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台積電Day1搶做晶圓代工、日本卻從半導體高峰跌落…汽車業恐將重蹈覆轍?
【觀點】台積電Day1搶做晶圓代工、日本卻從半導體高峰跌落…汽車業恐將重蹈覆轍?

5月中旬,我應邀去日本演講,談台日結盟合作的未來,一位日本朋友問我,他說90年代日本被美國打壓,從此進入30年泡沬經濟,若時間可以倒轉,我會給日本產業界什麼看法或建議?

這位日本人在90年代於日本電氣(NEC)公司服務,現在擔任1家銀行董事。聽到這個提問,我說這是很有挑戰性的問題,但我提供他2個方向的想法與建議。

首先,當年美國對日本祭出3大狠招 :一是逼迫日圓短時間升值50 %,二是課徵日本半導體關稅100%, 三是強迫日本半導體業開放1,000項專利技術。

我說,這3個手段太具破壞力,今天若同樣拿來對付任何一個國家,應該沒有人能承受得起。

近來川普總統強力打壓中國,但人民幣匯率沒有顯著波動,原本對中課徵超過100%關稅,如今也已和解沒有實施。看起來中國的因應措施,都在全力避免重蹈日本當年覆轍。

但是,我也提到,日本面對打擊後,崩壞速度那麼快,還是有需要檢討之處。其中關鍵在於,當產業環境出現劇烈變化時,日本沒有及時做出調整與改變。

我提到,過去40年,全球半導體的最大趨勢,就是從垂直整合變成垂直分工,原本什麼都做的IDM廠,變成IC設計與製造代工分家的型態。台灣緊抓住這個典範移轉的商機,但日本失掉了,所以形成如今不同的結果。

在這個產業轉變的過程中,不只台積電從成立第一天就專注做晶圓代工,聯電早期是IDM廠,後來看到分工趨勢明顯,也在1996年就完成改組,把設計部門獨立為聯發科、聯詠等公司,跟上這個大潮流。

而且,台灣產業界如此應變的還不只半導體,像是後來宏碁也分出緯創,華碩分出和碩,大家都很清楚,品牌與代工在同一家公司,一定會造成與客戶競爭的衝突,因此要趕快切割,代工事業才能專心服務客戶,產品部門也才能夠尋求更好的發展。

汽車業「搞不好」又會失落

因此,台灣在適應潮流演變的過程中,都有更靈活彈性的做法,及時調整與應變,成為大浪下的贏家,但日本企業這種修正調整的能力,卻明顯比較缺乏。

所以,我說如果時間可以倒轉,當年日本應該要轉型,不管是切割公司,或者趕快轉型去做記憶體之外的產品,都是可行的辦法。

由於時間有限,我也只能回答到這裡。不過,我覺得這個分析還可以再延伸,那就是,在產業轉型過程中,日本太重視製造,卻忽略了發展產品的重要性。

事實上,我在和日本朋友交流的過程中,就發現日本相當關心製造,但似乎很少談到,他們要發展什麼產品。而這一點,恐怕才是日本敗陣最關鍵的原因。

其實,80年代美國被日本超越時,原本做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的英特爾,後來轉去做個人電腦中央處理器(CPU),雖然維持IDM運作,但由於抓住一個創新突破且又是典範移轉的PC產業,英特爾霸權還維持了30年。直到最近10多年,才因為沒有趕上手機及AI趨勢,競爭力明顯減弱。

不只英特爾轉型成功,整體美國半導體產業從記憶體失敗中跳脫出來,轉到邏輯IC產品設計,一路創造出驚人成就。直到今天,美國IC設計產業全球市占近6成,還有像輝達這種影響力無遠弗屆的公司。

但是,對比當年日本記憶體產業落敗了,之後就沒有再創出新的產品線,只在零星的影像感測與電源相關產品還能有表現,相當可惜。

此外,日本過去在家電產業表現很強,但進入資訊電子業的IT時代,發展速度就慢了下來。我覺得關鍵還是在IT的演變太快,日本決策反應速度慢,當然很難跟上時代的腳步。

另外則是競爭者增加。過去家電時代,日本是亞洲國家中最先崛起的,因此如入無人之地,但80年代以後韓國、台灣興起,日本就很難再維持一枝獨秀的局面,90年代後中國也開放了,搶走更多機會,日本挑戰當然就更大了。

