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秒搞定賽事精華!皇馬加速器看中的AI新創,如何用AI「快剪」席捲體壇、媒體圈?
20秒搞定賽事精華!皇馬加速器看中的AI新創,如何用AI「快剪」席捲體壇、媒體圈?

將AI產品打入中華職棒、台灣職業籃球聯盟P. LEAGUE+(PLG)、鏡電視,還把觸角伸到日本、泰國、越南、香港及新加坡等海外市場,更成功入選西班牙知名體育球會皇家馬德里的加速器,這是成立5年的新創超妡科技(妡音同新,下稱Spot)的成績單。

Spot提供一站式AI雲端媒體資料庫(AI Film Room)解決方案,其核心價值在於流程整合與AI快速剪輯,大幅簡化傳統媒體和運動賽事在影片內容拍攝、剪輯到入庫的繁瑣與耗時流程。

有趣的是,Spot團隊僅有5人,還從未對外募資過。「AI的變化太快了,不要過度投資可能對我們是比較穩健的做法。」Spot共同創辦人洪頎茗說,「小團隊可以做很多新的模式,我們要仔細思考每個客戶的需求,然後把產品做深,才可能跑在前面。」

抄截社群「快」流量,旁白、字幕難不倒

Spot是從運動賽事起家的,著重於精準捕捉關鍵時刻,包括自動偵測進球瞬間、精彩重播片段及其他重要情境。例如璞園領航猿球星盧峻翔切入上籃得分後,正式成為聯盟歷史得分王,這段影片經過Spot的AI技術配上旁白與字幕後,最快20秒就能放上PLG的社群媒體。

超妡科技 Spot
圖/ 數位時代製圖

跨入媒體業則是Spot的新嘗試,因為兩者之間有個共同痛點:影音資料的整理與快速剪輯。

在傳統模式中,媒體的攝影師或工作者常常扛著體積龐大的攝影機,加上一個5G背包到現場,傳輸直播訊號回到中控室後,再透過導播器材、收音器材等各種硬體設備快速後製直播,或者將影片儲存至剪輯師的個人電腦,經過漫長的剪輯過程後,再將成品手動匯入媒體的影片庫中。這種高度依賴人工的流程不僅耗時費力、容易出錯,而且硬體設備的不便性也是個硬傷。

在短影音當道的時代,運動聯盟等不及這樣的處理速度,對於每天可能需要處理數百支影片的新聞媒體而言,更是不可接受。

「但是運動賽事數量有限,還有季節性問題,營收天花板不高,媒體對快速剪輯的需求卻是持續不間斷的,特別是在OpenAI技術剛問世,聲音轉文字等功能契合媒體需求時,這是一個進入媒體市場的契機。」洪頎茗解釋從運動賽事切入媒體業的原因。

那Spot怎麼解決?Spot將產品定位為一個雲端媒體資料庫(AI Film Room),將從拍攝到剪輯的功能整合到單一平台上,從直播、剪輯到保存,省去了人工檔案複製、轉檔等繁瑣步驟。

只要用手機進行錄影或直播,就會自動上傳到Spot的雲端媒體資料庫,除了具備影片庫存的功能,還有AI貼標籤、即時語音轉文字、自動生成摘要與剪輯等功能。新聞媒體方面,Spot的AI技術則主要用於自動化處理大量資訊、抓取重點與新聞裁切。

透過高度整合,Spot能將10人團隊的工作量縮減到3人,大幅提升媒體的工作效率,更能顯著降低營運成本,甚至省下龐大的基礎設施預算。「我們提供的更像是一個基礎建設,而不僅僅是SaaS工具。」Spot商務長陳冠宇補充。

不學Adobe全面撒網,鎖定小眾深度經營

不過正如洪頎茗所言,AI變化非常快,Spot僅憑AI立足的話,優勢何在?

他表示,這些功能的確並非只有Spot能做到,所以關鍵是提供無縫且便利的體驗,也就是在盡量不改變流程、器材的情況下讓客戶使用Spot。但這相當不容易,因為Spot的AI對人力安排的衝擊非常直接。

由於影音拍攝、直播與剪輯本就是「勞力密集」工作,需要頻繁地臨時調度人力到現場,因此無論是運動聯盟還是媒體,都已經安排大量人力在其中,如果直接導入Spot,企業管理者往往會對於無法派工的人力陷入不知所措的困境。

面對這些挑戰,Spot採取了多重策略: 首先,他們鎖定尚未擁有大量媒體人力或剛成立新影音部門的客戶 ,因為那些還沒聘請大量人力或剛要發展新影音事業部門的企業,更能以開放態度導入新工具。例如在日本某個大型運動媒體中,其影音部門僅有5、6人,使得溝通和導入工作變得相對容易。

