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綠色加速器:從紡織、循環包材到智慧駕駛,看臺灣新創如何推動產業的減碳永續之路
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綠色加速器:從紡織、循環包材到智慧駕駛,看臺灣新創如何推動產業的減碳永續之路
2024.12.24 |

在工研院產業服務中心團隊的協力下,綠色加速器(114年後更名為綠色科技加速器)透過減碳輔導、實證場域驗證和國際市場拓展,全方位賦能新創團隊。同時,透過產業業師與專家顧問的陪跑,促進新創與產業共創,不僅滿足產業需求,更提升新創減排解決方案的商業價值,成功躍上國際舞台,展現臺灣新創的技術實力。

因應各行各業積極推進淨零碳排轉型,綠色加速器聚焦電子、能源、鋼鐵、石化、水泥、紡織、造紙與PCB等關鍵領域,從產業需求出發,攜手新創團隊共創解決方案。短短半年時間,綠色加速器也成功繳出漂亮的成績單。紡織產業是全球第二大水污染來源,每年因快時尚衍生的大量紡織品廢棄物。日常生活及電商購物廣泛使用的一次性包材,亦對自然環境帶來沉重負擔。綠色加速器針對這些挑戰,透過陪跑與協助,為產業找出全新機會,並協助新創團隊成功完成商業驗證(PoB)目標,健全商業模式。

從提升回收利用到轉化環保建材,讓紡織品廢棄物點石成金

紡織業是高耗能產業占全球碳排放1成,而臺灣每年產生71萬公噸紡織纖維廢棄物,預計2030年國內紡織品人均消費量將會比2014年多出1倍,而紡織廢棄物的數量將更為驚人。現階段,這些紡織纖維廢棄物約有1/3是因為消費後所產生,而其中9成更直接掩埋或焚燒導致大量碳排,可見加速紡織業回收再利用的腳步成了重要任務,無論是雄材大智將回收後的紡織以技術轉化成環保建材「衣纖木」,又或沛德永續以光學技術助攻回收產業上游分類廢棄紡織品提高回收效益,都在加速器的推進下積極找出可合作的企業夥伴。

雄材大智:加速器助攻認證與補助申請,以永續材料重塑多元應用場景

成分複雜的混紡織品是否能被回收再利用?雄材大智創辦人林正雄以技術創新解答這個難題,透過將舊衣物還原為長分子和短分子,成功轉化為具百年壽命的環保建材「衣纖木」。這種建材可用於屋頂和其他建材應用,曾成為奧運場地的建材供應商,並成功打入泰國市場與國際品牌合作。近年,雄材大智更與臺灣麥當勞合作,將1.1萬件舊衣與11萬個塑膠容器回收再製,打造餐廳外木棧道,具體實踐循環經濟的精神。

雄材大智.JPG
圖/ 雄材大智

正因技術獲海內外客戶青睞,林正雄表示新創在資源稀缺的情況下,更需要將人力在業務拓展與技術研發上做精準配置,因此更仰賴加速器提供的資源對接與市場拓展與曝光機會。在國內政府補助與認證申請上,林正雄說加速器的夥伴也不遺餘力;而在海外市場推廣上,加速器不僅帶著團隊前往杜拜參展,他更指出身為加速器的一員如同政府背書,能取得海外合作夥伴的信任,加速業務溝通與拓展。下一步,林正雄不僅正籌劃在新加坡設立技術示範場域,希望結合實際應用,為海外潛在客戶開啟更多想像與合作機會,同時也透過參與各式國際展會,擴大如東南亞、歐洲等海外市場的布局腳步。雄材大智憑藉對循環經濟的堅持與技術創新,雄材大智正逐步實現為全球市場提供永續材料解決方案的願景。

沛德永續:強化減碳知識提升永續概念,以光學技術推動紡織循環經濟

舊衣回收是一項複雜且浩大的工程,因服裝成分各異,分類不當會影響回收再利用的效率與比例。沛德永續聚焦高碳排、高耗能的紡織產業,運用光學分類技術精準分選廢棄紡織品材質,成功解決傳統回收方式因材質混雜而無法有效利用的問題,為紡織品循環經濟開創新可能。

沛德永續.jpg
圖/ 沛德永續

永續長鄭日賢分享到,自2023年成立以來,團隊專注技術研發並逐步拓展市場。參與加速器後不只能在減碳、永續ESG等關鍵議題上獲得到知識上的收穫,讓沛德永續團隊對於如何闡述回收再利用的理念有很大幫助外,鄭日賢提到,加速器舉辦的各式媒合活動以及帶隊參加杜拜科技展,都讓沛德永續能加速對接潛在的合作對象,同時與更多能再利用紡織回收的業者做更深度的溝通,提升了團隊解決方案的市場能見度。現在,沛德永續除了持續深耕技術研發,鄭日賢也透露團隊正積極將解決方案延伸出更多應用場景,包括打造智能舊衣回收箱、提升回收效率與織品的純度外,也協助非營利團體設計了手持式光學分選儀器,希望能從不同回收渠道的上游端就導入沛德永續的光學分類技術,加速紡織產業循環經濟的實踐。

新創團隊推動循環經濟與減碳目標,打進半導體龍頭產業與外銷國際市場

此外,生活當中常見的網購、貨品運送甚至是吸管、杯蓋等耗材,若無法以環保材質甚或是循環包裝取代,肯定是產業邁向淨零碳排的一大阻礙。面對此挑戰,新創團隊配客嘉深耕循環包裝與系統的解決方案,以及透過將農業廢棄物轉化為低碳循環環保商品的鉅田潔淨,皆在國際市場中取得優異成果。

