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狐開始集結反對微軟力量
火狐開始集結反對微軟力量
2007.04.01 |

網路瀏覽器這塊市場的爭戰從來沒有停歇過,從過去的網景(Netscape)、微軟的網路探險家(Internet Exploer,簡稱為IE),到近期的Mozilla、Firebird、KKMAN、Firefox、Opera等,市場戰火紛飛。
二○○四年十一月,瀏覽器火狐(Firefox)瀏覽器現身,以輕便、快速、簡單與高擴充性的瀏覽器特點快速引發用戶注意,全球下載已超過了三億次,火狐已搶下不少微軟瀏覽器IE(Internet Explorer)的使用者。
其實,這塊市場幾乎都由微軟所壟斷,但IE也是消費者詬病最多的一款瀏覽器。因此,當Mozilla基金會推出火狐,打著功能挑戰微軟IE同類產品,並免費下載的訴求,一夕之間,聚集了大批「反微軟」的電腦資深玩家,火狐幾乎成為「反微軟基地」。 

**反IE消費者大合作

**
火狐是十九歲電腦奇才布雷克‧羅斯(Blake Ross)兩年前發明的,他十歲開始,就嘗試自行架設了網站,並設計自己所需的應用程式與網路遊戲;十四歲獲得在矽谷網景(Netscape)公司的實習機會,在家擔任網景公司的「Netscape」瀏覽器軟體測試員。
這段期間,布雷克‧羅斯認識鼓吹網路創新與多元選擇的非營利組織Mozilla基金會,並與網景軟體工程師戴夫‧海耶特(David Hyatt)合作撰寫一種新的瀏覽器。他們將Netscape和Mozilla軟體去蕪存菁,讓瀏覽器運行更有效率,而且開放原始碼授權,讓有興趣的人一起加入開發行列。
火狐一開始的研發代號為「Phoenix(鳳凰)」,之後改成「Mozilla Firebird(火鳥)」
,最後才確定為目前最為人知的火狐Firefox。自數年前推出研發代號為Phoenix1.0正式版至今,Firefox早已發展出超過二十七種語言的版本,更突破兩千萬次下載量。

**軟體擴充套件加持

**
由於開放原始碼,使得火狐如一塊海綿,不斷吸收各方「加持」,這些遍及全球的自由軟體工作者,相繼編寫擴充套件(Extensions),進一步強化火狐的功能,目前網路上可以找到的擴充套件,已經超過上千套,可以說是琳瑯滿目。
值得注意的,擴充套件與外掛模組是不一樣的。擴充套件(Extensions)與外插模組(Plugins,別稱:插件、插入程式)以及外掛程式(Trainer)最大區別,在於所謂Plugins 是九○年代藉由 Netscape 所制定的一套介面標準 (NPAPI),讓協力廠商能夠藉以製作出加強瀏覽器功能的輔助程式,其目的與出發點其實是和擴充套件相似的,例如Realplayer、Arcobat Reader。
有別於Plugin的是「擴充套件」,通常是特指支援以Mozilla 瀏覽器所衍生的各種瀏覽器的附加程式,可藉由 Mozilla 瀏覽器所提供的擴充介面(XUL、Javascript、DOM、XPCOM、CSS)來加強化增添瀏覽器的功能。

**多了人性化的味道

**
火狐快速崛起,除了免費的瀏覽器這個因素之外,最主要因素,是在於瀏覽器本身核心與介面的設計。它讓使用者擁有更快的網頁載入速度,還有可以更換布景主題與分頁瀏覽等功能,美國知名科技雜誌《Business2.0》,更稱這個新程式是「微軟最大的夢魘」。
眾所皆知,微軟IE當年為了與網景(Netscape)爭奪瀏覽器寶座,一九九七年時以IE瀏覽器內建於作業系統(Windows 95)的「綑綁銷售(bundle)」方式,幾乎半強迫使用Windows平台消費者接受IE,藉此迅速竄起,取代了網景的領航者(Navigator)瀏覽器。
於是,埋下了日後瀏覽器大戰的導火線。支持開放原始碼(Open Source)的反微軟陣營以實際的行動,集結眾人力量開發許多跨平台的瀏覽器產品,諸如紅極一時的Opera、多用於Apple Macintosh平台上的Safari,以及現今最受矚目的火狐。
這些反微軟陣營開發出來的產品,因為本著開放原始碼的精神,在瀏覽器主程式或套件的開發上,少了許多商業氣味,多了「人性號召力」,最重要的當然是──它們都是免費的。
火狐瀏覽器近兩年來在市場中竄起,正是它訴求安全、節省記憶體、執行速度快、分頁功能、廣告阻擋、內建搜尋引擎、即時書籤RSS、自由縮放文字大小方便閱讀等特色。相較於瀏覽器的老大哥IE6,火狐安裝程式本身只有四‧五MB左右,具備了輕盈的特色,而功能強大的性能,也讓人不得不注意到這套免費的自由軟體。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國泰人壽業務平台升級 助攻業務行銷數位力
國泰人壽業務平台升級 助攻業務行銷數位力

