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拔河芬蘭
瑞典拔河芬蘭
1999.12.01 |

手機不再只會說話而已。007系列中,龐德一身高科技配備,總讓人眼花撩亂,連大哥大也成了他的重要致命武器。電影《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中,湯姆克魯斯的對手用手機連上手提電腦接收國防情報,他的黑人夥伴則以手機的紅外線傳輸功能做干擾。
十月中,電信界的奧林匹克「日內瓦電信展(Telecom 99 + Interactive 99)」結束後,國內行動電話業者積極動作,推出行動銀行、行動號子等一系列瞄準未來行動通訊的無線網際網路加值服務;大哥大不再只用來打電話、聽語音信箱留言;也將成為進入網路世界的另一道門。

**小島上的大哥之爭

**
過去兩年,台灣的手機擁有率從7%竄升到現在超過40%,不僅讓行動電話業者樂歪了嘴,也讓國際行動通訊大廠對台灣市場潛力,另眼相看。尤其「無線網際網路出現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行動電話的普及,」擔任台灣諾基亞行動電話業務總經理已有三年的趙科林(Collin Gille)認為。
國際行動通訊大廠諾基亞(Nokia)、易利信(Ericsson)、摩托羅拉(Motorola)為實現未來無線上網,新手機即將於十二月及明年初陸續登陸台灣。包括全世界第一隻支援WAP手機的諾基亞 7110;十月在香港全球首次問世的易利信 R320;以及摩托羅拉後來居上,結合手機與個人電子秘書(PDA)的太極機,目前都緊鑼密鼓進入上市階段,在台北挑燈夜戰的辦公室裡,廠商們正與廣告公司和通路商討論行銷與販售計畫。
易利信與諾基亞不僅是手機大廠,在無線通訊設備市場中也是舉足輕重。目前廣為全世界通用的GSM第二代行動通訊系統,諾基亞以超過25%市場佔有率執世界手機市場牛耳;易利信則以40%的佔有率在設備市場獨領風騷,諾基亞以20%排名第二。
兩者在手機和設備市場互見長短,但對推動未來行動通訊願景-無線網際網路,同樣不遺餘力。除準備上場的手機大戰;在跨向第三代行動通訊(3G)過程中的過渡技術GPRS戰場,諾基亞與易利信早已在台灣市場角力較勁。

**未來如何?消費者決定!

**
今年初,諾基亞向和信電訊賣出了它在全世界第二套的GPRS系統,開了先鋒;易利信最近也分別宣佈為遠傳及泛亞提供GPRS技術。
兩家北歐業者的網路系統主管紛紛蒞臨台灣,帶來各自對未來行動通訊的遠景和規劃。十一月中,諾基亞網路系統全球總裁鮑思蕊(Sari Baldauf)過境台灣,針對諾基亞「行動資訊時代(Mobile Information Society)」,闡述諾基亞未來網路事業佈局。
一週後,易利信行動電話系統總經理山斯壯(Per-Arne Sandstrom)來台,以如何邁向第三代行動通訊(3G)為題,說明易利信為大哥大業者準備的解決方案;同時也與行動電話業者洽談GPRS合作,中區行動電話業者東信,很可能成為易利信下一位GPRS系統客戶。
諾基亞在設備市場略遜一籌,卻在手機市場扳回面子。諾基亞在全世界及台灣手機市場一直十分活躍,手機產品線不斷推陳出新;有針對一般消費大眾的個性化手機,也有為科技搶鮮族預備,針對手機上網需求的7110或9110系列產品,不但在各種價格及需求的市場區隔中,儘可能滿足消費者;7110還是全世界第一隻內建中文介面手機。這不僅說明中文世界在手機市場潛力,也印證台灣諾基亞行動電話總經理趙科林所言:「諾基亞取悅使用者的介面特長,其他人望塵莫及。」
WAP手機問世,無線通訊產業跨入新經營領域。透過WAP開放式應用軟體平台,網際網路和相應而生的加值服務都成為行動電話領域業務。包括1. 手機本身;2. 大哥大業者的系統設備;以及3. 語音之外的服務內容(content),成為新領域中的重要關鍵。
諾基亞與易利信雖然在手機和系統設備各有所長,但都同意未來市場成功的重要關鍵,會是與消費者切身相關的「應用服務」;但這也是兩者企業本身核心能力之外的領域。
因為「內容」是未來行動通訊領域關鍵之一,「無線通訊技術的『應用』,將徹底改變這個產業的經營典範,」在易利信服務超過十年的行動電話系統總經理山斯壯表示;對此,台灣區董事長楊席凱 (Jan Signell)更明確說明:「客戶使用需求,才是無線網際網路經營更重要的出發點。」
不約而同,諾基亞董事會唯一的女性成員鮑思蕊分析:「從產業價值鏈觀點來看,無線通訊產業的價值重心正向『應用』層面轉移。」
未來行動通訊,將結合銀行金融、新聞資訊、旅遊、娛樂、銷售通路等產業;讓使用者可以隨時隨地進行金融交易、查閱資訊、購物等活動。這些應用的前景可以在目前網際網路電子商務的發展上預見。
針對「應用」和「內容」領域,諾基亞與易利信在策略上同樣採取:
1. 建構一個有利參與者的開放架構環境,使未來在架構環境上的應用發展因為「開放」而更多元化、更有效率;消費者也不會因為市場標準被獨佔而缺乏選擇。
2. 策略結盟,吸引更多人加入產品研發,使應用市場迅速蓬勃;讓行動通訊的應用福音,更快降臨消費者。
類似無線應用軟體協定(WAP)、GPRS應用聯盟(GAA)都是因應第一點所成立的組織,諾基亞和易利信也都是重要會員;與內容業者合作,兩者也分別選擇了國際重要媒體CNN與路透社。