台灣、韓國在70、80年代開始努力往上爬,創業家都是年輕人,與當時已很有規模的日本財團競爭,年輕人對打中老年人,是創業家與資本家的競賽,在新興且快速變化的產業中,勇於創新突破的年輕人,顯然是占上風。

如今,汽車產業也正在經歷典範移轉,日本恐怕要非常注意,垂直整合的汽車業也將轉為垂直分工。汽車是日本最大經濟命脈,若沒有做好因應,恐怕會成為日本最大的災難。

延伸閱讀:群創獲SpaceX大單?傳馬斯克3原因「押寶FOPLP」:群創怎麼說?FOPLP優勢在哪?

責任編輯:蘇柔瑋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淬鍊390項AI實戰經驗,橘子Vyin AI推出泛娛樂一站式解決方案,宣告終結AI黑盒時代
淬鍊390項AI實戰經驗,橘子Vyin AI推出泛娛樂一站式解決方案,宣告終結AI黑盒時代

面對AI浪潮,當前企業普遍陷入一場「策略兩難」:一方面將導入AI視為維持競爭力的必要投資,另一方面卻又對其不可控性所帶來的營運風險望而卻步。然而,在剛落幕的2025 Google Cloud Summit雲端盛會上,國內泛娛樂龍頭橘子集團揭示了一條截然不同的路徑。其AI品牌Vyin AI正式宣告,將憑藉其「安全、可控、無幻覺」的獨家技術,全面進軍B2B市場,此舉被市場解讀為,這不只是一次產品發布,更是對當前企業對AI市場的「信任危機」所發起的一次正面挑戰。

不從零開始:Vyin AI 源於390項內部實戰的硬實力

有別於眾多橫空出世的 AI 新創,Vyin AI 的誕生源於2020年起橘子集團數位轉型的實務需求,從企業內部痛點出發,投入 AI 的研發與應用,並在集團龐大的泛娛樂生態系中,逐步進行應用驗證,至2023年,累積打磨出390項實際落地的 AI 解決方案。

在遊戲領域,透過AI技術高精準度識別高達 91% 的詐欺行為;在數位支付交易流程中,強化每一道風險控制;在電商平台,創造高達 17 倍的轉換率增長;在媒體事業體,讓廣告成本顯著降低 14.5%,Vyin AI 在橫跨10大垂直產業的實戰中取得亮眼成績,成為驅動業務成長的關鍵引擎,也正是基於這些內部實證的商業效益與深厚積累,2024 年,Vyin AI 將這份淬鍊的 AI 硬實力正式推向市場,賦能全球泛娛樂產業的夥伴。

技術核心解密:如何從根本打破「AI 黑盒」?

Vyin AI 宣稱能「終結黑盒時代」的信心,來自其獨家專利的Distilled RAG(D-RAG)技術。
「LLM的本質是文字的排列組合,過去企業在使用Gen AI Chatbot時會有機率產生出非企業可掌控的資訊,導致公關風險」陳冠宇一語道破了市場的痛點,「Vyin AI的使命就是打破它。我們提供一個完全透明且可控的知識處理流程,讓企業能100%掌控AI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這才是企業能安心擁抱生成式AI的最佳途徑。」

其作法是透過創新的「仿生大腦」架構,將管理企業內部事實、永不說謊的「知識中樞」,與負責組織優美語言的「語言中樞」(如GPT-4等大型語言模型)進行徹底解耦。Vyin AI的D-RAG技術,能以高達93%的準確率(相較一般RAG技術的53%,提升76%),自動將企業雜亂的資料結構化,放入「知識中樞」。如此一來,AI的回覆便有了堅實的「事實依據」,從根本上消除了產生幻覺的可能。

泛娛樂生態系實踐:從客服、推薦到虛擬人的「飛輪效應」

基於此「無幻覺」的智能中樞,Vyin AI 展示了針對泛娛樂產業的一站式解決方案,並揭示了三條產品線如何形成加乘的「飛輪效應」。
1. Vyin Brain (智能中樞 AI Chatbot ): 作為整個生態系的基礎,它不僅是在遊戲客服中達成97%問題自主解決率,更是串連所有互動的核心架構。