其次, Spot採取深度貼近企業的合作模式,而非簡單銷售軟體。

洪頎茗解釋,他們不會像設計軟體Adobe一樣丟一套軟體讓客戶自行摸索,而是把自己變成使用者,深入理解客戶的工作流程,將Spot的產品融入其中,解決最實際的問題。陳冠宇補充,他們會觀察多個客戶的需求,找出共通的情境進行產品迭代,而不是做純粹的客製化開發,以確保產品的可擴展性。

左起依序為超妡科技商務長陳冠宇、共同創辦人洪頎茗、施冠廷。
圖/ 侯俊偉攝影

在台灣步入穩定成長之際,Spot已瞄準海外市場,雖然最初理想是專攻日本,因為其運動市場成熟且與台灣喜好相似,但因日本客戶導入速度較慢,他們隨後轉向多市場試點,包括泰國、越南、香港、新加坡及菲律賓等地。

洪頎茗笑稱,雖然經營中的海外市場看起來很多,但每個地方的主要媒體和賽事數量不超過5個,因此實際上仍在團隊可控的範圍內。

這也凸顯了Spot另個獨特之處:他們至今仍是一支由5名正職員工組成的小型團隊,且尚未對外募資。

洪頎茗解釋,這是Spot在AI時代下的刻意選擇,「追求成長很重要,但真正有意義的是成長本身而非數字。只看數字的時候,你可能會去為了它做很多無意義的事情,變成無意義的擴張。」

換句話說,「做深」每個客戶,而非盲目追求數量,是Spot當前的核心。「我認為AI會在某個時間點巨變,這時就是小新創殺出的時候,所以我們要保持彈性,先維護留存率與客戶,階段性擴張,才能重圍市場贏家。」洪頎茗說。

超妡科技(Spot)

  • 共同創辦人:洪頎茗、施冠廷
  • 產品/技術:一站式AI雲端媒體資料庫
  • 營收:年經常性收入約新台幣2,100萬元,尚未對外募資

延伸閱讀:「因為AI,募資A輪門檻已經高了10倍!」矽谷創投第一線解惑:AI泡沫是真的嗎?
創業不再是科技巨頭專利!AI讓單人獨角獸將誕生,能像經營YouTube一樣普及

責任編輯:蘇柔瑋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邁達特的人才經營戰略!攜手「有福企」,打造個人化福利新體驗
邁達特的人才經營戰略!攜手「有福企」,打造個人化福利新體驗

走進邁達特的辦公室,最熱鬧的不是茶水間,而是 LINE 群組裡的「福利話題」。有人分享如何用點數換到電子票券,有人則教同事在電商平台搭配福利點數折抵,精打細算換來小確幸。對人資長楊碩祐來說,這樣的畫面格外珍貴,因為在他剛接手的那幾年,如何精準投放福利資源是重要的課題之一。

當時,邁達特正面臨跟同業一樣高達2成的離職率。高薪或許能吸引人,卻不一定能留住人,如何改善流動率,已成為企業的當務之急。「薪資能解決短期問題,但要讓人留下,必須讓員工在組織裡克服挑戰、獲得成就與實現價值。」他回憶。也因此,邁達特開始思考:如何讓「福利」不再只是行政支出,更成為穩固人才的關鍵?

永續人才經營,不只是花錢

楊碩祐的第一步,是回到員工需求本身。邁達特自 2022 年起,將員工滿意度調查頻率拉高到每半年一次,以即時掌握心聲。疫情趨緩後,公司除了宣布可彈性上/下班之外,如有特殊需求也可向主管提出居家工作的申請,讓每個人保有調整空間;當時從員工滿意度調查中發現,過去被視為亮點的零食飲料吧,只排到第 10 名;前幾名則是偏向彈性化的管理,如居家辦公和彈性上下班等。

「當福利能回應真實需求,滿意度可達 8 成;若與員工期待落差過大,則可能僅有 4 成。」楊碩祐說,這讓他確信,與其把資源花在公司自認重要的福利上,不如傾聽員工真正想要什麼,把錢花在刀口上、福利給得精準,才能成為長期的人才經營策略。

邁達特
邁達特人資長楊碩祐
圖/ 經理人

有福企一站整合福利,滿足員工多元彈性需求

如何讓福利走進日常?楊碩祐找到的答案是數位化。幾個月前,邁達特導入神坊資訊的「有福企®」數位平台——專為 HR 及福委打造的數位福利管理工具,讓員工能自主選擇福利,也讓行政流程大幅簡化。

「第一眼看到平台時,我就很喜歡它的 UI/UX 設計,清楚易懂又好上手。」楊碩祐回憶。以往福利公告、點數發放、特約簽約、活動管理分散在不同流程,耗費大量人力,也不易協作,如今透過有福企一站式平台即可完成。「福利是需要重複宣導的。」楊碩祐還記得,為了讓同仁理解平台價值,他特地花了一個週末做簡報,親自向全體員工示範說明。結果,導入初期就有9成以上員工完成開通登入。

