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都是怎麼用AI的?日本企業訪談50人之後,最推薦3種應用場景
管理者都是怎麼用AI的?日本企業訪談50人之後,最推薦3種應用場景

之前分享過企業高層運用 AI 的比例,比我想像中還多。我就很好奇,這些高管、經理人們,都用 AI 來做什麼呢?

1128-1.jpg
圖/ 數位時代

日本數位轉型人才培育公司 Renewer 訪問了超過 50 名主管,彙整一份 《經理人生成式 AI 使用指南 2025》 ,我大致歸納成 3 類主管職的 AI 應用場景和技巧: 和部屬溝通賦能部屬 以及 自我成長

1128-2.jpg
圖/ 數位時代

1.和部屬溝通

溝通往往是管理者最大的壓力來源,AI 可以作為你的「預演對象」與「修飾顧問」。

1128-3.jpg
圖/ 數位時代

模擬困難對話: 面對績效考核、薪資談判或是糾正錯誤等高壓場景,管理者常會感到緊張或不知所措。你可以請 AI 扮演部屬的角色,輸入對方的個性與可能的反應,進行一場「模擬演練」。這能幫助你預判對方的提問,減少實際面談時的緊張感。

改善交辦指令(黃金圈法則): 很多時候部屬做不好,是因為指令背後的願景不明,也有的是主管只談了願景卻沒談要做什麼。利用 AI 根據「黃金圈法則」(Why → How → What)來改寫你的任務說明,能避免管理者只關注特定部分,忘了告訴部屬任務背後的意義。

  • Why: 為什麼要做?(願景與目的)
  • How: 如何達成?(執行策略)
  • What: 做什麼?(具體產出)

2.賦能部屬

除了自己變強,管理者的核心價值在於讓團隊變強。AI 可以成為你培育人才的槓桿。

1128-4.jpg
圖/ 數位時代

1 on 1 指導的預演: 針對部屬遇到的特定瓶頸,你可以詢問 AI:「面對這種情況的員工,我該採取教練(Coaching)還是指導(Mentoring)的策略?」這能幫助主管跳脫自己的指導慣性,辨識出需要提供直接教學,或是保留員工思考空間的情境,在「引導員工自己解題」和「給予部屬明確指令」兩種角色靈活切換,更有效地引導部屬成長。

文件審閱(建立 AI 守門員): 主管常花大量時間在修改部屬文件的低級錯誤。你可以定義好「審查標準」,製作成專屬的 GPTs 或企業內部 Bot。要求部屬在提交給你之前,先用 AI 進行初步檢查與優化。這不僅提升了交件品質,也大幅減少了來回退件的無效溝通。

3.自我成長

管理者往往是孤獨的,AI 可以成為你隨時待命的導師與心理諮商師。

1128-5.jpg
圖/ 數位時代

管理理論指導: 遇到棘手的管理難題(如團隊士氣低落、跨部門衝突),試著將情境描述給 AI 聽。讓它推薦相關的「管理框架」或「學術理論」。AI 能迅速從龐大的知識庫中,找出適合你的解題模型,幫助你從理論高度解決實務問題。

觀察領導風格、持續改善: 將你每日的工作日誌或隨筆提供給 AI,請它進行分析,幫你找出隱藏的「情緒模式」或「決策盲點」,提出客觀的改進建議。這就像擁有一位客觀的第三方觀察者,幫助你持續優化領導風格。

訂閱《一天一AI》日報,你也可以回信跟我聊天(或取暖)!

關鍵字: #AI工具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進擊的機器人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