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汪汪的 NASDAQ臺灣新兵
水汪汪的 NASDAQ臺灣新兵
1999.12.01 | 科技

山不轉路轉。既然錢很難從國內市場湧進來,且趕往美國那斯達克試試看。
瀚濤華生,一個在你我耳中相當陌生的名字,在今年9月23日,搶下國內非高科技產業到美國那斯達克掛牌上市的第一名。
這家資本額2000萬、水泥地板、一樓是工廠二樓為辦公廳,專營北部機關行號的桶裝蒸餾水公司,總經理胡端圓不但打開了國內中小企業的海外籌資之路,也讓過去招牌並不響亮的美國加州CPC國際投資公司(CPC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Inc.),完成在台灣的第一筆生意。

**中小企業到美國借錢

**
一個是位於台北縣,經營「送水到府」的傳統中小企業,一個是總部設於美國加州,在香港與北京分別有據點的區域型投資公司。兩者搭配,開啟台灣傳統產業遠赴美國海外籌資的序幕。
為什麼非得到世界目光聚焦所在的美國那斯達克籌資?
瀚濤華生總經理胡端圓說,「很簡單,台灣有哪個管道能像那斯達克一樣,一下子就募集到2億台幣的資金?」瀚濤華生的營業主任莊元亨也形容這次在美國掛牌,好像「吃了顆大補丸」,因為採確定包銷制的美國資本市場,讓瀚濤華生在掛牌前,股票早被12家券商包銷團購買。
2億台幣的資金,已讓公司頓時有餘裕展開購併與擴廠計劃。
資金,是企業成長的活水源頭,而對台灣中小企業來說,這個泉源並不十分豐沛。
根據財政部金融局統計,截至今年8月底止,銀行對中小企業放款金額累計超過3兆3千億以上台幣,但若平均分給國內102萬家以上的中小企業,每家公司僅分到1百萬台幣──比起瀚濤華生的2億元籌資規模,簡直小巫見大巫。
在台灣,通常中小企業籌資不外三種管道:一是向親朋好友私募,二是向銀行借貸,三則是將眼光朝向資本市場,向大眾募集資金。比較這三種管道,私募與向銀行借貸需要利息,「銀行則好像當鋪一樣,要擔保品才能借款」,胡端圓指出,而在上櫃標準至少要資本額5千萬的台灣,瀚濤華生連上櫃標準都達不到。
胡端圓在「因緣際會」下,透過一家美國小型承銷商CPC(CPC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Inc.),將瀚濤華生推往國際舞台。

**承受知名度不高風險

**
那斯達克並不只是高科技公司的創業天堂。根據統計,在那斯達克掛牌的高科技公司,其實只有20%左右,它同時也是傳統製造業、傳播業或是金融財務等公司的籌資管道。過去美國本土相同產業的獲利經驗,加上營運計劃書內所勾勒的未來遠景,讓瀚濤華生順利闖關美國那斯達克。「最重要的,是有一個好題材(Story),」幾位投資銀行的主管強調。
早在7年前,美國本土就有水公司掛牌上市,透過購併擴張事業版圖而持續獲利的例子,類似產業在美國股市掛牌者,就有三家公司。有了前人經驗,加上對台灣桶裝水市場前景的樂觀預期,並預期透過購併讓公司朝台灣第一大水公司前進的藍圖,使得瀚濤華生在送審美國證交所過程中歷經多次修正,終於進入那斯達克。
在計劃書中,瀚濤華生提到台灣飲用水市場將會從1997年的2億4千2百萬加崙,提昇至2001年的3億6千4百萬加崙﹔加上過去三年公司成長率都在50﹪以上,因此計劃由市場現有的500家小型瓶裝水公司中找尋合併對象,擴大目前在北部地區約20﹪的市場佔有率,預計未來4年內可維持70﹪以上的成長,朝台灣第一大水公司目標邁進。
雖然順利叩關,但掛牌前的準備工作,讓去年營業額才2千萬台幣的瀚濤華生,就花了2千萬台幣。
一般投資銀行要求的承銷手續費,是所募金額的7﹪,但由於瀚濤華生募集的金額較少,因此提昇為10﹪﹔由律師撰寫的送美國交易所的文件花費10萬美金﹔胡端圓為了海外掛牌事宜,一年內前後赴美次數不下十餘次﹔邀請CPC來台,頭等艙來回機票和五星級飯店住宿,以及零用金等相關成本也相當高。
在921大地震後兩天掛牌的瀚濤華生,股價從一開始將近7元,到11月底止一路跌為3元。
藉由那斯達克的集資功能,為小資本的傳統中小企業開拓新生機;但由於知名度不夠,有流通性不佳的可能。
富邦投顧總經理周資清分析,高科技電腦產業,彼此講的是共同語言,傳統產業則比較難順勢想像,「就好像如果美國的棉花或麵粉產業要在台灣掛牌,台灣投資人對於這樣的產業會比較難了解」。

