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機主軸大廠健椿工業,產品主軸為「工具機的心臟」,是重要的基礎工業,關係著整體產業鏈的效率與品質,支撐現代製造業各項重要基礎元件。40多年來,發展成為國內最大、國際知名的客製化精密主軸品牌,產品應用也從傳統工具機,跨足自動化、航太、半導體以及醫療產業;在2021年啟動二代接班,由現任董事長葉展碩帶領升級蛻變,也積極著手智慧化轉型,更透過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的以大帶小計畫,帶動整體供應鏈邁向智慧化生產。
工具機主軸大廠 挑戰高精密度與異業應用
健椿在技術上紮根,專注於高速主軸的自製與創新研發,並在微米(μm)高精度主軸投下心力,董事長葉展碩表示在原本老總裁的教導上,秉持著精益求精的精神,為客戶提供最佳解決方案,持續提供優質的服務。然而機械製造產業面對劇烈國際競爭和數位化潮流衝擊,健椿深刻體悟「不轉型即淘汰」,於是在精密機械的生產基礎下,公司啟動智慧營運計畫,以數位化、智慧化為主軸,全面推動組織升級。
數位轉型:不歸路上的堅定前行
早在2006年健椿就導入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奠定數據化管理基礎,但因為資訊整合不到位,容易產生誤差,例如工廠端需要使用多張工單來確認方可降低資訊落差,因此在這次的數位轉型計畫的重點包括優化營運管理、數位化應用和供應鏈整合。在優化營運管理上,例如導入商業智慧(BI)、智慧動態排程(APS),將資料可視化,透過一個看板及戰情室,進行數位升級;透過製造執行系統(MES)即時反饋與預測性進行維護,強化數位應用。智慧製造的核心不只是數據管理,更是在主軸中導入震動與溫度感測系統,能在運作異常前發出預警,避免損壞與停機,確保設備長時間穩定運作。面對智慧化的進程,葉展碩董事長表示這是一條不歸路,透過最佳的工具,使用最少的資源,生產更好的產品,持續不斷的精進。
在三年內,健椿成功將聯網率提升至75%,整體產能利用率增加將近20%,電力耗損減少5~10%,產品利潤也提高了3%;這些成果,不僅證明數位轉型的可行性,更可以從財報上看出,獲得更多利潤,展示智慧化製造為企業帶來的實質效益。
擴大供應鏈合作:從孤島到共好
傳統製造供應鏈大多數以單向需求為主,葉展碩董事長表示過去在景氣不好時,只能與供應商說,不好意思訂單比較少,大家各自拴緊褲帶,比較難有同舟共濟的感覺,但現在不一樣了,由健椿協助五間供應鏈廠商,昇茂金屬、祐豐精技、茂展工業、松岡工業、竣羽企業導入供應鏈資訊整合系統,降低過去手動對帳、追蹤訂單,容易造成庫存失調,無法及時調整生產計畫,造成交期太長和訊息誤差的問題。透過以大帶小的數位轉型,建立起供應商之間的即時連結與資訊共享,健椿不再只是下單方,而是合作夥伴的輔導者與共創者,也看見供應商的向心力,此外,還有額外效益-協助供應鏈二代接班。
供應商竣羽企業陳囿辰總經理剛回來接班時,就面臨缺工和工廠高度仰賴人工手寫紀錄的困難,在參與計畫後,使用條碼管理、數位圖檔、設備聯網等技術,能隨時透過電腦獲取相關資訊,提高產能,不僅成本降低3%,並且準時繳交率提升10%,他笑著說最有成就感的「電腦按一按都跑出來了,公司的產能或是貨出去到哪一間公司,我們也都知道。」
在地深耕 人才留用 望建構精密機械大本營
健椿葉展碩董事長表示,智慧化不只是技術升級,更是需要人才培育,藉由這次智慧化計畫,健椿也培養出自己的軟體開發團隊,持續深化智慧化、數位化生產;並且數位化後,讓健椿可以將專注力放在研發上,精進產品和服務,增加跨領域的產業整合。同時,藉由此次以大帶小計畫與上下游廠商形成緊密的智慧供應鏈,有更好的共識共同成長,建立起更完整的垂直整合系統,將彰化打造成精密機械的大本營。
健椿董事長葉展碩表示:「智慧化讓健椿展現新的生命與創新。利用AI跟智慧技術打造健椿的新產品,開發新市場。」從彰化西濱出發,健椿正用實際行動,將臺灣的精密機械產業推向世界。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