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掉代工,靠三種口味稱霸全台!七坪小攤販起家的商用貢丸霸主
推掉代工,靠三種口味稱霸全台!七坪小攤販起家的商用貢丸霸主

簡單的生意,怎麼做到極致?讓小攤販成為全台商用貢丸霸主。

在彰化交流道旁有一座廠房矗立,乍看像科技工廠,實則是台灣最大B2B貢丸製造基地,每天早晨七點,一塊塊豬後腿肉被送上運輸帶,工廠人員身著無塵衣,一片片檢查有無多餘油脂,就立刻手工切除,一塊也不能留。

接著,豬肉被送進絞肉機,加入水、調味、打漿,全程自動化輸送一氣呵成,再低溫保鮮,然後送進水煮槽定型煮熟,最後,成品丸子會進入急速冷凍設備,在零下十八度的冷凍室裡,停留至少五十分鐘;包裝計量後,還要通過X光機跟金屬探測雙重檢測,檢驗比機場安檢還嚴格,確保每一顆貢丸,完美無瑕。

這座工廠斥資二十億元,相當於記憶體大廠群聯科技的資本額,但賣的產品卻是一包不過一百元的貢丸。它在產能全開的情況下,一日可生產約五十五噸的貢丸,一顆一顆排起來,高度可達一百六十座台北一○一大樓,稱霸了台灣商用通路市場,從台北環南、濱江,到台中建國市場,都能看見它的產品;再到日式連鎖麵店、台灣滷肉飯品牌、與地方連鎖火鍋店,也用上它的貢丸。

它做最少品項,提高識別度

這座工廠投資者,是圓寶冷凍食品總經理賴勝雄與董事長賴勝煌兩兄弟。他們向老師傅拜師學藝學做貢丸,在榕樹下一攤不到七坪的小販,從一天賣幾十公斤,一步步滾大,到現在一年創造八億元營收的貢丸大王,打響自有品牌福茂。

它的專注,讓它把別人認為低門檻的事情,變成一條難以跨入的護城河。

這對攤販兄弟有一套獨特的經營哲學,第一是不像同業的丸子種類五花八門,他們只做原味、香菇與芋頭三種口味。

選擇最少品項,來維持品質聽起來很簡單,卻包含太多兩難的抉擇。因為食品業的變數多,有原物料成本的波動、還有淡旺季差異。不少廠商禁不起考驗、改用較便宜的食材,導致品質難以持續。

但他們只用可追溯來歷的豬肉,幾乎整顆貢丸都由後腿肉製成,連會影響口感的油脂都要切除,內部推估,食材約占全部成本七至八成,用料也比同業貴約兩成,靠著專注維持品質、經營一個價位帶,讓產品更有辨識度。

第二步開拓市場寧缺勿濫,剛開始願意進貨的店家不多,全靠兩兄弟一家一家親自拜託。但很快,經銷商發現,這款價位略高、品質、供貨穩定的貢丸,市場反應不差,上門合作的經銷商變多了,但他們卻反其道而行開始篩選通路。

兩兄弟從攤販起家,早見慣菜市場的喊價與殺價,他們深知當市場像夜市一樣熱鬧,再來就是無止境的殺價,為避免這件事發生,別人一個市場合作十幾家經銷商,他們卻一區只經營兩、三家。

如果有經銷商亂喊價,他們甚至會直接斷貨,不惜貨賣不出去,「大家不必為搶生意惡性競爭,建立『水幫魚、魚幫水』的關係,」已與他們合作超過三十年、位於高雄專做批發的裕隆食品行總經理吳太隆說。

不願拚價格,捨代工捷徑

更獨特的是,它明明是經營商業通路,卻從不為人作嫁。理論上替別人貼牌代工是條捷徑,但在一九九八年,曾經有台灣知名度極高、信用良好的食品大廠,請他們開一個較便宜的產品線,卻被他們拒絕。

照理說跟著大廠做代工,可能是一筆足以讓他們一夜翻身的訂單,為何他們選擇不做?

「如果目標只是拚價格,你的思維就會一直往那邊靠,最後所有單子都留不住,」賴勝煌說。他認為,代工雖然能短期衝營收,但是一旦習慣為客戶調整品質、壓低成本,整個生產體系都會被迫往下靠。「那不是我們的DNA,」他說,「我寧願讓品牌走在自己的軌道上。」

近年來,物價上漲、人力短缺,福茂必須讓每一分資源發揮最大效益。二○二○年,它斥資自己營業額的二.五倍,蓋全自動工廠,費時四年,終於在去年全新落成。

國道一號彰化交流道旁,它把原本是整車廠的七千坪空地,整頓為觀光工廠。偌大的廠房,用不到六十人,對比過去,他們早期和媽媽一家三口,一天手工製作幾十公斤的貢丸,全自動工廠的產能是手工的千倍,大幅提高人員產值。

