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花落誰家困惑整個矽谷
Facebook花落誰家困惑整個矽谷
2007.08.01 |

馬克.佐克伯(Mark Zuckerberg)沒有把Facebook以七.五億美元賣給雅虎(Yahoo!),看來是對的。它的價格從那之後一直攀升——儘管只是認知價格。傳聞微軟(Microsoft)想以六十億美元買下它。Slide創辦人拉文欽(Max Levchin)表示,Google或雅虎想要買下Facebook,就必須簽下一百億美元的支票。

戴夫.溫拿(Dave Winer)則說,誰管收購價格是八十億還是一百億美元,因為Facebook使得「朋友間的網絡愈來愈少」(fewer networks of friends)。何況在這些傳言之上,還有一大堆有關Facebook要IPO(首次公開發行上市)的耳語:一個被拉掉的短片,一則徵人啟示(Facebook近日在自己網站和分類廣告網站craigslist,發布了一則招聘啟事,招募股票管理經理),困惑和流言襲捲了整個矽谷。

七月十二日在《財星》(Fortune)雜誌舉辦的「第一屆iMeme:科技思想家(Thinkers of Tech)大會」上,情形也是一面倒:每個人都在談論Facebook。

《Barron》科技部落格(Barrons' Tech Trader Daily blog)記錄了Facebook的投資人布列爾(Jim Breyer)在會中談到Facebook時的評論:「這間公司今年將會有超過一億美元的收入和獲利,以及顯著的正向EBITDA(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利益)。」

當問到有什麼動力可能會驅使他賣掉Facebook,布列爾回答,有一部份會來自於價格,接著則說到他們過去太輕易賣掉一些公司(比如研發基因邏輯的網路公司Perabit)。

這番話代表他們要將Facebook推向IPO?我想是的,除非有人跳出來撒一百億美元。

讓Facebook成為談論焦點的,還不只是IPO的話題,還有許多評論聲稱Facebook將會幹掉MySpace登上社群網站寶座。不管這在未來會不會發生,Facebook已有它不容小覷的實力。

「人們最自然與最有效的傳播是透過網友及朋友,」馬克.佐克伯對於開放Facebook平台曾如此表示,「對我們來說,開放平台只是這個理論的下一步實踐。我們將給你我們自己就在用的工具,我們將你的程式視為己出。」

這種開放行動很快有了回報。五月二十四日Facebook開放平台,七個星期之內Facebook上就新產生一千七百七十二個應用程式,其中,被使用次數最多的是Slide公司(Slide是一家專業提供基於Flash的Widget公司)的Top Friends,已擁有八百八十萬個用戶。用戶數第二多的塗鴉工具Graffiti,則擁有五百萬用戶,第三名iLike用戶數也有四百七十萬人。

擁有百萬以上用戶的應用程式有二十六個,十萬以上用戶的有八十五個。「比預期的成長速度快。我們以為要一段時間,不過這個過程壓縮到一個禮拜左右,」第一個星期,第一批新應用的用戶已達百萬,半數以上會為Facebook貢獻一支程式,馬克.佐克伯這麼表示。

然而有趣的是,僅管Facebook開放平台給更多應用程式,根據市場調查公司comScore所公布的最新調查結果,Facebook的頁面點擊數,反倒從五月的一百五十八億次,下降至六月的一百四十七億次,整整少了十一億次。它的頭號對手MySpace則從五月的四百四十四億次,增加到六月的四百六十四億次,頁面點擊數共上升了二十億次。

從不重複造訪人數(unique visitors)來看,Facebook所擁有的二千七、八百萬人次,雖然離MySpace的七千萬人次有著不小距離,但五月到六月新增加的一千三百萬人次,卻追上MySpace新增加的一千六百萬人次。

Facebook真正驚人的是年成長率。以六月來說,它的頁面點擊數上升一四三%,同時不重複造訪人數也上升了一○三%。反觀MySpace,它的頁面點擊數和不重複造訪人數則分別上升五四%以及三五%。

MySpace已被新聞集團(News Corp.)以五.八億美元吞下,YouTube又被Google以十六.五億美元摘得,現在眾人的目光都聚焦在Facebook上。到底facebook會不會公開上市,IPO會不會只是大家自娛自樂的幻想揣測,還要留待時間去證明。(翻譯=吳文雅)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