國泰人壽持續推動數位轉型,第四屆數位業務發表會近日登場,發表AI創新應用及數位工具升級成果。會中亮點包括升級業務行銷工具「新業務平台 NAP 3.0」(New agent Platform, NAP)導入三大 AI 功能,並率先試辦「全場景人臉辨識計畫」,以提升業務通路服務效率與專業能力;並特地邀請新加坡保險同業MDRT(百萬圓桌會員)業務菁英參加,同台分享跨世代客群溝通與數位轉型實務經驗,泰國人壽更派出策略創新長等高階主管來台參與盛會,期能攜手海外同業彼此交流,為國壽業務部隊經營開創新視野。本次發表會活動吸引逾400位業務人員到場,另有2萬人透過線上直播參與,創下發表會收視人數歷史新高。

國泰人壽自2022年起每年舉辦數位業務發表會,透過新技術、新應用發表,協助業務人員更掌握科技趨勢與善用工具提升工作效率。國泰人壽總經理劉上旗於發表會中表示:「國泰人壽的數位工具不斷進化,NAP從5年前戰情室藍圖規畫,現已成為業務同仁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落實了效率工作與輕鬆生活的承諾,期許進入AI時代,國壽同仁以更堅實的底氣疾風前行。」強調保險服務已邁入智慧新時代,作為台灣保險業數位轉型的先驅,國泰人壽持續投入創新科技,為業務夥伴打造全方位的數位工作環境。

國泰人壽
國泰人壽副董事長李長庚(左3)及總經理劉上旗(右3)率領高階主管,出席數位業務發表會,展現公司對數位轉型的高度重視。
圖/ 國泰人壽

此次發表的「新業務平台NAP 3.0」導入三大AI新功能:一是「文件智慧識別」,透過AI大型語言模型(LLM)輔助智慧字元辨識技術(Intelligent Character Recognition,簡稱ICR),當業務夥伴為客戶進行保單健檢時,不需手動輸入,就能透過ICR拍照將資料正確帶入相關欄位;二是「自動生成圖文」,讓業務夥伴運用AI自製賀卡轉傳給客戶,利用生成式AI技術產生各類情境圖文,讓業務員有源源不絕的話題可以拜訪客戶;三是「AI COACH口袋教練」,能協助業務人員模擬真實銷售情境,透過話術指導與即時修正建議,提升與客戶溝通的精準度與專業服務水準。再搭配「FitBack健康吧」增進與客戶的互動,提供完整且深度的保險資訊,成為業務人員的最強後援。

國泰人壽
國泰人壽NAP「AI COACH口袋教練」協助業務人員模擬真實銷售情境,透過話術指導與即時修正建議,提升與客戶溝通的精準度與專業服務水準。
圖/ 國泰人壽

「新業務平台NAP 3.0」平台使用率已達到100%,深獲業務人員肯定,今(2025)年國泰人壽更率先實現試辦「全場景人臉辨識計畫」,應用於投保、保單變更、保費付款授權、理賠申請及據點臨櫃辦理等五大保險服務流程,業務夥伴可協助客戶使用NAP平台完成人臉註冊,暢行國泰人壽全服務平台,除了讓客戶能享受快速、安全且便利的數位服務,亦能強化業務通路的服務效率,預計年底前將全面推行。

在培育業務人員專業能力方面,國泰人壽優化「C-Learning」內部學習社群平台,以遊戲式的學習模式,提供教育訓練及時事分享,提升學習動能;更透過「集團全攻略」匯聚人壽、產險、金融及健康四大核心服務素材,讓業務人員能夠開拓例如企業主、新手爸媽、超跑車主、銀髮族等不同客戶族群,並透過工具獲得實質的銷售幫助。未來,國泰人壽將持續落實集團「BETTER TOGETHER共創更好」的品牌精神,深化AI技術應用,打造「人機協作」的最佳典範,優化數位服務功能,攜手業務夥伴開創保險服務的新局,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