但也有同業觀察,花這麼多錢蓋新廠,需求一定要開得出來,否則廠房設施、人事、貸款成本,就足以構成龐大資金壓力,「吃兩份炸雞,很快就能吃完,但要吃下一百份炸雞,難度就很高了。」這名同業說。

現在他們也搶進全聯、家樂福等超市通路,可以想見,如何打開曝光度與民眾需求,是未來重要挑戰。

三種貢丸打天下,市場越冷越要投資,才能見真章,最後能留下來的,才是真正有競爭力的人。

小檔案_圓寶冷凍食品

  • 成立:1984年
  • 董事長:賴勝煌
  • 總經理:賴勝雄
  • 主要產品:香菇、芋頭與原味貢丸、其他丸類
  • 成績單:2024年營收8億元

延伸閱讀:《埃及之王:法老》奇美博物館門票10/28提前開賣!大英博物館280件館藏一次看
7.7萬人調查揭露:98%的Z世代「不想活成老闆那樣」

本文授權轉載自商業周刊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博弘雲端打造金融業專屬 AI 解決方案 賦能金融產業實現智慧轉型!
博弘雲端打造金融業專屬 AI 解決方案 賦能金融產業實現智慧轉型!

從流程再造、智能客服到科技防詐,AI 正在一步步改變台灣金融業的樣貌。根據金管會「金融業者及周邊單位應用人工智慧」調查結果,金融業者導入AI與生成式AI的比例已從29%提升至33%,顯示金融業對AI應用的需求正持續升溫,而AWS亞太(台北)區域的正式啟用,更將加速這股成長力道,讓AI躍升為金融創新的核心引擎,推動整個產業快速邁向新局。

在這股潮流下,博弘雲端作為台灣第一家與AWS簽署台北區域戰略合作協議(New Region Strategic Collaboration Agreement,SCA)的雲端解決方案專家,如何協助金融業快速導入創新AI應用,讓「智慧金融」能夠真正落地在各個金融場景中?

對此,博弘雲端台灣暨東南亞事業中心副總經理陳亭竹給出的答案很明確:關鍵在於從痛點出發,讓金融業能夠以更低的門檻達成數據上雲與導入AI應用的目標。

標準化 × 客製化,雙管齊下加速金融AI真正落地

陳亭竹進一步指出,金融業在推動雲端與AI應用時,普遍面臨合法合規、AI倫理風險、人才不足與組織變革等四大挑戰。對此,博弘雲端提供產業客製化AI解決方案,滿足金融業在AI與數據應用上的多元需求,進而加速AI應用落地。

「要讓AI應用在金融業真正落地,雲服務業者的客製化能力是關鍵。」博弘雲端台灣暨東南亞事業中心技術處長孫正忠強調,因為每家金融業對上雲和AI應用的需求並不相同,甚至對AI 技術的要求與精準度都有不同期待。而標準化產品雖能快速導入,卻難以完全貼合每位客戶的營運場景與精細需求,唯有結合客製化服務,才能真正滿足金融業在AI與數據應用上的高標準,並符合大型金融客戶的嚴格驗收要求。

因此,博弘雲端推出產業客製化AI解決方案,建構在標準化解決方案的架構之上,進一步依照客戶需求進行微調。不僅能讓 AI 回答更加精確,也能更貼近終端客戶的實際需求,無論是篩選資料、優化決策,甚至提供行銷策略建議,都能展現更高的效益。

除了透過客製化服務滿足金融業者AI與數據應用上的多元需求,博弘雲端亦推出標準化產品驅動金融產業AI革新。從”AICOM”提供的新世代雲智能管理功能,賦能金融IT部門一站式管理雲端資源、即時掌握AI訓練資源運用狀態;到”LEMMA”提供的 AI企業知識代理,藉由LLM (大型語言模型) 摘要與整理重點、大幅減少人工查詢資料的時間,這些產品不僅加乘金融業者採用AI的效益,更成為推動產業升級的關鍵方程式。

RD099049.jpg
博弘雲端台灣暨東南亞事業中心副總經理 / 陳亭竹表示:要讓AI應用在金融業真正落地,雲服務業者的客製化能力是關鍵。唯有結合客製化服務,才能真正滿足金融業在AI與數據應用上的高標準,並符合大型金融客戶的嚴格驗收要求。
圖/ 數位時代 拍攝