**二十一世紀的「西學中用」

**
諾基亞與易利信在台灣也都有直接合作的內容業者,但目前台灣在無線通訊網路加值服務才剛開始,環境尚未成熟,兩大龍頭並不願透露實際合作對象;只表示當中皆有網站業者參與。
「與內容業者直接合作,目的在開導市場,建立範本,告訴市場觀望者一些可能的應用,」經常到訪台灣的諾基亞亞太地區行銷總監博伊索(Bo IIsoe)解釋。
要真正開發在地的市場,手機業者得與當地行動電話系統業者聯手,共同與本土內容業者合作。系統業者直接面對客戶,實際提供消費者服務,因此最容易了解顧客需求。「當提供語音以外應用的手機銷售比例逐漸增加時,我們與大哥大系統業者合作也就必需越密切,」趙科林指出。
易利信和遠傳,除了GPRS系統採購,也合作成立實驗室,提供內容業者做開發產品測試,讓更多本土的內容提供廠商參與應用開發。
服務內容是無線通訊產業未來關鍵,但「手機業者積極參與內容和應用開發,並不是想取代內容業者位置,」山斯壯強調。與地區內容業者合作,楊席凱看法是:「我們不能把英文內容拿到中文世界;我們也不是應用廠商;我們的責任是發動市場。」
藉由無線通訊「應用服務」開發,讓無線通訊市場更為擴大。目前全世界行動電話用戶約四億,易利信估計五年內會成長到11億,而且其中四億人會使用無線網際網路。這些數字,對擅長無線通訊技術並擁有相當市場佔有率的諾基亞或易利信而言,是真正可以成「金」的美景。
動作一波接一波,手機業者們對未來無線通訊與網際網路結合有一幅大藍圖,不論和消費者直接相關的行動電話、大哥大業者關心的下一代行動通訊系統,或是將要進駐我們生活每一個角落的無線通訊應用服務;諾基亞、易利信等行動通訊廠商正一步步帶領我們走進未來「行動資訊時代」;科幻電影中的預言,即將在你我身邊逐步成真。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破浪者」到「心理韌性」的生存:新北市政府青年局以AI為題,帶領青年鍛鍊面對未知的勇氣
從「破浪者」到「心理韌性」的生存:新北市政府青年局以AI為題,帶領青年鍛鍊面對未知的勇氣

生成式 AI 掀起的浪潮,正在重塑全球職場規則。當自動化與智慧工具成為日常,企業對人才的期待也正快速轉變,不只要會用AI更要能與AI協作。新北市政府青年局看見了這股正在變化的趨勢,將「AI」視為青年職涯培力的核心議題,從課程設計到論壇活動全面升級。近期,更辦理「AI破浪者論壇」,邀集產業專家帶領青年從 AI 工具應用到心理韌性心法,全面探索 AI 時代的職涯解方,希望能陪伴青年不僅追上技術,更在快速變動的時代中培養學習力與行動力,學會駕馭浪潮而非被浪潮推著走。

從教育補位到心態進化,新北市政府青年局的AI世代行動課

「我們要做的就是補上教育與職場之間的缺口,」新北市政府青年局局長邱兆梅指出。她表示,新北市政府青年局雖僅成立3年,但始終以「接軌社會、接軌職場、接軌市場」為核心任務,不只是從開設課程賦能青年,更要讓青年加快速度以多樣化的姿態進入場景實戰,而「新北有課 UKO」正是這個「接軌職場」的實踐平台。

邱兆梅局長說,它是專為 18 至 40 歲青年而打造設計,串連了培力課程、職涯諮詢與實習體驗的完整職涯成長路徑,希望成為新北青年的「實戰培力基地」。因此,從AI 工具應用、數據分析到自媒體行銷,課程設計結合專案實作與專業證照,如NVIDIA DLI AI深度學習課程等,讓學習成果能直接成為履歷亮點。邱兆梅局長認為,青年需要的不只有學習知識,而是「能立即上場的實戰力」。「學校教的是知識,但我們希望青年學會行動、會嘗試,跌倒之後也能有再站起來的韌性。」這樣的精神,也成為今年「AI破浪者論壇」設計的出發點。

