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 Podcast 產業快速成長,聲音經濟蓬勃發展,2022 年全球市場規模達到 22.2 億美元,預計 2030 年將增長至 175.9 億美元。Podcast 廣告市場也同步擴大,2024 年全球 Podcast 廣告支出預計超過 40 億美元,顯示出品牌與市場對 Podcast 媒介的重視。
在台灣,Podcast 影響力持續擴大,根據文化內容策進院調查,台灣民眾對 Podcast 的認知度已達 75%,超過 40% 的人有收聽習慣。在這股熱潮,更有許多 youtuber 創作者加入 Podcast 的行列,包含The DoDo Men嘟嘟人的《跳脫 Do 式圈》、丹妮婊姐的《婊姐必請》、小熱唱的《小熱 NOW》等知名節目,但究竟背後的推手是誰?
聲歷其境 All Around You成立於 2021 年,是台灣少數具備完整 Podcast 內容製作能力的專業公司,致力於幫助企業、個人品牌及創作者經營聲音經濟,提供從節目企劃、錄製、剪輯、音效設計到上架行銷的一條龍服務,確保內容具備專業水準,無論是新創品牌、企業,還是個人創作者,聲歷其境都能提供量身訂製的 Podcast 內容解決方案。
聲歷其境創辦人—陳繹方深耕 Podcast 企劃製作 7 年,其作品 《小熱 NOW》 更於 2024 年入圍 金鐘獎,這也是金鐘獎首次將 Podcast 納入評選範圍。經手節目涵蓋 創作者、媒體、企業、品牌 等多種 Podcast 類型,結合多年實戰經驗,分享了 Podcast 經營的三大關鍵要素:
一、內容為王:Podcast 經營從明確目標開始
許多新手進入 Podcast 領域時,常見的思維是「我要變現」、「我要衝流量」,但如果一開始就把焦點放在這些目標上,往往會忽略更關鍵的基礎——節目定位與內容策略。Podcast 不是單純的內容輸出管道,而是品牌聲音的一部分。若過度聚焦在某一類型的內容,或是沒有整體規劃各平台的內容分配,最終導致資訊過於分散,難以發揮最大效益。經營 Podcast 的第一步,應該是釐清自身的核心定位,包含節目是要拓展內容的多樣性,還是專注於特定領域的深度討論?希望以輕鬆易懂的方式傳遞知識,還是打造具專業價值的長篇內容?當節目目標明確後,內容才能有策略地延伸,讓 Podcast 成為品牌矩陣中的關鍵拼圖,而不只是單打獨鬥的媒體載體。
二、靈活多變的內容形式,提升收聽黏著度
Podcast 的內容經營不應只侷限於單一形式,而是可以透過核心概念延伸出更多元的呈現方式,讓節目更具彈性與長期發展潛力。例如,訪談型 Podcast 常受到來賓知名度影響,導致收聽量起伏較大,若能搭配固定欄目,則能建立更穩定的聽眾基礎。以《婊姐必請》為例,節目中特別設計「二百五新聞週報」單元,不僅提升了內容的識別度,也讓聽眾養成定期收聽的習慣。同樣地,Podcast 也能成為創作者內容轉型的重要工具,筋肉萬萬(原:筋肉媽媽)的節目《萬萬沒想到》從原先的運動主題,轉向探討女性成長議題,成功吸引特定受眾,深化節目影響力。靈活運用不同內容形式,不僅有助於提升收聽黏著度,也能讓 Podcast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建立獨特定位,持續擴展影響力。
三、跨平台內容策略:Podcast 與其他媒體的最佳實踐,為你的渠道和品牌打組合拳,擴大影響力
Podcast 內容經營如何與其他媒體渠道整合,才是讓節目持續成長的關鍵。部分創作者會直接將 YouTube 內容搬到 Podcast,或將 Podcast 音檔轉錄成影片,但這樣的做法並不適合所有類型的節目,不同平台的使用情境與受眾習慣截然不同。Podcast 本質上適合知識型內容和陪伴式收聽,例如深入討論、職場經驗分享等,但要讓內容發揮最大影響力,建議搭配多平台策略,讓不同管道發揮各自的優勢:
- Podcast:完整長音頻內容,適合知識或長篇內容分享與系列內容。
- YouTube:搭配影像,吸引習慣視覺刺激的觀眾,提高觀看體驗。
- 短影音 (IG Reels / TikTok):擷取節目精華,切割重點片段,觸及更多潛在受眾,創造額外流量。
- 部落格 / 官網文章:用 SEO 擴大觸及,讓內容獲得長尾流量。
Podcast 不是單獨的流量池,而是擴圈工具,透過豐富內容以及與其他平台整合,形成完整的媒體矩陣佈局。同時Podcast 能協助創作者可以拓展廣告版位,吸引不同品牌合作,進一步提升變現機會。
了解更多Podcast經營心法,參考:https://allaroundyou.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