數位化應用不僅是單純的優化產品,而是支持客戶共同研發,解決真正的營運痛點。」Thomas Stammler進一步指出,台灣半導體客戶具備技術領先地位,需要在地團隊與客戶進行定期且密切的互動溝通以確保創新模式與客戶需求一致。「我們有很多前瞻技術測試與驗證都是從台灣開始,這也是我們會持續加碼台灣投資的原因之一。」

台灣蔡司半導體總經理范雅亮面帶微笑地解釋:「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具關鍵地位,台灣團隊的角色不僅僅是銷售與售服,更參與研發與應用工程,鏈結全球資源,快速回應客戶問題,同時,確保技術解決方案與客戶需求一致。」

ZEISS SMT
台灣蔡司半導體總經理范雅亮表示,蔡司半導體的全球在地組織架構讓團隊成員可以快速回應客戶與市場需求。
圖/ ZEISS SMT

這份承諾,不僅是技術合作,亦體現在人才培育。為了讓在地團隊與德國總部保持同步,蔡司半導體建立跨國人才交流機制:不只是派台灣工程師到德國進行長期訓練,也讓德國專家定期來台灣與團隊共事,形成雙向交流的人才循環。「透過雙向交流模式,台灣工程師能第一時間掌握最新技術脈動,同時把在地客戶需求回饋給德國研發團隊,加速解決方案的落地。」范雅亮如是說道。

為了向台灣半導體產業生態圈傳遞:蔡司半導體全面布局「前段製程到後段封裝」並提供相應產品服務,於SEMICON Taiwan 2025國際半導體展期間,以論壇跟專家座談等多元形式與台灣生態圈互動,以全球資源、在地合作的方式,與台灣半導體產業生態圈一同前行。

展望未來,蔡司半導體不僅會持續投入技術創新,也會從各個面向深化與台灣的連結,協助客戶持續突破極限,邁向卓越成長。

更多資訊歡迎官網了解:蔡司半導體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