相較過去曾以「藝術變現」為主題,今年的新北市政府青年論壇轉向時下最熱的 AI話題,是順應趨勢,更是教育思維的延伸。「AI讓未來變得更快、更不確定。」邱兆梅局長深刻描繪了時代的變革,「在我父母親的年代,職涯像是在爬樓梯,大家都有明確的路徑。但現在年輕人面對的世界不要說樓梯,連堅固的地板都不見了。」

她坦言,現在的職涯模式更像是「衝浪」充滿高度未知性,也因此,AI 帶來的不僅是技術挑戰,更是心理挑戰。許多青年面對變化感到焦慮,擔心被取代或落後。於是,今年論壇特別以「上半場談技術、下半場談心理」的設計,將生成式 AI 的應用學習與心理韌性課題並列。

DSC01039.jpg
邱兆梅局長強調「我們要教的不只是技能,更是面對未知的能力。」
圖/ 新北市政府青年局

從技術到人性:AI時代青年行動力的三種樣貌

在論壇現場,來自不同領域的三位講者從各別角度,展現出對AI時代下青年可能的行動路徑的不同洞察與分析。

在AI實務應用的層面上,AI 創作者林上哲與 FansNetwork AI 分身平台創辦人李婷婷兩位講者皆指出,「協作」與「標準化」是進入AI時代的關鍵。李婷婷認為,與AI互動的能力就像訓練一位國中生,指令越明確、語境越精準,AI的回應品質就越高。她強調,唯有長時間餵養資料、反覆調整,AI才能成為真正理解使用者的工作夥伴。而林上哲則從企業角度指出,AI自動化若無法落地,多半是因為組織缺乏標準流程。唯有先完成SOP與工作鏈結的明確定義,AI串接與任務優化才有基礎可循。

DSC01106.jpg
AI 創作者林上哲在論壇中分享:AI 要真正落地,關鍵不在技術,而在組織能否建立明確的標準流程與工作鏈結。
圖/ 新北市政府青年局

至於在企業導入 AI 的實務層面上,DataDecision.ai 人工智慧科學家尹相志指出,大型語言模型(LLM)的最大挑戰在於「不可控」。AI 無法產生完全一致的答案,對企業而言意味著風險與難以驗證的結果,因此實際上線的多為 AI 所生成、可被測試的程式,而非 LLM 本體。他進一步提醒,AI 並非萬能代理(Agent),真正的關鍵在於理解每個工具的能力邊界,並以「工作流」的概念設計系統,讓人類的品質管理與決策判斷成為 AI 發揮效能的保障。

在面對 AI 時代的個人修煉上,三位講者不約而同指出,真正的競爭力仍來自「人性深度」。尹相志提醒青年,要勇於挑戰超越自身能力的目標,因為這是機器無法模仿的勇氣與創造力;林上哲則強調閱讀與專注的重要,他認為在速食資訊的時代,願意深入思考、專注於單一主題的人,才具備「匠人精神」。李婷婷則以自身經驗呼應此觀點,指出與 AI 協作需要長期投入與耐心反覆調整。當你真正開始讓AI回覆訊息、處理日常事務時,才會發現需要調整與優化的地方,才能學習如何把腦中的 SOP 清楚轉達給它。唯有經過不斷試錯與磨練,AI 才能真正為你代勞並成為人類創意的延伸。

三位講者的分享,體現了青年局設計這場論壇的初衷:AI不只是技術趨勢,更是場人與心智的革命。從自學者、創業者到產業實踐者,這群「破浪者」讓人看見AI時代下多元的成長路徑:學習力、行動力與韌性。

DSC01384.jpg
FansNetwork AI 分身平台創辦人李婷婷指出:AI 就像一位需要引導的學習者。唯有持續餵養資料、反覆對話,AI 才能真正理解你的思考。
圖/ 新北市政府青年局

在AI解放之後,重新定義「人」的價值

邱兆梅局長分享,AI 的普及正迫使人重新思考「人」的價值。她認為,科技的進步本質上是一種解放,AI 取代的不是人,而是那 90% 重複、機械、缺乏意義的工作,讓人有機會回到核心問題:「什麼才是人類的獨特性與貢獻?」

「當這些被AI取代的事都被解放後,我們就該探索人能為這個世界帶來什麼?」她說,而那才是人類真正的價值。邱兆梅局長鼓勵所有「AI破浪者」們,要誠實地面對跌倒與挫折,並專注在那 10% 無法被取代的價值上,因為那才是青年在這個時代中最關鍵的競爭力。「現在值得敬佩的,不是一路順利的人,而是一直跌倒還能再站起來的人。」她強調,「新北有課 UKO」不僅幫助青年學會寫履歷,更陪伴他們走進產業現場,從技能到心態提供完整支持。最終,能真正駕馭浪潮的,不是掌握多少技術的人,而是那顆願意持續學習、面對挑戰、勇敢破浪的心。

[由就業安定基金補助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