售前 × 數據雙團隊,一站式滿足數據處理和AI應用需求

金融產業的AI應用百百種,博弘雲端不只提供產業客製化解決方案,更透過技術團隊的深度參與來強化客製化程度。首先是售前技術團隊,該團隊整合公司多年服務大型客戶的經驗與專業人才,能在專案初期便與客戶進行需求訪談與技術交流,並據此繪製完整的系統架構圖,確保AI應用精準契合需求,大幅提升專案成功落地的機率。

其次是數據團隊,涵蓋數據工程師、數據分析師與數據科學家三種不同職能,能與售前技術團隊的需求分析與架構設計緊密銜接,一站式滿足金融業從數據處理到應用的完整需求。

博弘雲端台灣AWS事業處業務資深處長郭仁傑進一步說明二個團隊的具體運作模式。售前技術團隊在完成需求分析與架構圖後,數據工程師會協助金融業將地端資料搬遷到雲端資料倉儲,並確保數據的正規化與可用性;接著由數據分析師統整數據並建立戰情室、商業智慧分析等應用,幫助客戶快速掌握營運數據;最後由數據科學家根據實際應用情境選擇或開發適合的AI模型,實現提升營運效率或優化客戶體驗的目標。「經過概念驗證與專案的執行,金融業普遍能提升5倍以上的資料處理效率,運用AI提升10~50%不等的生產力」,郭仁傑強調。

RD099024.jpg
「要讓AI應用在金融業真正落地,雲服務業者的客製化能力是關鍵。」博弘雲端台灣暨東南亞事業中心技術處長 / 孫正忠強調
圖/ 數位時代 拍攝

攜手 AWS 與生態系戰略夥伴,全面備戰金融業轉型需求

除了內部團隊的緊密協作,博弘雲端也積極深化與AWS和第三方夥伴的合作關係,加強解決方案的廣度與深度,確保能更全面回應金融業多樣化的需求。

「客戶至上一直是博弘雲端的企業文化,」陳亭竹表示,博弘雲端很早之前就洞察到金融業數位轉型的商機,加上AWS當時正如火如荼推進亞太(台北)區域的落地,因而與其展開台北區域戰略合作協議的討論,並於2025年7月正式簽訂,成為台灣第一家簽署該協議的AWS核心級諮詢夥伴。

「這是一份區域級的合作協議,必須要有足夠紮實的市場經驗和具代表性的客戶導入案例,才能獲得AWS的認可與信任,」陳亭竹強調,這份協議不僅代表AWS對博弘雲端實力的高度肯定,更意味著博弘雲端可以進一步放大服務能量,串聯更多生態圈夥伴,全面支援金融業的數位轉型。

由於金融業在上雲時,對資安防禦、效能監測、數據管理等面向,可能都有不同需求,博弘雲端自成立以來,便持續與不同領域的夥伴攜手合作,包括Palo Alto Networks、Databricks及MongoDB等國際級解決方案廠商,滿足金融業在上雲時的特殊需求。而隨著與AWS簽訂台北區域戰略合作協議,博弘雲端得以進一步擴大合作生態圈,為金融業打造更完整的雲端與AI解決方案,全力加速其上雲與創新進程。

專業技術建立信任,博弘雲端成金融業轉型首選夥伴

憑藉卓越的客製化服務能力、與AWS的緊密合作關係及多元的生態圈夥伴,讓博弘雲端在金融領域展現亮眼成果,不只在技術面持續採用創新科技賦能金融業成功轉型,更透過技術專業力獲得客戶高度信賴,某大型金融業客戶在數據上雲專案結束後,主動表示希望繼續合作。

郭仁傑說明,博弘雲端自3年前開始,即協助該客戶將地端數據逐步上雲,並導入Data Hub建立完善的資料治理(Data Governance)機制。隨著數據上雲後的效益逐步展現,不僅吸引同集團內其他子公司與海外據點相繼啟動數據上雲計劃,更將合作期間展延至7年,藉助博弘雲端的技術與服務能量,持續深化雲端與AI應用,推動整個集團的數位創新藍圖。

1757919697308.jpg
郭仁傑說明,博弘雲端自3年前開始,即協助該客戶將地端數據逐步上雲,並導入Data Hub建立完善的資料治理(Data Governance)機制。
圖/ 數位時代 拍攝

目前除了金融業之外,博弘雲端在製造、零售和公部門也累積了豐富的雲端技術導入經驗。展望未來,博弘雲端除了持續與AWS維持緊密合作、不斷精進雲端技術能力外,更將全面強化在資安託管服務 (Managed Security Services Provider, MSSP) 與技術生態圈的戰略布局,並積極拓展東南亞市場,成為台灣雲端服務業進軍國際的領航者。不僅向海外輸出台灣的成功經驗,更將成為驅動東南亞地區數位轉型的關鍵力量。

更多金融業上雲案例:立即與博弘雲端專業團隊討論

https://www.nextlink.cloud/contact/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