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町的e 時代
西門町的e 時代
2000.06.01 | 科技

週末午後的西門町:熱舞、變裝、滑板車,青少年恣意展現他們的青春活力,一旁觀看的老伯伯,安靜眼底下,不經意露出幾抹浮動的情緒;如潮水般來去的電影人潮,是這裡的另一種規律。捷運與徒步區計畫完工後,西門町商圈不僅除袪灰濛的色彩,開始綻放光芒,在講求虛擬與真實結合的網路時代,這個流行文化的代表商圈,也將在網路世界現身,大聲說出「西門町就要E起來了!」

**這是西門町

**
一出捷運西門站,高12尺、直徑五公尺的光塔地標,歡迎各方民眾的到來,兩邊則是門面明亮的流行服飾店。高壓混凝土磚及花崗岩鋪面的徒步區,民眾不用再擔心亂闖的汽機車,壞了逛街的心情。以萬國百貨為中心的三角地帶,多的是捧著一碗「阿宗麵線」或珍珠奶茶的民眾,或站或坐,隨意看著露天廣場內的表演,獅子林百貨外與電影街旁,酷炫裝扮的青少年們,展現這裡特有的美學觀。
「我希望西門町成為一個市民散步、休閒的好地方」西門町徒步管理委員會主委高文峰表示,過去有一陣子,人們對西門町印象,不外乎色情、髒亂與犯罪,雖然在民國七十九年時,就曾經推動過改造計劃,但因為硬體設計不當,加上軟體不足,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讓西門町更加頹廢。
有了前一次的失敗經驗,去年開始著手的改造計劃,顯得勢在必得。以武昌路與峨嵋街為主幹的區域中,設置了二座露天廣場、一百五十六座意象燈柱、十二座牌樓、二百五十面活動布旗,加上休閒座椅及綠化植栽,休閒氣息取代了髒亂的陋息,西門町再度聚集起眾人的目光。

**走過風華歲月

**
清光緒年間(西元1885年)臺北府落成,巡撫劉銘傳在臺北城內建造了五座城門,西門是其中一座。1896年,「東京亭」戲院進駐,開啟西門町繁華的一頁。自1922年起,這塊大致在康定路以東、中華路以西、成都路以北、及漢口街以南的區域,便一直是台北的娛樂商業重鎮。民國五十年,八連棟的中華商場竣工,為西門町帶來空前的繁榮,光是戲院,前前後後就達三十七座,咖啡廳、舞廳、委託行更是到處林立。然而,民國八十年起,隨著都市化進展,鐵路地下化及捷運工程動工、中華商場拆除,東區副都心興起,西門町這個不夜之城,燈火依舊通明,但銳氣盡褪。
「小時候跟著父母去看日本電影的印象,一直是心裡最溫暖的記憶」,輔大法律系畢業的高文峰,從小就在西門町生活,看盡西門町的起起落落,對西門町有著難以言喻的深厚情感。他捨棄法官、律師之路,在電影街旁,承續已三十多年的家業「三吉外賣」,販售雞腿、魯味等食品,並擔任「西門町徒步區管理委員會」主委,全力推動西門町的重生。

**讓西門町E起來

**
「西門町需要的是一種流行與懷舊並存的格調,走對了第一步,後續就容易多了。」高文峰說,當初在推動改造時,還曾經遭到恐嚇,然而,當成果慢慢顯現候,店家也從觀望變為主動配合。實體的環境改善的成果,反映在實際的數目上,高文峰自己的小店,在週末的生意好時候,曾一天賣出一千隻烤雞腿,而整個西門町區域,一個月的營業額,由改造前的二十億跳升至四十億,進出人次也從前年的十萬人,增加到一天近二十萬人的規模。
實體建設的完成,帶來龐大的消費族群及驚人的消費力,間接也促使建置虛擬商圈的腳步。負責管理規劃西門町徒步區的易展顧問公司,是西門町E計劃的重要推手。早在民國八十六年,易展曾經試圖將虛擬商圈的概念,導入台中「精明一街」商圈,然而,在當時各項條件都不成熟的情況下,徒留一個介紹型的網頁。「Internet與商圈的結合是最快掌握電子商務市場的方式,因為已經有了一個很明確的Buyer group在那裡」,易展顧問公司電子商務部的蔡國文指出,從事電子商務的業者,都知道掌握客群的重要性,但最大的問題也在於不知道客群在哪裡,而實體商圈的優勢,便在於進出人口同質性高,所以可以掌握到相對清楚的客群面貌。總經理楊修詮表示,產業特性明顯的西門町,擁有全國性知名度,加上主要活動族群,又正好是目前網路人口的主力,所以相當適合進行E化的工作。
在楊修詮與蔡國文的構想中,虛擬商圈除了能夠導入商業行為為,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以流行文化為基礎的社群。「我們要做的是主題型的網站」楊修詮指出,「西門町」已經超出地理上的概念,而是年輕、流形的代名詞,網路的出現,正好能將這樣的特質發揮的淋漓盡致。