**公開發行只是起步

**
儘管如此,海外上市對瀚濤華生有重大影響,也讓CPC與券商牽上線。
預計在台灣成立據點的CPC國際投資公司,瀚濤華生總經理胡端圓將擔任窗口提供諮詢,推薦過去三年有財務簽證、有成長獲利前景的中小企業至海外掛牌上市。
在券商方面,如元富證券、大東證券與金鼎證券等,也都留意到這個例子所可能引發的商機,甚至已有合作案在進行中。
台灣企業在決定承銷券商時,「認識三年的仍會比認識三個月的吃香」,元富證券執行長劉振忠說,基於後續服務與信任程度的考量,企業通常會找曾合作過的券商。國外投資銀行或中小型國際投資公司,雖然在財力上比國內券商強,但在承接台灣本地案件時,與國內券商比較有可能出現合作關係──台灣券商負責推薦本地案源,但在國外上市掛牌的手續部份,則委由國外策略聯盟夥伴擔綱。
瀚濤華生莊元亨認為,國內券商透過與國外投資公司合作,可加速擴展在海外的經驗。他形容,如同到新景點遊玩,若由熟悉當地的導遊或朋友帶路,可以玩得有門道而且省時間。
京華證券總經理林克銘表示,目前洽談的國外合作對象,基於人力成本與報酬考量,應該都有排名前十大的規模。富邦證券總經理葉公亮也以為,與國外採策略聯盟方式合作,應是階段性的,長久來看建立據點會是比較深耕的方式。
瀚濤華生的例子,可以給我們什麼借鏡?
精業資訊董事長黃宗仁曾指出,「誰第一個IPO(初次公開發行)不重要,初次公開發行後的經營才是重點」。到那斯達克一展身手,得有兩把刷子;但要在上面持續保持亮眼成績,需要的恐怕不只是兩把刷子。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在台灣,投資的第一步往往不是研究市場,而是跑流程。投資人首先要開立證券戶,過程中還得額外申辦一個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如果同時往來多家券商或涉獵不同金融商品,手上的交割戶就會越開越多,久而久之,資金與投資收益被分散在不同帳戶,不只增加管理難度,一旦忙碌忘了轉帳、交割戶餘額不足,還可能面臨違約交割的風險。

這套交割制度雖然保障了交易安全,卻也讓不少投資人覺得進場門檻比想像中更繁複,投資體驗因此大打折扣。永豐金證券總經理蘇威嘉表示:「永豐金證券很早就觀察到這個市場痛點,在『分戶帳』服務上路後,我們看到一個能夠改善流程痛點、讓投資管理更有效率的機會。」

為此,永豐金證券推出「資金管理帳戶」,以「投資錢包」的概念重新整合投資人的金流,讓投資人透過單一帳戶即可掌握各項投資的資金流入與收益,不必在多個交割戶之間切換,讓投資管理變得更直覺、更便利,也讓投資績效更容易被看見。

創新1》開證券戶不必再加開銀行戶

蘇威嘉進一步說明,資金管理帳戶為傳統證券交易流程帶來三個創新,其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讓投資人能夠直接使用自己原有的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

目前永豐金證券已串接25家銀行,投資人可以從中選擇慣用帳戶進行綁定,而且整個綁定流程都能透過手機App完成。對於新手投資人而言,開立證券戶後就能直接開始投資,不需要再跑一次銀行申辦交割戶;至於已在永豐金證券交易的客戶,也能改用自己最熟悉、最常使用,甚至具有特殊意義的銀行帳戶進行交割,讓投資相關的金流能在同一帳戶中運作,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創新2》自動授權扣款、降低違約交割風險

