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博會「會走的垃圾桶」驚豔10萬人!可以導覽、蒐集數據⋯三菱電機讓垃圾桶華麗變身!
萬博會「會走的垃圾桶」驚豔10萬人!可以導覽、蒐集數據⋯三菱電機讓垃圾桶華麗變身!

展示各國的科技、文化等實力的萬博會正在日本盛大展開,其中,一款「會走的垃圾桶」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在清潔人員短缺、每天又必須接待超過10萬名觀光客的會場,成了相當受歡迎的數位轉型解方。

垃圾桶機器人?這是什麼?

外表上,這款垃圾桶高度約人的半身高、最大承重可達100公斤,它有三個投放口,分別用於投放可燃垃圾、罐頭和塑膠瓶。天氣晴朗時,它會在會場大屋頂環形步道上,以每小時約1公里的速度自主行駛。由於配備了攝影機和感測器,當有人靠近並準備丟棄垃圾時,機器人會自動停止,讓遊客們丟垃圾。

三菱電機_自動行走機器人
三菱電機開發的這款垃圾桶機器人,配備攝影機和感測器,偵測到人後會停止行走。
圖/ https://www.facebook.com/MitsubishiElectricTaiwan/

最酷的地方是,它依照準天頂衛星「引路」的定位資訊移動,就算是在車站或百貨公司等大型空間,清潔人員也不用親自推著垃圾桶四處移動,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透過衛星, 機器人在巡迴運行的同時,也具備「警備」、「設施導覽」、「環境數據收集」等功能。

#0 垃圾桶機器人
它還具有準天頂衛星接收天線,並配備多個攝影機。
圖/ 三菱電機

這款垃圾桶機器人由日本三菱電機(Mitsubishi Electric)所設計,未來,他們還考慮將其導入度假飯店與醫療設施,讓機器人發揮最大效益。

在機器人尚處於導入過渡期時,萬博會也展開其他清掃數位轉型的實驗。像是日本清潔公司 Duskin 開發了一套系統,能將需要打掃的區域拍照上傳至應用程式,員工間可共享資訊。系統同時可與地圖應用連動,依照員工所在位置,在手機上顯示「已派單」、「處理中」、「完成」等狀態,讓清潔人員能迅速掌握工作優先順序。Duskin 負責人表示:「清掃需求不斷增加,卻難以及時補足人力。我們希望透過數位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來減輕現場負擔。」

垃圾桶的華麗轉身!具自動通訊、AI 廣告面板功能,還能省下 70% 人力

近年來,隨著遊客大量湧入,觀光地面臨嚴重垃圾問題。即使設置垃圾桶,仍常因數量不足而造成滿溢。雖然日本人有「自己產生的垃圾要帶回家」的觀念,但外國遊客並不一定具備相同認知,進一步加劇了困境。

為解決此問題,萬博會附近的大型複合商城「亞洲太平洋貿易中心」(Asia & Pacific Trade Center,簡稱 ATC)曾在垃圾桶加裝容量、溫度與電池感測器,結果大幅提升清運效率,不僅緩解清潔人力的不足,也讓市民、遊客的滿意度提高。另一方面,道頓堀商店街設置的 10 座智慧垃圾桶,讓違規亂丟垃圾減少約 40%。這些成果顯示,智慧垃圾桶正被視為改善亂丟垃圾問題的有效方案。

大阪萬博
日本2025年世界博覽會協會。
圖/ https://www.expo2025.or.jp/expo-map-index/main-fac

現在市面上已經有不少「智慧垃圾桶」。像是日本新創Forcetec 推出的智慧垃圾桶「SmaGO」就具備自動壓縮機制,與同尺寸的傳統垃圾桶相比,收容量可提升 5 倍,上方還搭載太陽能面板,動力完全靠自給發電供應。此外,它還具備通訊功能,管理者能即時掌握垃圾滿載狀況。SmaGO 目前已經走入日本街頭,位於京都的國立博物館前就新設了 4 台 SmaGO,緩解垃圾問題。

SmaGO智慧垃圾桶
圖/ SmaGO

美國 BigBelly Solar 公司推出的垃圾桶「Big Belly」,目前已在全球超過 60 個國家的公園、大眾交通設施、商業中心以及大學等場域導入。Big Belly 憑藉壓縮與通知功能,大幅減少垃圾清運的次數,提升清掃效率。以美國費城為例,當地政府將 700 個傳統垃圾桶,替換為 500 個 Big Belly,成讓每週清運次數從 17 次降至 3 次,清運人力從 33 人大幅縮減到 9 人,省下逾 70% 人力,成效顯著。

Big Belly智慧垃圾桶
圖/ Big Belly

日本 Elcom 推出的智慧垃圾桶「Reebo」,具備壓縮功能,容量是傳統產品的 4 倍。當垃圾已滿時,系統會自動透過電子郵件通知管理者,並能讓使用者透過手機或電腦即時監控狀況。它最大的特色是搭載由 TOPPAN 製造的 AI 顯示器,設於投入口上方的數位看板可進行人流分析,並播放廣告。雖然仍在測試階段,但已展現出垃圾桶的新可能性。

智慧垃圾桶的挑戰:高成本、人力不足

在觀光產業高度依賴海外旅客的情況下,增設垃圾桶已是當務之急。然而,智慧垃圾桶的建置成本遠高於一般垃圾桶,經費來源成為一大挑戰。

目前京都市導入 SmaGO 主要仰賴企業捐贈,市府並未編列相關預算。未來或可透過調整住宿稅等方式,籌措垃圾處理經費。畢竟除了初期導入費用,後續還需負擔通訊基礎設施建設、資訊安全維護,以及戶外設置的防曬、防雨與防破壞等成本。

無論是能自走的垃圾桶機器人,還是具備壓縮與數據收集功能的智慧垃圾桶,都展現出公共設施數位轉型的可能性。這些嘗試不僅能緩解人力不足與環境維護的壓力,也在觀光需求日益增長的城市中,提供兼具效率與永續性的解決方案。大阪萬博會的展示,或許代表垃圾桶不再只是「收納廢棄物」的存在,而是公共服務創新的新起點。

本文授權轉載自《FC未來商務》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