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將這封信轉寄給你的朋友!」、「千萬別去這家店!」每天打開電子信箱,都可以收到一堆這類轉寄信件,網站討論區裡,也有不少這類型的文章四處流傳。
兩年前,一小群人在英代爾相關討論群中抱怨Pentium晶片有瑕疵,英代爾沒有及時因應,造成數百萬美元損失。在台灣,一封指稱嬌生公司出品的女性衛生用品,材料容易長蟲,會使得女性子宮遭啃食的電子郵件,造成該產品被迫全面回收停產。
「這是個平民發聲的時代,」原本從事創投業的邱柳榮,今年初與弟弟成立「八卦王」(www.8king.com.tw)民意網站,就是看到一個有別於過去媒體的力量,而決定投入網路創業行列。
**發聲權的轉變
**
「我們在創造新的溝通管道,」董事長邱柳榮說,「流言或八卦的傳播其實是企業經營的警訊」過去媒體是由少數記者編輯所控制,加上社會給予消費者的支持力量還不夠強,民眾也很害怕跟所謂的大企業溝通,但事實上很多看似不起眼的抱怨或情緒反應,都可能會是企業危機的引爆點。
邱柳榮舉前陣子網路上,傳出某KTV按服務鈴要多收費一事為例,業者在「闢謠」的同時,應該回去檢討是不是收費制度出現問題,或者是服務態度不佳,從人的心理,一定是接到訊息的人也曾有過類似經驗,訊息才會如此快速流傳。
由於網站名稱及經營符合現實潮流,成立之初,佔盡宣傳優勢,邱柳榮不否認取名為「八卦王」,是為了初期行銷考量,他表示,在茫茫網海,必須要有很清楚的訴求點,才能吸引大眾目光,而「八卦王」正好可達到這樣的效果。但「八卦」一詞帶有負面的的含意,所以只是初期吸引網友的一種經營手段。
為能夠永續經營,八卦王第一個八卦頻道運作穩定後,另外規劃了政治王、體育王、財經王、生活王等八個不同種類的頻道,以議題取向來建立社群,短期之內,廣告會是重要收入來源。
生產民生用品,並以行銷見長的寶僑公司(Procter & Gamble),公關經理胡馨如提醒業者,加強企業與消費者的溝通固然是件好事,但在鼓勵網友發言的同時,是否能兼顧企業方面的反應,將會影響廣告主刊登網路廣告的意願,「企業不會願意花錢砸自己招牌。」
**掌握時效的網路公關
**
有人替網友打抱不平,但也有人試圖為企業解套。學法律的賴國欽,找來資工出身的張立杰、學管理的王雯玲等人,以極低的資本籌設了一個「謠言澄清中心」網路公司替企業進行「網路公關」。
一般公關所做的事,不外乎幾項:新產品上市時,舉辦活動創造產品利基;或是在公司遭受危機時,發動不同的管道,爭取扭轉劣勢的機會,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與消費者之間建立起良好的溝通管道。
網路公關與過去所做的事有何不同?「謠言澄清中心」執行長賴國欽說,基本的精神不變,不過謠言澄清中心會特別著重在網路謠言的危機處理,因為網路公關要求的時效性比以往更高,與消費者的溝通更密切,網路公關不再像以前比的是媒體人脈,扭轉形勢的關鍵決定在對網路熟悉度及時間的掌握。「謠言澄清中心」在作法上將透過發行網路電子報、與網路媒體結盟及電子郵件網絡的方式,建立企業的防護網。
曾經與「謠言澄清中心」接觸過的IPO2創曄公司執行長蘇彥豪指出:「網路公關的模式的確有其吸引力,但當面對企業危機時,企業會希望產生媒體綜效。」如何掌握其他傳統媒體的力量?這是「謠言澄清中心」未來必須加強的部份。
楷模公關副總經理黃兆慧則認為,公關工作不僅僅是在事後補救,更要求事前預防,這必須與企業的品牌管理做密切的配合,創造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度,才是解決謠言問題的根本之道。
從BBS、電子郵件、到網站的討論區,數位時代下的公共關係中,企業、公關人員與消費者,都共同面對一個訊息複雜的環境,如何在不同的網路疆界裡,找到一個彼此都能共鳴的對話點,減少不必要的困擾,正考驗著大家的智慧與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