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一 :鴻海預計2025年AI伺服器營收將倍數成長,突破兆元新台幣大關,佔伺服器業務逾五成。
重點二 :鴻海2025年首季營收新台幣1.64兆元創歷年同期新高,淨利421億元,年增高達91%。
重點三 :鴻海全球化產能佈局已奏效,據點增至233個,有效應對關稅及匯率波動的挑戰。
鴻海科技集團(Foxconn)於5月14日舉行2025年第一季度法說會,公佈亮眼財報與未來展望。 受惠於AI伺服器市場的強勁需求,鴻海首季營收達新台幣1兆6,443億元,創下歷年同期新高 ; 歸屬母公司淨利為421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91% ,每股盈餘(EPS)達3.03元。
董事長劉揚偉在會中強調,AI伺服器業務表現強勁,預計2025年此項營收有望實現倍數成長,規模將突破新台幣兆元,佔整體伺服器業務營收的五成以上,成為集團重要的成長引擎。
同時,公司長期推動的全球化產能佈局已見成效,有效分散了地緣政治風險,降低關稅與匯率波動對整體營運的影響。
AI伺服器需求爆發,貢獻顯著成長動能
劉揚偉指出,2025年作為AI產業元年,市場對算力的需求依舊非常強勁,無論是AI伺服器還是通用型伺服器,出貨表現均明顯提升。 第一季AI伺服器業務營收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超過50%。尤其GB series產品已於季底開始大量生產,主要交貨期將落在第二季。
目前,北美四大雲端客戶正持續擴大AI資料中心的部署,同步增加了通用型伺服器的採購,共同帶動整體伺服器營收顯著成長。
鴻海近期亦積極投入ASIC(特殊應用積體電路)特用晶片的伺服器產品設計並已陸續出貨,加上HGX需求進一步擴張,AI伺服器出貨量持續加速 ,「預計AI伺服器營收將有倍數成長,現在就是滿手訂單!」 劉揚偉說。也因為集團對AI伺服器業務深具信心,預期2025年營收將實現倍數成長,突破兆元大關,佔整體伺服器業務營收超過50%。**
展望第二季,即使是傳統淡季,但在雲端網路與元件(AI伺服器、傳統伺服器)及其他產品需求的提升帶動下,營收不論季對季或年對年均可顯著成長。
全年展望因考量匯率影響轉換為新台幣後的營收金額,調整為顯著成長,但以美元計算的營收展望則維持不變。
全球化佈局抗風險,EV新事業穩步推進
面對全球政經不確定性,劉揚偉表示,鴻海早在川普政府執政時期即已啟動產能多元化策略,加速全球區域製造與合作。過去一年,鴻海全球廠區與辦公室數量增加逾10%,總計達233個據點,在墨西哥、印度、越南、歐洲等地的新廠區逐步到位,台灣、美國、中國等既有產線也在新事業部分持續成長。
此策略有助於公司在產品獲利穩定、生產自動化及規模效益間取得平衡,有效應對關稅政策帶來的挑戰,並持續優化全球供應鏈佈局。 財務長黃德才補充說明,由於營收及成本主要以美元 計算,匯率波動對整體獲利影響不大,惟對以新台幣列示的財報營收會產生帳面影響,公司已有一套匯率避險政策因應。
在新事業方面,鴻海持續推進EV (電動車) 事業發展,近期宣布與Mitsubishi Motors (三菱汽車工業) 洽談合作,預計協助其在大洋洲)銷售鴻海設計開發的車型,達成取得傳統車廠訂單的目標。
此外,旗下子公司Foxtron (鴻華先進) 的Model B預計將於今年下半年正式量產。在電動車電池方面,高雄和發廠已具備量產能力並提供產品予客戶測試,未來將配合國內電動巴士及商用車客戶計畫,協助實現電動車國產化目標。
關於即將到來的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劉揚偉透露其主題演講將圍繞「AI Factory」展開,結合鴻海的3+3策略與機器人應用,轉型為平台解決方案公司。
劉揚偉也語帶玄機表示,現場「一定會」有神秘嘉賓,引起市場對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可能同台的猜想。
責任編輯:李先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