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化Google  讓創意由下而上
扁平化Google 讓創意由下而上
2008.04.18 |

**本月    主講人簡立峰
**台大資訊工程博士,現任台灣Google工程研究所所長。長期待在台灣,對中文的搜尋展現先進研究。曾任台灣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教授、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副所長,以及微軟亞洲研究院技術顧問。2006年時加入Google,成為Google在台灣的第一位員工。

談到Google,很多人都會聯想到「創新」,但是台灣Google工程研究所所長簡立峰認為,以他的Google經驗來說,他最想分享的不是Google在技術上的創新,而是「組織」上的創新。他認為,觀察Google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第一是全球化工作模式與個人競爭力,再來則是扁平化的組織與創新能力。

全球化組織強調信任

在Google工作沒有國界,如此開放的組織可說前所未見。由於全球面試員工的標準都一致,所以Google在台北發掘的員工,可到全球的辦公室上班。

「一個任務達成之後,就可以去地球上另一個需要你的地方繼續服務,這是Google全球化的模式,」簡立峰說,所有的Google員工都會拿到一張全球通行的門禁卡,曾經有一位台灣大學應屆畢業生來上班,接著到總部受訓,後來又去瑞士支援。他到瑞士那天碰到當地休假,但是他手裡那張門禁卡竟然把辦公室的門打開了。這個例子表示,Google對於全球員工的充分信任。

此外,在Google扁平化的組織中,強調信任、平等、互重,所以「經理人」並不多,大家幾乎都是「工程師」,即使彼此年齡差距有時超過三十歲,但大家只是負責不同的產品與專案而已,彼此是在平等的基礎上溝通。簡立峰強調,這是一個有利激發創意的環境,因為「創意必須由下而上,不能因為規劃才產生創意」。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台灣年輕人該如何在中國大陸崛起、東南亞急速發展的現況,找尋自己的定位,進而發揮優勢?簡立峰強調,台灣的年輕人不應該妄自菲薄,「台灣的位置、條件都是世界少有的好環境,只要能將優勢整合在一起,就能將『台灣』這個品牌推廣到全世界,」簡立峰對台灣的未來機會充滿信心。

不過,簡立峰強調,不是人多的地方就能有全球化思維,而是人的差異性、經驗差異很大的地方才有利於創新,「美國可以發展很多影響世界的東西,因為它是個很成功的民族大熔爐!」

但簡立峰也指出,台灣人才現今自我審視的態度也應有所不同,在全球化的進程裡頭,履歷表要給誰看要想清楚,「五年後、十年後,在全球化的工作環境中,看履歷表的人可能是各國的經理人,你的履歷表上要寫些什麼,從現在就要開始準備。」

在論壇現場,簡立峰也同時接受了網路及現場讀者的提問。

Q  如果在學校是IT相關科系,將來想進入Google需要具備怎樣的條件?該如何準備?(現場提問)
  現在軟體開發趨勢是朝向應用軟體,也就是把很多軟體整合起來成為一個服務,而不用自己從頭開發。因此有兩種人可以進Google,一種是整合服務,一種是開發新軟體,甚至只要有創意,將網路上已經有的東西串起來,也可以是應用軟體開發者。

Q  你認為,機會、資金和創意在什麼情境下可以整合?(現場提問)
  成功的點子不見得會持續很久,但點子源源不斷就會有成功的機會,堅持下去就會有運氣。夢想要實現要跟現實平衡,所以應該要設定時間停損點。

Q  Google如何確定一個新的創意是有市場的?如果衝不出市場該如何?(現場提問)
  Google很幸運設計出一套可以承受全世界搜尋的平台,所以開發各種應用時預算都很低,最大的成本其實是研發人員的時間。一個產品做不好的時候又該怎麼辦?很少人用的服務不見得不被需要,有些服務比較少人用,但要尊重每一個使用者,所以雖然有退場機制,但是要慎重。

