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硬而軟的仲琦
由硬而軟的仲琦
2000.03.01 | 科技

當通訊網路股成為股市紅籌,同時擁有數據通訊和電信領域專長的仲琦,不但代理國外通訊大廠產品、還外銷自製品牌電信設備、近幾年更經營起網路服務ISP,顯然是吸引投資人目光的熱門標的。
仲琦早期以代理資訊產品起家,隨後走入網路系統軟硬體整合;八年前開始切入通訊傳輸設備的研發製造;今年二月由仲琦獨立出的亞太線上(APOL),前身為網友所熟知的仲琦資訊服務網(Ht.net),是居HiNet、Seednet之後,號稱國內第三大的ISP業者。
仲琦的專業領域know-how,是由代理高科技通訊與電腦產品開始培養。成立於一九八六年的仲琦,創業時只有九位成員,經營精密電子儀器代理,以軍方和工業界為主要市場;後來代理供學術研究單位的影像處理系統及人工智慧工作站。
想在代理世界中闖出一番天地,除了銷售能力,技術能力更是關鍵。早期創業團隊成員之一的仲琦總經理吳建昌說明當年經營代理所遭遇的窘境:「代理是個很難為的角色,做得不好,原廠會換人;做得太好,原廠又會收回,不願肥水外流。」如何讓自己具備其他代理商、甚至原廠無可取代的價值,提供加值服務非常重要。

**要成長就要投入研發

**
一九八八年,仲琦成立通訊事業部門,將旗下代理產品,自行組合成完整解決方案(total solution)推薦給客戶;如此,不但省卻客戶的麻煩,也讓仲琦不只是產品代理商,更是系統整合業者。
這些經驗和代理經營能力,讓仲琦對資訊電子產品和網路通訊的先進技術,有相當浸淫,也因此邁入開發自有品牌。「十多年來,始終固守在資訊、電信與通訊領域,所累積的知識與人才是仲琦最大的資產,」現任總經理吳建昌認為。
自行研發的電信產品將是仲琦未來成長主力。仲琦每年投入約5%到10%營業額做研發,一九九四年,自行生產開發,用於有線通信傳輸的主要設備「數位用戶迴路載波機(DLC)」正式上市,除了國內市場,中國大陸是主要銷售地區。國內新固網業者今年三月誕生後,估計三年內將有二千億設備市場商機,仲琦預期會因此每年增加二到三億營收,大陸市場則希望能有5%的市場佔有率。

**網路、電訊一把抓

**
仲琦「務實」的自我期許,反應出自有品牌在世界級大廠環攻下,市場開展不易。曾在仲琦負責海外行銷的員工就坦承,電信設備市場,不論國、內外,皆是外國大廠主導,仲琦所承接的頂多是大廠接單後的二次發包。七億多台幣的公司規模,加上技術背景出身,海外市場行銷能力陌生種種因素,使得仲琦的自製產品,雖有發展空間,但爆發性成長卻難以期待。
目前佔仲琦總營業額約四分之一的電信事業,在整個亞太地區邁向電信自由化,各國也由金融風暴中逐漸復甦,市場活絡,電信基礎建設需求大增趨勢下,營收確實以倍數成長(今年預估成長約1.5倍),但利潤在市場強烈競爭的壓縮下,相對卻沒有同樣樂觀。。
除了自有品牌的電信設備,仲琦仍積極經營所代理的網路通訊器材。產品代理業務對仲琦仍佔相當重要份量,一方面是近年來,網路人口和行動電話用戶激增,通訊設備建置需求不斷增加,這部份在營收比重將近佔四成;另外則是透過代理國外大廠產品(仲琦目前代理思科、朗訊、北電網絡等網路設備大廠產品),「仲琦可以掌握產品的最新發展趨勢,比其他公司更早洞悉技術及市場走向,」吳建昌說明。

**「亞洲線上」寬廣未來

**
仲琦在近年來最重要的動作之一,就是跨入網際網路服務市場。一九九六年,正當台灣的網際網路開始發展,原本從事網路建置整合服務的仲琦成立了仲琦資訊,專門經營ISP業務,今年二月改名為亞太線上,並獨立(spin-off)成為子公司;目前個人撥接用戶有三十萬,企業專線用戶八百家(遠傳也是客戶之一),去年小賠一千萬,算是國內經營績效不錯的ISP。
亞太線上有意朝美國線上(AOL)模式,成為提供包括接續及內容完整服務的ISP。除了硬體設施,亞太線上針對未來的寬頻上網需求,不但提供利用電話線寬頻上網的ADSL寬頻服務,去年也與美商HSAC以及智躍科技共同推出有線電視寬頻上網;而未來寬頻上網的網站內容,也是亞太線上的發展重心。
網站內容,對仲琦是較陌生的領域,為了加速發展速度,亞太線上採取策略結盟的做法,目前與包括Taiwan.com、網景資訊、春天酒店、大時科技等十一家網路內容提供業者合作,希望提供給消費者多元的網站內容。