配客嘉:以循環包裝成為台積電合作夥伴,整合加速器知識與募資資源擴展商業市場

包材浪費是線上購物與商品運送中不可忽視的問題,配客嘉專注於循環包裝與循環系統的研發,致力於改變網購與企業端包材的高碳排現狀。透過創新循環包裝技術,團隊成功降低碳排放並將成果數據化,協助企業如台積電、光寶將減碳成效納入ESG報告書中,實現永續目標。

配客嘉.jpg
圖/ 配客嘉

商業合作部資深經理普大中表示,配客嘉投入循環包材已有數年經驗,針對終端消費者的歸還率也達到7成以上,因此在近年開始佈局企業端,希望找出新的成長曲線。同時,團隊自今年中開始啟動A輪融資腳步,而在加入加速器後除了能持續深耕B2B的商業對接,透過加速器資源敲開不同企業大門外,杜拜參展也讓配客嘉首度接觸到中東市場,讓有意開拓海外市場的配客嘉來說,可以在日韓、東南亞之外有更多想像與機會。

同時,加速器業師協助團隊優化減碳論述,提升其在媒合活動中對投資人的吸引力,為融資進展提供重要助力。普大中說在加速器的助攻下,團隊不僅強化B2B商業對接,也為循環包裝技術未來應用場景提供更多想像空間。下一步,配客嘉計畫善用融資資源,擴增團隊規模,深化循環包裝技術應用,穩固現有市場的同時,進一步布局其他領域產業,持續以永續精神推動產業變革,為減碳與循環經濟貢獻更多價值。

鉅田潔淨:強化「負碳」知識獲取企業青睞,以農業廢棄物開啟永續生活新可能

甘蔗渣、咖啡渣如何化廢為寶?鉅田潔淨創辦人黃千鐘認為,這些不起眼的農業廢棄物是落實永續生活的關鍵。團隊專注於開發低碳循環環保商品,如吸管、杯蓋等,取代一次性用品,並在製造過程中使用綠能,減少碳足跡。這些努力吸引了歐洲精品與航空業者青睞,在95%外銷市場中,歐洲占比高達8成。此外,鉅田潔淨與金色三麥合作,將釀酒的麥渣製成刀叉餐具,實現企業內部的循環再利用,助力淨零碳排目標。

鉅田潔淨.jpg
圖/ 鉅田潔淨

有了如此成績,黃千鐘在加入加速器後也獲得到許多正面幫助。他舉例,前進杜拜打開中東市場是過去所未曾想過,而在加速器帶領下不只接觸到當地潛在合作夥伴,同時展會現場也觸及到具備AI技術的新創團隊,有機會能在鉅田潔淨在團隊營運過程中提升工作效率,包括了與海外客戶會議的即時翻譯等需求;此外,鉅田潔淨也在加速器業師的協助下,邁向如何具體表述團隊解決方案能為企業帶來「負碳」的價值,由於這牽涉到與第三方公正平台的計算方式,因此黃千鐘表示若沒有加速器的牽線,也無法如此順利的進行。展望未來,鉅田潔淨將推出具防水性且可自然分解的「甘蔗袋」,期望取代現有塑膠袋市場。同時,團隊計畫進軍食品市場,儘管需面對多重法規檢測挑戰,但黃千鐘相信,透過農業廢棄物的創新應用,鉅田潔淨將為消費者帶來更多永續選擇,助力減碳目標的實現。

找出與企業永續的綠色語言,台灣智慧駕駛以自駕服務重新定義節能減碳

自駕系統的應用早已不僅限於馬路上,台灣智慧駕駛以載具端自動駕駛系統與雲端營運管理系統,為大型景區、港口及工業區提供專屬自駕服務。共同創辦人陳維隆以港口為例表示,傳統依賴人力的車輛移動,透過自動化操作不僅提升效率,更顯著減少碳排放,為企業帶來節能效益。然而,如何將技術與淨零碳排需求結合,成為團隊的挑戰,直到加入綠色加速器。

台灣智慧駕駛.jpg
圖/ 台灣智慧駕駛

在加速器業師的指導下,團隊學會以量化數據呈現自駕技術的環保效益,向客戶精確論述自動化與電動化如何減少碳足跡及人力成本。這樣的能力成為打入供應鏈的關鍵入場券。陳維隆指出,參與杜拜展會更讓團隊看見全新市場機會,目前也在積極拓展日本市場,提升國際舞台上的能見度。陳維隆透露,團隊已與日本交通運輸公司達成初步合作協議,將技術應用於解決當地人力短缺問題,成為首個進入日本市場的臺灣自駕技術團隊。未來,台灣智慧駕駛將持續深化自駕技術,拓展至更多商業場域,為國際市場提供更全面的自動化與減碳解決方案。

展望未來,加速器執行團隊指出,將持續推進實質減碳效益在指標產業的擴散、鏈結國際淨零減排的趨勢與資源、整合各式綠色科技解決方案的綜效。響應政策例如輔導產業雙軸轉型、推動溫室氣體減量措施、導入永續生產製程的同時,共創成果除了讓節能減碳技術落地實證場域,也協助供給端的新創公司優化商業模式和價值主張、增強業務行銷及研發能量;提供需求面的企業客戶碳管理策略及ESG素材、綠色供應鏈佐證、碳權開發基礎。

系列報導

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綠色加速器:解決水資源挑戰、開拓再生能源新商機,新創團隊以創新解方躍上國際舞台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81774/gacc1
為助攻中小企業淨零減碳而生:綠色科技加速器從賦能到共創,推進新創接軌國際永續生態圈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81750/tacc202412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