在資金管理帳戶的基礎上,永豐金進一步從使用者體驗出發,以eDDA電子直接扣款授權機制為核心,提供自動授權扣款與入金申請兩大功能,打造證券交易流程的第二項重要創新,不僅省去投資人在不同App間切換的麻煩,也能避免因為忘記轉帳或餘額不足所導致的違約交割風險。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表示,只要完成自動授權扣款設定,日後投資人在進行台股現貨交易時,系統會自動確認資金管理帳戶的餘額、是否足以支付「台股T+2日交割款」,若餘額不足,系統會自動從事先約定的銀行帳戶將差額轉入資金管理帳戶(投資人須確保約定銀行帳戶內有足夠資金),以確保交割順利完成。

永豐金證券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
圖/ 數位時代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交割前一天的帳戶餘額明明足夠,但隔天一早若剛好遇上信用卡、水電費等費用自動扣款,恐會造成交割款不足」高政雍認為,對投資人來說,若因帳戶上的小疏忽而傷及自身信用紀錄,實在非常可惜,因此,永豐金證券希望藉著資金管理帳戶,協助投資人從根本來避免這類痛點。

至於「入金申請」,凡完成自動授權代扣設定,爾後投資人只要打開永豐金證券大戶投 App的資金管理帳戶專區,就能直接點擊「入金申請按鈕」,把資金從綁定的銀行帳戶匯入資金管理帳戶,免額外再透過網銀App進行轉帳程序,且單筆匯入與匯出的上限皆為 5,000 萬元,不僅轉帳更方便,目前更不收取匯款手續費,長久累積下來,可以為投資人省下一筆不小的支出。

(備註:資金管理帳戶推廣期間,申請出金及授權扣款入金之銀行間通匯費用由永豐金證券負擔,惟永豐金證券日後保有優惠方案調整之權利。)

創新3》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資金管理更Easy

資金管理帳戶所帶來的第三項重要創新,是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無論投資人是買賣台股、美股、港股,採取定期定額或定股方式布局美股與台股,甚至進行台股的融資融券、申購競拍、有價證券借貸等交易,都能以資金管理帳戶完成交割;唯海外股票目前僅支援新台幣交付,未來則將視市場需求持續擴充。

過去,台股和複委託交易往往得綁定不同銀行帳戶,導致投資人必須在不同帳戶間反覆調度資金,不僅繁瑣,也容易在忙碌時漏轉、轉錯,增加管理難度。如今,只要透過一個帳戶即可支付所有交易往來,真正從源頭簡化了跨市場投資的資金管理流程。

化身投資錢包,重塑投資人的金流管理方式

蘇威嘉強調,永豐金推出資金管理帳戶服務,不僅是為了優化證券交易流程、提升投資人的操作體驗,更希望重新定義投資人在數位時代的投資管理方式,讓這個帳戶真正化身為「投資錢包」,一來協助民眾將投資資金從日常收支中獨立出來,二來完整記錄投資金流的變化軌跡,使投資績效、資產變動一目了然,還能逐步養成更有紀律、更有效率的投資習慣。

舉例來說,使用資金管理帳戶的投資人,可以再進一步於永豐金證券的豐存股平台,使用股利再投入功能。爾後當股利發放至資金管理帳戶時,只要沒有出金申請,即可將配發股利留在資金管理帳戶中,讓系統協助執行定期定額策略的同時,還能將配發的股利自動再投入市場,確保每一筆投資績效都有望創造複利,成為累積資產增值的一部分,避免發生股利回到日常使用的銀行帳戶後「不小心花掉」的狀況。

(備註:股利再投入功能及適用範圍,依豐存股平台公告為主)

目前,資金管理帳戶上線雖然只有一個月時間,但使用率已突破 20%,顯示投資人對更直覺、整合式的資金管理方式有明顯需求。蘇威嘉表示,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優化相關功能並擴大應用場景,讓投資人能以單一帳戶完成資金集中、靈活調度與多市場交易,全面提升理財效率與使用體驗。

為鼓勵更多用戶體驗資金管理帳戶,永豐金證券也設計了「過關打怪」式的互動行銷活動,只要在活動期間完成指定任務,就有機會獲得限量900 元的股票禮品卡,還能參加iPhone17 Pro Max等好禮抽獎。若想提升投資效率、改變過去繁瑣的資金管理模式,現在正是申請資金管理帳戶的好時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