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太士營收飆漲171%!從面板備胎殺入半導體,6次創業老將如何突圍紅色供應鏈價格戰?
山太士營收飆漲171%!從面板備胎殺入半導體,6次創業老將如何突圍紅色供應鏈價格戰?

近年來,台灣面板產業在紅色供應鏈的低價殺戮下苦苦掙扎,但有一家資本額不大的面板用光學膜公司山太士,靠著不斷轉型,在逆風中殺出一條生路,前7個月營收較去年同期飆漲171%,去年更獲半導體設備大廠辛耘入股3.74%,雙方將攜手研發面板級翹曲抑制設備,持續在先進封裝技術上攻城掠地。

十年經營 跨入半導體供應鏈

接受《今周刊》專訪、被問到如何突圍時,山太士董事長吳學宗露出笑容說:「我個人可是經歷過6次創業。」強調自己曾多次遭遇挫折,但始終沒被擊倒。

吳學宗過去曾在美商3M任職,後來與友人合資成立貿易公司,後另外成立新公司山太士,初期經營耐熱絕緣材料,隨後轉為生產LED用擴散膜。

在面板產業火熱的年代,山太士開發出面板用光學膜,打進台灣面板雙虎供應鏈,並跟著客戶西進中國蘇州設廠 ,2010年營收一度達到15億元。但隨著中國面板產能大量開出,山太士也與一眾台廠一起陷入價格戰泥淖,「當時客戶每一季都會『奪命連環Call』,要求你降價15%。」回憶起這段過往,吳學宗餘悸猶存。

眼看毛利不斷下滑,他在2015年決定壯士斷腕,售出蘇州廠止損,回到台灣慢慢思考下一階段發展。

「當時我們認為,必須投入未來5到10年仍能生存的產業,最後選擇了半導體。」吳學宗分析,光電、半導體產業都需要黏著劑,但彼此重視的條件不同,光電注重穿透、遮光效果等光學特性;半導體則對產品需耐受高溫、真空、強酸強鹼等不同製程挑戰,有嚴苛要求。

好在打從面板供應鏈時代,山太士就很重視研發,養了數十位獨立研發人才,後續逐步擴編。當時公司先從海外進口原料,花了兩年結合自有配方,調配出封裝用材料、保護膜以及清潔片等不同半導體產業耗材,並且在2017年正式開始接觸半導體客戶,將產品送樣驗證。

身為半導體界新兵,山太士的產品性能雖然不錯,卻只能扮演台廠拿來向外商砍價的「備胎」角色。吳學宗認為,原因是材料占製程成本不到1%,一般客戶擔心影響產品良率,不願冒風險導入台灣廠商的耗材,以免得不償失。

跨入半導體供應鏈前幾年,山太士沒拿到太多具規模的訂單,營運多半還是靠光電本業支撐。但吳學宗仍堅持投入重本研發,並在各地參展增加知名度,約莫一九年,終於迎來轉機。

當時,一家設備代理商,因為檢測手機用晶片的探針卡清潔片供應商產品出問題,緊急找上山太士求助。

其實,山太士過去早就為其他廠商開發過類似功能的清潔片,立即就能無縫接軌。這次「救火」,為山太士帶來了第一筆千萬等級半導體營收,並讓業界認識這家公司。

長期淬煉 跨足先進封裝材料

山太士藉著過去替面板客戶開發出可以讓多種材料堆疊使用的產品為基礎,開發了能貼在晶圓背面,解決晶片因材料膨脹係數不同,產生翹曲現象的先進封裝用抗翹曲材料。

山太士也開發應用於晶圓薄化製程前保護晶圓,以及研磨過程中緩衝應力的耗材。

在清潔片、抗翹曲材料以及晶圓薄化製程用耗材紛紛進入量產後,吳學宗決定將資源集中於半導體,逐步停產幾乎已是負毛利的液晶面板、觸控類產品,這項決策導致公司營收規模縮小、去年出現虧損,「但我們堅守至少10%的毛利。」他說。

隨著半導體業務今年發酵,山太士營收六月開始出現三位數比例成長。談到是什麼驅動營收跳增,吳學宗指出,其實除了半導體開始收成,公司仍保留了針對利基市場的光電業務,比如供應給陸廠可繞式觸控螢幕製程材料,以及幫光學大廠代工,半導體、光電兩大業務皆成長,推動了營收跳增。

吳學宗預估今年公司半導體營收占比將會超過五成。至於從抗翹曲材料延伸、山太士的面板級封裝用抗翹曲材料何時量產,吳學宗則指出:「公司已經從3年前就開始開發相關材料,目前還沒看到有廠商進入大量量產規模,不過我們產品已經準備好了!」

但一名同樣開發抗翹曲材料的半導體材料同業指出,抗翹曲材料的技術本身不是太難做到,難的是客戶要願意花時間驗證,「而且這類材料本身用量不大,也需要替客戶做客製化。」未必能大幅貢獻營收。

另一名法人則提醒,山太士今年股價已上漲超過800%,墊高的本益比反映了市場對未來面板級封裝產品量產的預期。

吳學宗經歷過數次從慘業撤退,他坦言:「不能創新就只能等著被淘汰,每次轉型過程 , 我們的同業都被淘汰。」如今經過十年漂泊,山太士已經在半導體市場裡,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延伸閱讀:關稅及匯率雙重夾擊,台灣車床龍頭廠也撐不住!宣布「做四休三」為期三個月
輝達數十億美元GPU黑市現形!YTR揭「螞蟻搬家」走私3步驟,台灣也是關鍵轉運站

本文授權轉載自今周刊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2025台灣設計展將開展!本次由彰化縣政府建設處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共同聊聊「圓未來之行」展覽與其背後的城市發展與公共建設,時代帶來了哪些蛻變與機會,彰化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陳昌茂處長談到:「先輕鬆聊聊彰化最為人知的印象吧,許多外地人提到彰化,就是控肉飯與肉圓,美食旅遊確實是大家的共同嗜好,但是否有其他的深度內容,能給大眾重新認識彰化的機會?『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就是一個好契機。

圓未來之行,與城市一起成長:你所知道的彰化,它是什麼?