Q  有沒有和台灣的硬體廠合作的計畫?(現場提問)
  Google的產品並不是由經理決定要不要做,而是看內部有沒有工程師團隊要主動提案進行。我們當然很願意跟其他廠商合作,Android手機平台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Q  關於人才激勵的部分,Google是如何讓人才保持創意發想而不產生衝突,且如何進行管理?大部分的人都會有失去熱情的時候,Google如何避免這樣的情形?(現場提問)
  每個公司都有生命週期,文化跟組織制度讓週期減緩,Google的扁平組織讓大家都有發言權。Fun(樂趣)跟Work(工作)在Google是一樣重要的,優秀的人只怕沒事做,優秀人才最大的壓力來自彼此無形的競爭。彼此互相激勵、競爭,就是Google成長的動力。

Q  對台灣的教育制度有什麼看法?學生應該怎樣訓練自己?整合型的人才應該具有怎樣的素養?(現場提問)
  不用太在意制度本身,人才需要自我教育,制度好當然更好,但不是最重要的。而整合的前提來自於「寬」,學習時深度和寬度都不容易,要寬之前要先深,要整合之前要先有專業,吸納別人的專業之前,則要先把自己的專業放掉。

Q  會不會在應用軟體的發展投入更多資源?(網路觀眾Fngi提問)
  一個公司不能包山包海,Google的專業是組織資訊,讓人人都能因為搜尋而受益,如果一個軟體是在這樣的概念下,我們就會去開發,讓所有人都能很容易地把資訊儲存在網路上加以應用,就是我們的目標。

Q  將來很多網路的主導權會轉移到新興市場,未來Google會有怎樣的因應模式?(現場提問)
  中國、印度、俄羅斯都在亞洲,加上日本這麼大的經濟體,還有快速成長的東南亞。台灣就在樞紐上,可以預期越來越多成功的亞太企業領袖都會跟台灣有關係。台灣是亞洲的中心點,也具有很大的人才資產,所以Google很看重台灣,也看重亞洲。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創業到成功,資誠創業成長加速器化身台灣新創最強後援、搶進全球科技商機
從創業到成功,資誠創業成長加速器化身台灣新創最強後援、搶進全球科技商機

資誠(PwC Taiwan)在台成立55年,除協助企業成長與走向國際市場,也十分重視新創生態圈,為更好協助新創成長卓越,2018年,資誠創業成長加速器Scale Programme因應而生,以「厚創新、後加速」為主軸,整合財務、稅務、法律、管理顧問等服務、以一站式平台協助智慧生活、智慧交通、ESG、金融科技、數位轉型、生技醫療、材料科技、智慧製造8大領域新創成長,以及促成新創、投資人與產業夥伴之間的鏈結,時至今日,不僅累計培育67個新創企業,更協助新創累積完成超過10億元的募資金額。

在日前圓滿落幕的資誠創業成長加速器第六屆Demo Day中,有14家來自人工智慧、生技醫療、資安等領域的新創展示研發能量,吸引超過200位新創生態圈夥伴與會,共同尋找投資與媒合的新機會。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服務營運長徐聖忠於會中表示:「Demo Day不僅是展示創新能力的關鍵時刻,更是跟投資人互動的好時機,建議『以終為始』的構思展示內容,例如,從商業模式、產品服務影響力與永續成長等角度切入,讓投資人與新創夥伴更了解自己;同時,也藉著一次又一次的梳理,讓產品服務更聚焦,團隊與業務持續成長。」

PwC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服務營運長徐聖忠
圖/ 數位時代

第六屆資誠創業成長加速器培育近20個新創,Demo Day展現豐沛AI與生技能量

有別於其他加速器,資誠創業成長加速器的定位是「厚創新 X 後加速」,透過六大機制協助新創完成規模成長的目標:6個月的客製化輔導計畫、專屬業師定期陪跑,創新創業學院與專業課程,更串聯龐大的企業、投資人與國際網絡,協助新創持續壯大、穩健出海。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創新創業服務主持會計師顏裕芳進一步指出:「本屆加速器培育的新創為歷屆最多,橫跨六大產業領域,不僅一對一深度輔導,更成功促成30家以上企業與投資人對接,平均每月舉辦一場媒合活動,此外,更透過橫跨20個國家的加速器網絡,更好協助新創在海外市場落地發展。」