**新市場新挑戰

**
能夠在時代環境變動中,不斷創造自身價值,尋找新出路,是企業成長的第一守則;仲琦從產品代理走到整合產品套裝服務,並跳出代理範疇,建立自有品牌;在實體產品利潤下滑,服務價值高昇的經濟趨勢中,把握自己熟悉的網路通訊專業,以ISP為切入點,現在更一步步充實網路服務的內容提供能力。
在通訊、網路領軍的經濟大局中,仲琦從銷售產品跨入直接面對消費者的服務領域;在跨向海外市場的過程中,也從技術實力,慢慢面臨市場行銷的挑戰。這些新企業價值,將是仲琦能否從逐步攀升轉為跳躍成長的重要關鍵。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國泰人壽業務平台升級 助攻業務行銷數位力
國泰人壽業務平台升級 助攻業務行銷數位力

國泰人壽持續推動數位轉型,第四屆數位業務發表會近日登場,發表AI創新應用及數位工具升級成果。會中亮點包括升級業務行銷工具「新業務平台 NAP 3.0」(New agent Platform, NAP)導入三大 AI 功能,並率先試辦「全場景人臉辨識計畫」,以提升業務通路服務效率與專業能力;並特地邀請新加坡保險同業MDRT(百萬圓桌會員)業務菁英參加,同台分享跨世代客群溝通與數位轉型實務經驗,泰國人壽更派出策略創新長等高階主管來台參與盛會,期能攜手海外同業彼此交流,為國壽業務部隊經營開創新視野。本次發表會活動吸引逾400位業務人員到場,另有2萬人透過線上直播參與,創下發表會收視人數歷史新高。

國泰人壽自2022年起每年舉辦數位業務發表會,透過新技術、新應用發表,協助業務人員更掌握科技趨勢與善用工具提升工作效率。國泰人壽總經理劉上旗於發表會中表示:「國泰人壽的數位工具不斷進化,NAP從5年前戰情室藍圖規畫,現已成為業務同仁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落實了效率工作與輕鬆生活的承諾,期許進入AI時代,國壽同仁以更堅實的底氣疾風前行。」強調保險服務已邁入智慧新時代,作為台灣保險業數位轉型的先驅,國泰人壽持續投入創新科技,為業務夥伴打造全方位的數位工作環境。

國泰人壽
國泰人壽副董事長李長庚(左3)及總經理劉上旗(右3)率領高階主管,出席數位業務發表會,展現公司對數位轉型的高度重視。
圖/ 國泰人壽

此次發表的「新業務平台NAP 3.0」導入三大AI新功能:一是「文件智慧識別」,透過AI大型語言模型(LLM)輔助智慧字元辨識技術(Intelligent Character Recognition,簡稱ICR),當業務夥伴為客戶進行保單健檢時,不需手動輸入,就能透過ICR拍照將資料正確帶入相關欄位;二是「自動生成圖文」,讓業務夥伴運用AI自製賀卡轉傳給客戶,利用生成式AI技術產生各類情境圖文,讓業務員有源源不絕的話題可以拜訪客戶;三是「AI COACH口袋教練」,能協助業務人員模擬真實銷售情境,透過話術指導與即時修正建議,提升與客戶溝通的精準度與專業服務水準。再搭配「FitBack健康吧」增進與客戶的互動,提供完整且深度的保險資訊,成為業務人員的最強後援。

國泰人壽
國泰人壽NAP「AI COACH口袋教練」協助業務人員模擬真實銷售情境,透過話術指導與即時修正建議,提升與客戶溝通的精準度與專業服務水準。
圖/ 國泰人壽

「新業務平台NAP 3.0」平台使用率已達到100%,深獲業務人員肯定,今(2025)年國泰人壽更率先實現試辦「全場景人臉辨識計畫」,應用於投保、保單變更、保費付款授權、理賠申請及據點臨櫃辦理等五大保險服務流程,業務夥伴可協助客戶使用NAP平台完成人臉註冊,暢行國泰人壽全服務平台,除了讓客戶能享受快速、安全且便利的數位服務,亦能強化業務通路的服務效率,預計年底前將全面推行。

在培育業務人員專業能力方面,國泰人壽優化「C-Learning」內部學習社群平台,以遊戲式的學習模式,提供教育訓練及時事分享,提升學習動能;更透過「集團全攻略」匯聚人壽、產險、金融及健康四大核心服務素材,讓業務人員能夠開拓例如企業主、新手爸媽、超跑車主、銀髮族等不同客戶族群,並透過工具獲得實質的銷售幫助。未來,國泰人壽將持續落實集團「BETTER TOGETHER共創更好」的品牌精神,深化AI技術應用,打造「人機協作」的最佳典範,優化數位服務功能,攜手業務夥伴開創保險服務的新局,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