300年來的發展,彰化的農業與工業在國內甚至國際都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半工又半農的發展成了城市獨有特色,在行政區劃及地方制度的調整下,縣市間的城鄉差距造成了資源上的落差,因此,政府近年於交通、城市規劃與建設上積極推動許多計畫,此次的展覽為的就是讓民眾看見設計中與蛻變進行中的彰化,包含:彰化交流道的農業區解編、國民運動中心興建、規劃與建設八大生活圈轉運站及全國首創的長照衛福大樓等等,從交通、建設面改善實質生活,正是此次展覽核心,透過時代回顧轉譯為當代及未來發展能量,讓彰化充滿地方鮮活的發展魅力。」

策展人何來香說起,『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時間、轉譯、共創為展出主軸,將時間梳理成「過去─現在─未來」,包含:源(回顧記憶與成長記號)、緣(轉譯與生活)、圓(圓未來城市之貌)、合(共創未來),一如處長所說,將300年的背景梳理轉譯,在「交通、建設、生活」呈現,將其佈局為:三個室內展區X一個戶外展區,透過線上互動與實體呈現,讓彰化時代(過去─現在─未來)逐漸活起來,從低調走向鮮活光亮,「現在」,正是未來的縮影與定錨力量。

圖二.jpg
「圓未來之行」兩大重要推手:策展人何來香、彰化縣政府建設處陳昌茂處長。
圖/ 彰化縣政府

四大展區表述「三源一合」:未來可以被共創,一同設計理想的生活模樣

『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共有四大展區,規劃為:源(記憶之源)、緣(轉譯之間)、圓(未來城市)、合(共創未來),同時串接著「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的脈絡線,一覽城市的成長姿態。走進展區,開始從「過去」中逐漸甦醒,壓艙石、鐵道枕木等建材文物彷若時光倒流,將觀展者帶回記憶之源,透過佈局中的架構語言,從最微觀的建築元素開始見證曾經,呈現彰化的移居風光;來到「現在」,城市逐漸有了治理與變化,交通疏通了生活與流動,當下的建設創造了更多的「宜居」,像是:「共生共享」,表述著近年的建設成果,如:交通樞紐轉運站、伸港青年住宅、鹿江綠建築,以及老屋改造返鄉青年創業案例等,透過不同形式的交通、城市建設的延伸,以延續更多的綠化、永續、教育與建築示範及全齡照顧與幸福範例城市、共融場域等,舒展著彰化的此刻宜居。
而「未來」正在萌發的可能性,則以情境式劇場呈現城市建設藍圖,置身體驗充滿希望的願景,陪伴居民一起邁向未來。

圖三.jpg
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新建工程拿下第23屆公共工程建築工程類金質獎,建築採全齡化無障礙、節能減碳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提到,「未來城市」象徵著:綻放、圓滿、快捷與新鮮,展區整體風格呈現現代、乾淨、溫暖的未來感,此區域特別設計一個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市,透過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由 AI 即時生成建築並影響城市發展指數,進而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計畫之一。而代表「合」的「戶外串聯區」,則是由在地師生以自然素材共創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延伸探索永續、自然、未來想像及綠色療癒,令「圓未來之行」參與民眾跨域孩童到成人,擁抱接納多齡意見,讓想像活躍充滿新鮮生命力。

彰化的蛻變,是成長留下的獨特印記──未來,由我們共創

有趣的是,『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本次展出地點為:彰化縣立鹿江國際中小學,它不僅是彰化首間公辦的雙語學校,也確定籌設高中部,以接軌國際的教育為目標。當展區中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與交通、建設、生活相互交融與牽連,讓每個時代的彰化,蛻變都因成長而留下獨特印記。從海洋(船運、通商)而生的彰化,在展覽中扣回海洋生態的共創溯源反思。

圖四.jpg
鹿江國際中小學新設高中部,預計117年學年度正式招生。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認為,彰化的發展不必然要同於其他城市,當然也不會是其他城市的翻版,因為彰化有自己的專屬發展模式。期待透過此次展覽與共創,讓民眾與我們一起共同體驗最宜人與舒服的生活輪廓與幸福感受以及發掘彰化未來的無限發展可能;策展人何來香笑著分享,彰化是全球百大幸福城市的銀牌級城市,很期待各地民眾來參觀,重新感受彰化,並與群眾一同共創彰化。延續這樣的願景,彰化縣長王惠美也分享:「縣府其實一直在思考,如何擘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讓民眾的生活變得更好,外移的人口逐漸回流。這些交通、城市建設的規劃、執行與聆聽大眾意見,都是為了一同探索未來、共同創造大家真正嚮往的生活」。

圖五.jpg
彰化縣長王惠美與縣府團隊積極規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打造最宜居 幸福的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 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