PwC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創新創業服務 主持會計師 顏裕芳
圖/ 數位時代

在日前登場的Demo Day上,這股蓄積已久的能量全面爆發,在人工智慧、智慧生技醫療與智慧科技等領域展現令人驚艷的成果:

在人工智慧與智慧生技醫療這個領域,不僅有「台灣牙易通」透過牙科資訊整合平台協助牙醫診所轉型,「鎂迪生醫」以奈米科學跟先進細胞追蹤技術進行創新癌症治療,「采風智匯」運用AI技術開發骨骼與心臟疾病輔助診斷系統以優化慢性病治療品質,還有「睿谷科技」展現以專利生醫陶瓷表面技術開發出的可吸收注射型人工骨、「久方生技」開發出的全球第二款無線手術刀等高階微創醫材,「益康生醫」以便捷的牙醫到府服務打破傳統就診模式,「唯寵」也展現新意,針對毛孩個體差異,開發出高品質、可靠的營養方案。在人工智慧與智慧科技方面,同樣可圈可點。

例如,「迪威智能」展現以聲學AI技術打造的高效會議紀錄管理服務,「十論科技」協助企業將流程、知識與數據整合進AI系統打造新世代人機協作模式,「樂易創」透過AI加速音樂創作流程與靈感實現,「繁晶科技」專注於提供兼具低功耗與成本效益的基地台晶片解決方案以搶佔市場商機,「互宇向量」專注於國產光纖陀螺儀技術,「奇妙水」將廢輪胎橡膠轉換為全球首個符合GB/T15904-2020標準的再生橡膠粉,以及「艾斯冰殼」打造台灣自主研發的APP防護產品。

為延續這一波豐沛且蓄勢待發的創新創業能量,資誠創業成長加速器宣布第七屆招募正式啟動,未來將持續以財、稅、法為基礎,陪伴更多新創朝規模化發展,同時,鼓勵創投、中大型企業加入新創生態夥伴圈,以持續完善的企業、新創與創投交流平台極大化創新創業的綜效。

新創規模化發展的另一選擇:以創櫃板躍向大未來

根據《2024台灣新創生態圈大調查》,僅32.7%台灣新創已完成對外募資,若進一步細看募資階段,超過八成處於早期募資(天使輪與種子輪)階段,其次,因應政府的友善資本市場機制,新創團隊在國內IPO的意願隨之提升,較2023年高出6個百分點。

證券櫃檯買賣中心新創發展部研究員曹國榮表示,為協助企業在不同階段募集所需資源,櫃買中心建置上櫃、興櫃與創櫃等多層次市場,響應政府協助「中小微企業多元振興發展計畫」政策目標,將2014年設立的創櫃板蛻變為「創櫃板Plus」,透過增加推薦單位、簡化申請程序、廣納輔導公司、逐步優化登板公司體質以銜接資本市場等機制,扶植更多新創、創新與青年創業,以及挖掘更多隱形冠軍企業加入櫃買家族、進入資本市場,實現規模化發展。

「對新創團隊來說,加入創櫃板不僅可以免費享有公設聯合輔導、免辦公開發行(籌資成本低)、提升知名度、吸引人才與凝聚員工向心力、逐步擴大經營規模,更重要的是,不用公開發行股票即可創櫃,不會影響股權結構、決策下達等。」曹國榮表示,登錄創櫃板後,將享有豐富資源與友善措施,如擇優參加「創櫃菁英選拔會」、擇優補助「創櫃菁英課程」,以及協助強化公司財務業務體質等。「從2014年至今,已有30家創櫃板公司成功上櫃掛牌,接下來,將與資誠等輔導夥伴合作,期望協助創新企業在發展階段獲取關鍵資源,加速成長,進而促進經濟發展,創造企業成長之動能,激發企業交流合作的火花。」

PwC
圖/ 數位時代

資誠創業成長加速器第七屆新創徵案中,期待全方位協助新創企業創造高峰,歡迎各界新創潛力新秀踴躍參與。更多有關資誠創業成長加速器 Scale Programme,請至:https://www.pwc.tw/zh/services/start-up/scale-up.html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