為了讓員工福利更精準滿足個人化需求、提升使用彈性,邁達特將企業福利的固定預算轉換成「小樹點(生活)」(註1) ,透過平台發放數位福利點數,讓員工能依需求兌換折抵票券、宅配商品或旅遊體驗等日常生活消費。不僅能實現員工自選自用,企業也能在員工生日、福委活動、課程進修獎勵等多元時機點發送點數,創造更多與員工互動的機會。

甚至有員工自發性在 LINE 群組分享「點數使用攻略」,顯見認同度高。「現在我能兼顧員工自選福利、提供彈性,同時控制成本,這讓我更容易說服管理團隊,也能回應員工期待。」楊碩祐分享。

神坊資訊營運總監劉容先則補充,平台的核心設計之一在於「分眾」。以往分眾多應用於行銷操作,但員工同樣需要差異化經營:不同年齡層、職能或生活階段,各有不同需求。而邁達特員工結構正好呈現三個世代共融——20、30、40 歲以上各約佔三分之一,差異化經營更顯重要。有福企串連企業、HR、員工與供應商四方角色,整合了多元特約資源、EAP 員工協助與健康促進活動,再結合小樹點生態圈的廣泛通路,讓員工無論是日常娛樂、進修學習,或心理與法律諮詢,都能找到符合需求的選項。HR 不再受限於繁瑣行政流程,可更專注在策略規劃與成效評估,提升部門能見度與角色價值。

她進一步指出,平台也提供「活動」管理功能,讓 HR 及福委能以數位化方式舉辦家庭日、聚餐、健康與團建等各式員工活動,除了活動報名、問卷調查及員工簽到,也能透過平台發放點數獎勵,將繁瑣的紙本流程在線上一條龍完成,不僅讓 HR 節省時間,當活動體驗更流暢,員工參與意願也自然提升。

「HR 常常缺乏 IT 支援,有福企就是專為人資打造的數位工具,能持續優化迭代,並提供數據追蹤功能,讓決策更精準。」未來,也計畫推出會議室及按摩等服務預約功能,讓預算有限的中小企業也能輕鬆享受數位化帶來的效率與便利。

善用有福企,邁達特讓福利成為留才戰略

基於對數據與科學化人才經營的重視,邁達特進一步落實福利數位化。透過每半年一次的員工滿意度調查與同業數據比較,公司能更精準地掌握員工偏好,再搭配三十多項軟硬體福利調查,讓決策從感覺走向可驗證,進而推動政策宣傳與資源分配。

楊碩祐指出,邁達特以數位工具優化「選、用、育、留」四大流程,從求職、入職到職涯發展與日常照顧,HR 在每個環節都扮演要角,建構完善的「數位人才旅程」;其中,有福企更是「留才」關鍵,因為福利經營不再是附加價值,而是直接影響組織韌性與文化的核心環節。

「借用外部平台資源、交給專業,比起自己開發更有效率。有福企最大的價值,是幫助企業留才,並透過平台傳遞企業的正向福利文化。」楊碩祐說。甫獲 2025 年「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的邁達特,之所以能脫穎而出,不僅在於持續深耕人才經營,也來自善用外部資源,如導入「有福企®」後,將預算轉化為彈性點數,滿足跨世代需求,讓福利從「成本支出」提升為「策略資源」。

邁達特
邁達特屢獲雇主品牌獎項肯定,展現長期以人為本的人才經營承諾
圖/ 經理人

「這些努力在當初或許不會立刻看到成效,但卻能在同業尚未改善之際,率先走快一步,為未來奠下穩固基礎。」楊碩祐分享,隨著福利策略逐步落地,邁達特的離職率逐年下降,並持續創新低,讓公司更有底氣對外傳遞雇主品牌,也展現了長期重視人才的承諾。

被母公司佳世達點名為「集團軟體先鋒」的邁達特,擁有逾 25 年經驗,代理超過 50 種全球 IT 產品。面對缺工時代,當薪酬只是基本盤,決定新世代工作者是否留任的關鍵,在於能否持續挑戰自我、獲得成就感,並與企業文化建立連結。

因此,邁達特導入「有福企®」,不只是導入一套福利平台,背後更有將福利視為留才之道的策略思維。展望未來,楊碩祐期盼有福企持續開發創新服務,陪伴企業在人資數位化的道路上持續進化。透過與時俱進的平台設計,協助企業落實以人為本的人才經營,奠定組織永續的基礎。

註1:「小樹點」點數系統,分為小樹點 (生活) 與小樹點 (信用卡) 兩種點數類型,本文所述為小樹點 (生活)

[本文由經理人整合行銷部與神坊資訊有福企共同製作]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