**傳統與新潮兼容

**
店家是商圈形成的最重要的關鍵,因此集合商圈店家上網開店,成了推動虛擬商圈的首要工作。負責執行的怡康資訊總經理徐展政表示,除了替店家建置網站,也將協助店家進行客戶管理、電子報發送及網路整合行銷的工作,例如與店家聯手舉辦「Hello Kitty」、「手機配件」等主題商品特賣會,以加強店家與消費者間的互動,此外也將提供電子商務的機制,讓店家能開拓新客源。目前已有約有近百家的商店加入。
第二個部份是與實體活動的結合。自從整個西門町改頭換面之後,不論職業或非職業,每到週末就有各式表演活動在西門町展開,並帶來絡繹不絕的人潮。去年歌手李玟的演出,爆滿的群眾,讓四週店家不得不拉下鐵門,暫停生意,以免造成無謂的損失。看多了這樣的場面,易展方面也將在網站中規劃影音區,讓無法到現場的民眾可以同步觀賞。此外,還將配合台北市府公共資訊站的計劃,提供西門町導覽及電子地圖服務。
西門町之所以為西門町,不僅在於這是一個兼具歷史感與流行性的區域,同時也是一個開放的空間,街頭變裝的少女們表示,在這裡可以不受拘束地盡情表現,自由的空氣,讓她們對這有很深的認同。「抓住Show的感覺」,楊修詮表示,不論是街頭表演或是在此地創業的年輕人,都透過不同的形式展現自我,這正是西門町迷人之處,「社群就是『人』的經營」,因此虛擬商圈中,也將延續相同概念,規劃出流行論壇、作品發表等機制。「創造一個事件型的網站,而不是資訊型的網站。」楊修詮表示,就像商圈有人潮進出一樣,網站也要一直有更新的訊息與活動,才能創造吸引力。

**真的能E起來嗎 ?

**
根據粗略的估計,整個西門町商圈,約有六千個大大小小的店家,看起來的確是一個值得開發的市場,但是這樣建立一個虛擬商圈究竟能為店家或消費者帶來什麼好處?徐展政表示,就店家而言,虛擬商圈打破了地域限制,店家與消費者之間可以有更多的接觸,對消費者來說,提供了更多樣的「逛街」樂趣,在實體環境中,為了比較一項產品,可能要走三四條街或忍受店家臉色,現在只要按幾下滑鼠,就輕鬆解決,此外,看中某項商品也不用再千里迢迢地到店面報到。
在萬年大樓開精品店的張寶國表示,資訊上網之後,的確有助於當地以外市場的開拓,他就接到不少來自台中、高雄等地的訂單,每次的消費金額往往高出實體店面,平均都在一千元以上。本身是店家又是管理委員的高文峰表示,在網路的熱潮中,設置虛擬商圈,有助於該地流行形象的建立,此外,透過網站資訊的交流,也能促進對地方的認同感。
但高文峰也指出現實的困難。隨著西門町新風貌的重現,當地店租也水漲船高,二十坪大的店面,一個月租金就要二三十萬,加上電子商務不成熟,對講究現實的店家來說,寧可落伍一點,也不願意每年再多花個三五萬,去搞「錢途」不確定的網路事業,所以他認為,與其說服店家從事電子商務,不如先協助店家將資訊做有效的擴散。他還指出,當地商業競爭激烈,店面替換的速度快,經營權複雜、流動性高,對經營網站的業者來說,也會是一項沉重的負擔。成本的疑慮之外,多數店家的電腦能力不強也是事實,經營服飾店的林小姐就明白表示,「不懂,所以沒有興趣」。實體的人潮,也讓店家沒有餘力照顧網站,張寶國說,西門町店家多以販賣流行性商品為主,商品小、類別多、轉換速度快,光是商品資訊的更新,就是一大負擔。
流行性對西門商圈的建立,是優勢也是劣勢,因為高流行,吸引了大批追求流行者的駐足,卻也因此造成店家一窩蜂的追逐熱門商品,幾乎每週都會到西門町報到的青少年表示,根據他們的觀察,西門町許多商品大都來自同一貨源,所以他們自然不會產生非去某家店不可的認同感。就實際販售的經驗張寶國發現,具有特色的收藏類型產品,相對銷售狀況都比較好,也較容易吸引遠地消費者的青睞。高文峰也認為不論是實體或虛擬,商圈內店家如果不能找出自己的特色,將有礙商圈的長期發展。
站在二十一世紀的起點,虛擬商圈所帶來的,應該不只是現實交易行為模式的改變,就像生活在西門町四十多年的高文峰所說的,「讓西門町變成值得回味的地方。」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思科:打造智慧轉型韌性基礎的關鍵 人才培育與科技
思科:打造智慧轉型韌性基礎的關鍵 人才培育與科技