2. Vyin RecSys (智能推薦系統): 在飯店業的應用場景中,它能即時分析Vyin Brain的對話,當顧客詢問飯店設施時,立刻推薦符合當下情境的SPA或晚餐預訂。每一次成功的推薦,都為Vyin Brain的用戶理解提供了更精準的數據。

3. Vyin Star ( 授權明星虛擬分身): 作為最創新的應用,Vyin Star讓AI虛擬人與真人共同主持台北跨年晚會、粉絲透過 AI 與偶像團體進行AI熱線的沉浸式互動,其在互動中收集到的粉絲偏好數據,更能即時回饋給 Vyin RecSys,讓下一次互動的推薦更貼近人心 ; 這些極具話題性的操作,成功吸引國內外產業關注,並促成多項合作機會。

這三者形成了一個正向循環:優質的互動體驗(Vyin Brain)帶來更多數據,數據驅動更精準的商業推薦(Vyin RecSys),而創新的真人明星AI化身(Vyin Star)則開拓了全新的互動體驗與商業模式。

不只是客服,更是營收引擎:Vyin AI 重塑飯店顧客體驗

除了在娛樂產業掀起波瀾,Vyin AI更展示了其技術如何深入改造一個極其傳統的行業——飯店業。

想像一個場景:一位旅客深夜入住飯店,發現房間的吹風機壞了。旅客對著房內的智慧客服系統說出問題,得到的卻是無效的選單式回覆,最終仍需撥打電話尋求真人協助。這是多數旅客都曾遇過的無奈,也是飯店業數位轉型的普遍痛點。

Vyin AI的切入點,正是這個最細微卻最關鍵的「顧客體驗」。在Vyin AI的展示中,其Vyin Brain不僅能準確理解「吹風機壞了」的語意,更能透過「情境理解中樞」偵測到用戶語氣中的不滿,第一時間回覆「非常抱歉,為您造成不便」,並立即觸發轉接真人的「動作中樞」。

但 Vyin AI的野心顯然不止於此,真正的差異化在於,將傳統被視為「成本中心」的客服,轉化為「利潤中心」。

橘子集團
Vyin AI以「顧客體驗」切入,期待透過科技為飯店業打造更無微不至的雙向對話體驗。
圖/ 橘子集團

當一位房客隨口問起「飯店有什麼好玩的?」時,Vyin AI 不再只是給出一份設施清單。它會結合Vyin RecSys智能推薦系統,根據當下時間與用戶輪廓,提供動態且個人化的建議:「我們注意到兩小時後,飯店的SPA中心正好有一個空檔,需要為您預約嗎?」或是「一小時後的星空酒吧有現場表演,這是專屬於您的預訂優惠。」

透過這種「對話即服務」的模式,Vyin AI將每一次的客戶互動,都轉化為一次潛在的消費機會,無縫地將房客的「房內時間」導向飯店內的其他高利潤消費場景。這套邏輯不僅僅是販售一個聊天機器人,而是為飯店業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住客站內消費(In-stay Revenue)提升方案」,從根本上改變了飯店業的營收想像。

市場的挑戰與未來:信任,才是AI的終局之戰

Vyin AI 的競爭優勢並非來自基礎設施的規模,而是源自橘子集團多年積累深厚的領域知識,這讓Vyin AI比雲端巨頭更懂泛娛樂產業的細微需求,且擁有在大規模、高壓力環境下驗證過的穩定性與成熟度。因此,在市場策略上,Vyin AI 的商業模式採用企業級的訂閱制與客製化專案混合導入,提供的是從策略諮詢到技術落地的完整服務。

「任何有價值的AI導入,都必須對商業痛點精準剖析。因此,每一次的合作,我們都堅持以深度痛點訪談作為起點,與客戶及合作夥伴「共同定義問題」後,才為企業量身打造解決方案」陳冠宇說。

在追求快速規模化的AI市場中,Vyin AI 選擇一條「不急於銷售產品,先致力於解決問題」的道路。這不僅是他們的商業模式,更是對「信任」的承諾,他們相信這份堅持,最終將會是最寬闊的護城河,讓Vyin AI 與夥伴們共同開啟一個值得信賴的AI新時代。

Google Cloud
2025 Google Cloud Summit雲端盛會上,橘子集團策略長陳冠宇以集團經驗分享,Vyin AI的商用化及成果。
圖/ Google Cloud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