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創新思維突破慣性思想!何種課程讓創業家跟企業領導者都趨之若鶩,搶進臺大EiMBA窄門?
掌握創新思維突破慣性思想!何種課程讓創業家跟企業領導者都趨之若鶩,搶進臺大EiMBA窄門?

「我們今年的新生招募競爭還是非常激烈。」臺大EiMBA執行長何耕宇教授透露,幾乎維持10個人錄取約1位的態勢,顯見過去這些年臺大經營EiMBA有成,更是不少年輕創業家精進自己專業知識的首選。何耕宇說今年最年輕的同學還不到30歲,相比坊間在職專班同儕的平均年齡,EiMBA確實更有活力與朝氣;另一方面,同學們來自百工百業,不單是企業中的專業經理人,擁有創業經驗的同學比例逼近六成,更加符合EiMBA裡意指創業家精神的「E」(Entrepreneurship)字與創新能力(innovation)的「i」字,「我們希望同學能在此激盪更多新意與觀點,達到跨域交流目的。」

深入拆解個案梳理創業創新脈絡,以系統化學習協助創業者化解單打獨鬥困境。

正因洞察到科技的日新月異,也挑戰著高階管理者與創業家們在營運上的策略與韌性,何耕宇表示台大EiMBA在課程設計上更加強調「行動學習」,鼓勵學生們從0到1實踐創業構想,並將想法具體落地。何耕宇說學校不會直接提供具體模式,而是賦予大家一個靈活的思考架構,幫助應對不同挑戰。就以臺大EiMBA第一門的必修課程:「創業與創新管理」為例,何耕宇表示這堂課希望先為新生們在創業與管理上建構全面的輪廓與想像,再搭配各學習間不同的管理課程作為輔助訓練,並於第二學期展開連續一學年的創業專題課程「創業專題(1)~(2)」,循序漸進引領學生們創業實踐。

DSC_6770.jpg
美圖公司前資深商務開發經理 林其平
圖/ 數位時代

作為美圖公司前資深商務開發經理、同時也是今年EiMBA一年級新生的林其平就表示,「創業與創新管理」這門課對他而言是一個重新歸零、接收新知的起點。「商業理論是死的、但是經驗交流的溝通是活的。」林其平指出,班上同學來自不同領域、年齡層也橫跨30-40世代,各自擁有成功或失敗的創業與管理經驗。透過課程設計,選擇不同的個案進行分享並深入探討,讓他得以更有系統性的掌握管理背後的邏輯與思維。他進一步說明,作為新創團隊出身的他,過去多是依靠自我摸索進行創業管理,而在課程中,藉由個案分享與不同管理者的經驗分享,成功突破過往的管理盲點。

不只如此,「創業行銷」這門課更是讓林其平印象深刻。何耕宇提到,這堂課程會運用哈佛個案,目的就是希望能在學生們逐一拆解的過程中,了解品牌背後的行銷思維。林其平分享到,課堂上同學們無不絞盡腦汁,梳理分析個案的行銷策略並搭配小組成員各自的專業能力。最後各組的簡報呈現更是將說學逗唱都帶到了課堂。「真正是把行銷的概念發揮得淋漓盡致。」而林其平也說,授課老師非常驚艷,這也是他希望能在課堂上創造的價值。

跨國參訪打開全球視野,以創業思維強化管理者統御領導力

何耕宇表示,EiMBA藉由課程設計提供同學看事情的多元角度,「尤其是許多創業或管理者在解決問題時容易被自身經驗侷限。」需要透過系統化的課程安排與資源整合,協助學生建立獨立思考的架構,以深入剖析創業成敗的邏輯並應用於管理。「全球創業創新管理實務」這門課正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2024613-240617_3.jpg
臺大EiMBA「全球創業創新管理實務」日本東京參訪
圖/ EiMBA

何耕宇分享到,「全球創業創新管理實務」一直是EiMBA選修特色課程之一,每次開課幾乎都被秒殺。今年,為了深入了解日本新創的現況、進入日本市場的策略,以及哪些產業類型的新創更適合在日本發展,EiMBA在6月前往日本訪學。在為期三天的行程中,不僅實地參訪日本新創公司,也拜訪了中華開發創新加速器(CCIA)和CIC Tokyo。此外,也邀請到進軍日本市場的臺灣新創團隊,如 iKala,與同學們分享實戰經驗。藉由理解當地的文化意識發散不同思維,在跨國經營、跨文化理解甚至是落地日本市場都有很大的幫助。

DSC_6809.jpg
ELEMIS愛莉美品牌總監 任瑋
圖/ 數位時代

今年二年級、同時也是ELEMIS愛莉美品牌總監任瑋,雖然沒有參與這趟日本考察,但在與同學會後交流中也發現,有不少同學對於地方創生的議題相當感興趣,也能從中借鏡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與永續精神。

而身為跨國企業的高階主管,任瑋表示加入EiMBA後最大的收穫就是能跳脫過往美妝產業的固有思維,與科技產業背景的同學進行跨域交流。其中,她對「平台策略」課程印象尤其深刻。任瑋提到,課程中老師透過各種個案的分析帶來不同刺激,包括影音串流平台Netflix、音樂串流平台Spotify等,深入洞察品牌打造「平台」背後的思維與長期策略目標。「老師給了我許多方法論與知識的啟發。」搭配課堂上與同儕之間的思想交流與互動,讓她能跳脫過往零售思維,激發更多突破框架的想像。

另一方面,任瑋也在不少同學身上學到「創業精神」。她指出,EiMBA中有許多創業家的同學,這樣的環境讓她不僅精進管理能力,也重新思考職務上的角色定位。如何從僅僅接收跨國企業總部的訊息,提升到如何將臺灣重新定位為亞太區市場的關鍵角色,成為她的新目標。「如果我們可以輸出科技半導體產業,身為美妝零售產業我們可以輸出什麼?」任瑋說正是有了跳脫框架的想法,讓他開始積極與總部爭取資源,善用課堂上所學習到的管理、談判技巧,努力整合資源將臺灣成為品牌亞太區市場的一個重鎮(Hub),有效發揮臺灣人才的軟實力。

歸零注入多元新意,培育具跨域整合力的未來人才

DSC_6842.jpg
圖/ 數位時代

「我期待每個加入EiMBA大家庭的同學都能在這三年間嘗試『歸零』,」何耕宇分享了自己在今年第九屆新生茶會上的一番論述。

何耕宇表示,重新回到校園應該要學習讓自己淨空、接收新的刺激、進化成更好的模樣。而EiMBA不僅擁有多元資源也提供強力支持,從一年級新生的導師制度、創業專題的業師輔導、以及串接臺大創意創業學程、臺大創創中心、臺大創新設計學院(D-school)等校內資源,皆是創創+1的最佳體現,以期能幫助學員找到創業成功的邏輯,並將其轉化為自己管理的養分,為未來的事業發展奠定穩固基礎。「我們期待同學從EiMBA畢業後都能成為具備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和跨領域整合能力的創新創業者,」何耕宇如此說著。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