人工智慧(AI)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態重塑全球政府與企業的數位轉型藍圖,帶來一場深刻的變革。這股浪潮不僅預示著效率與生產力的巨大躍升,同時也為組織帶來嚴峻挑戰。如何駕馭 AI、確保資訊安全、並同時兼顧永續發展,成為當今各國政府與企業亟需面對的核心課題。在這樣一個充滿挑戰與無限機會的時代,全球網路與資安科技大廠思科(Cisco),憑藉其完整的產業生態系和豐富的跨國合作經驗,正積極扮演關鍵的賦能者角色,所推動的台灣數位加速計畫(Taiwan Digital Acceleration, TDA)也已邁入3.0階段。思科認為,值此時刻組織需要為數位轉型建立具韌性的基礎,而關鍵不只是科技,更重要的是人才培育。

AI雖解決人力短缺問題 但人員更需學習駕馭AI

負責思科國家數位加速計畫(CDA),與多國政府密切合作的思科全球資深副總裁暨全球創新長Guy Diedrich,談到當今各國政府與企業正在面臨融合著AI、資安與永續發展的數位轉型趨勢,而在此過程中關鍵的是,組織必須透過科技與培育人才來為此波轉型打造具韌性的基礎。

思科
思科全球資深副總裁暨全球創新長Guy Diedrich
圖/ 思科

Diedrich進一步表示,未來的職位已不再是用職務說明書來衡量,而是以工作流程為核心,人力會在不同階段介接不同科技,可能是AI、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甚至量子電腦,因此人力與科技的整合也特別重要。思科台灣總經理林岳田也舉例,過去在地端、雲端網路設備有各自的管理平台,未來除了將化繁為簡整合為單一平台外,許多資料搜集比對的例行工作由AI取代,但關鍵的決策判斷仍會交由人力負責,因此培育員工學習AI也更加不可或缺。

過去從TDA 1.0計畫推動至今,透過思科網路學院(Cisco Networking Academy),思科與合作夥伴已經在台灣培育超過17萬名技術人才。提供從網路工程師認證(CCNA)、網路高級工程師(CCNP)到網路專家(CCIE)等,針對不同職務與層級完整的專業培訓,而去年剛推出針對AI架構的網路設計專家(CCDE-AI Infrastructure)認證,在市場上更是炙手可熱。Diedrich強調,未來學習將成為工作中的一部份,持續在職訓練才能確保人員跟上技術的快速發展。

林岳田也指出,思科致力於人才培育不遺餘力,並從多方面投注資源。包括目前已在台灣的北、南、東部區域成立思科網路學院教師培訓中心,作為推動各區域人才培訓的種子基地。同時,思科與合作夥伴晉泰科技在2025年於高雄成立「亞灣AIOT生態系發展基地暨研發中心」,目標是培育5,000名AIOT人才並協助 1,500 人取得國際認證,以解決目前產業智慧轉型卻求才若渴的窘境。而在政府公部門方面,思科近期與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 (簡稱「資安院」) 合作「NPO資安共學計畫」,由思科網路學院 (Cisco Networking Academy) 提供課程與平台資源,資安院負責在地招募與社群經營,共同構築永續的公益資安生態系。

思科
思科台灣總經理林岳田
圖/ 思科

完整生態系整合多元科技 一同推動AI創新

數位轉型另一項重要關鍵就是科技,尤其當今企業都在思考如何利用AI推動創新。思科與18家合作夥伴,從TDA 1.0到3.0計畫,共同實踐30個創新專案。其中TDA 1.0著重智慧城市、企業 5G專網、資訊安全和數位醫療照護等核心領域,奠定數位轉型基礎;TDA 2.0計畫除了延續並深化前述智慧城市與智慧交通,也因應新冠疫情下的醫療照護需求,為長者提供遠距學習、遠距醫療等樂齡生活應用,同時拓展金融韌性等創新場景。而在離岸風電計畫中,更利用5G結合VR眼鏡解決方案,協助當時因為疫情封控而無法來台支援的國外風機維護工程師,進行遠距教育訓練。

而TDA 3.0計畫中聚焦永續發展、資安韌性和AI驅動的智慧轉型,其中指標性專案之一,便是以高雄港為場域的智慧港口解決方案。提供從貨輪進港到貨櫃卸貨、起重機遠端操作監控等全自動化營運,可提升人員工作效率並確保安全。同時此方案中也兼顧永續發展需求,透過感測器可將各種機具設備的碳排資料回傳,完整監控能源使用情形。

人員短缺不只是運輸業也是許多產業共同面臨的難題,思科與合作夥伴針對醫院推出行動醫療推車,就是利用AIOT、無線/有線網路整合結合Webex視訊系統等,能協助遠端醫師迅速掌握病情,在第一時間提供專業判斷,或協助護理師迅速正確完成數據輸入工作。思科全球副總裁黃志明也強調,科技的運用更重要的是化繁為簡,透過整合算力、網路、資安與儲存功能的AI PODs一體機伺服器,讓許多TDA 3.0專案能專注於應用開發,加速落地部署。

黃志明進一步表示,思科能協助企業導入部署各項AI創新方案,得力於生態系中有擅長應用開發、技術架構、顧問諮詢等不同領域的合作夥伴,彼此在開放、包容的平台上運作,因此能協助企業加速智慧轉型並提升企業價值。

思科
思科全球副總裁黃志明
圖/ 思科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