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面對後個人電腦時代和網際網路帶來的衝擊,許多半導體公司都自我調整,像德州儀器就專攻數位訊號處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SP)產品,把無關的國防事業和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廠賣掉,英特爾則擴大金額投資新公司。你們的因應之道呢?
A: 國家半導體看到的機會,在於資訊家電(Infor-mation Appliance)的興起。我們已將重心從生產個人電腦的微處理器,轉為生產資訊家電的微處理器。個人電腦產業已太成熟,成長空間有限,但是各式各樣功能簡便、使用容易的資訊產品,將會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各個部分。
Q: 在這個策略下,你們打算怎麼做?
A: 首先,我們專心開發適合資訊家電的微處理器。資訊家電和個人電腦很不一樣,它需要的不是速度很快的微處理器,而是把好幾個功能整合在微處理器上,也就是把系統直接做成一顆晶片(System on Chip)。資訊家電要簡單好用,裡面的晶片數目愈少愈好。
3年前,葛洛夫(Andy Grove,英特爾董事長)還稱系統晶片為「霍拉的幻想」。英特爾一直到去年十一月,才不得不面對市場需求而做改變。
其次,我們會逐漸將生產的工作外包出去,交給晶圓代工夥伴執行。臺灣的晶圓代工技術,無論是台積電或聯電,在世界上都居於領先地位,所以越來越多公司會利用晶圓代工廠的產能,國家半導體便是朝這個方向走。
我們的產品當中,數位和類比各半,類比產品是由國家半導體在蘇格蘭和德州的工廠製造,但是會和數位產品一樣,逐漸採取代工模式生產。幾個月前我們計畫賣出一部分晶片設計公司的股份給代工夥伴,讓不同製程技術能調整到更好的狀況。
Q: 移轉給代工夥伴的產能會有多大?
A: 約10億美金。我們是年營收20億美金的公司,其中類比產品佔一半,顯示有10億美金產品要靠代工夥伴幫忙製造。事實上,我們全部0.5微米晶片的產能都來自台積電。
Q: 在0.25和0.18微米的部分呢?
A: 還沒那麼快。我們旗下新瑞仕(Cyrix)廠的微處理器,或我們本身發展資訊家電的系統晶片,都屬於0.18微米製程,這部分暫時還不會交出去代工。
Q: 過去,你們在個人電腦微處理器市場中,主要對手是英特爾。進入資訊家電市場後,主要競爭對手會是誰?
A: 還是英特爾。他們也想進來,並計劃以Strongarm(英國半導體公司ARM生產的微處理器,ARM與英特爾有合作關係)晶片拿下這個市場,一旦成功,會衝擊目前走x86架構的公司(像國家半導體)。但問題是現有Strongarm晶片與許多連接網路的插槽不相容,所以多數網友還是選擇x86,只有少數選擇Strongarm,因為Strongarm的使用者無法藉由瀏覽器進入某些網頁。
兩個月前,美國米高梅電影公司為電影《冷血悍將》舉辦一場電影宣傳。活動當天,網友以個人電腦透過數位影音光碟機觀看電影後,就能連到米高梅網站與導演對話,也可以隨時在米高梅網站上看到《冷血悍將》的演員,及片中大量特效的製作過程,這是互動式數位影音光碟機應用的例子。這樣的連結是專為x86製作,而不是Strongarm。
除非使用者能進入米高梅提供的專屬路徑,否則網友若是使用以Strongarm晶片為基礎的視訊轉換器,就需藉加裝配備才能連上,類似情況很多。
另一個例子是Liquid Audio,那是一種插卡,讓你身處世界各地,也能聽到最喜歡的電台節目。在美國,人們用它來收聽家鄉棒球隊出賽實況,工程師為x86晶片開發出這項功能,因為x86晶片有足夠資源讓他們做這樣的設計。
我說英特爾是我們的競爭者,是因為他們動作很快,對於比較弱的Strongarm部份,已有整合x86功能的Timna計畫,預計明年六月展開。
Q: 你們怎麼和英特爾做區隔?
A: 英特爾沒有類比產品,而國家半導體是一家類比公司,事實上我們對數位及類比產品都很重視,這才是關鍵。
我不知道英特爾要如何解決缺少類比產品的問題,我們發展中的資訊家電,例如視訊轉換器,就整合了電視、陰極射線管和功率放大器等多項類比技術,但在英特爾的Timna計畫中,我沒看到任何一項。
不過,以英特爾的規模和執行力來看,它是有可能調派成千上百個工程師來執行這件工作,短期內密集投入人力和資金,絕對是一個可怕的對手。
Q: 要打好這場仗,你需要的不只是專注開發系統晶片、以及產能外包而已,勢必還需要整合一些資源?
A: 我們在兩方面加強。第一,我們利用網際網路,和客戶做更好的溝通。國家半導體將所有技術開發資料上網,我們的客戶和半導體設計工程師,都可以上網看成果,了解我們未來走向,讓他們可依此而做準備。當然,他們也會有一些意見和問題,可以透過網路和我們直接交流。
透過網路可以影響更多消費者,這是我們一直傳達給行銷及研發人員的觀念,從網路上能影響1200萬人,甚至更多。我們有很多客戶根據自己的需求,下載我們提供的貨品清單後再訂貨。
第二,我們與全世界技術領先公司合作,創造雙贏並搶時間。我們與一家比利時公司合作,開發第二代單晶片資訊家電的音辨模組,這個模組可以應用在麥克風上,如果使用者坐在一個四個角落裡都設有這個麥克風的房間,在收音過程中,麥克風會自動排除使用者語音之外的雜音。
目前,許多技術都已存在,眼前要做的就是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