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與手機一年產值新台幣三千一百五十一億元的規模無法相比,台灣GPS產業在二○○一年產值僅為一百一十九億而已,遠遠排在手機、WLAN、路由器或是Cable CPE產品之後。然而台灣GPS產業卻在之後幾年內產值迭創新高,不僅在二○○五年首度搶進前三名,更在二○○六年把WLAN幹掉,創下總產值新台幣九百六十三億元的新高紀錄,與二○○五年相較,成長率高達近七成,遠遠超過二○○六年台灣通訊產業整體四二%的總體成長幅度,成為台灣通訊產業的二哥,緊緊跟隨手機大哥。
也就是這樣的魅力,讓台灣證券業裡隨即出現「GPS概念股」的想像,將台灣所有GPS相關上市上櫃企業列名其中。這當中,傳統電腦大廠如宏、華碩,代工業者英華達、金寶、神達、廣達,以及老字號的家電業者大同等都列名其中,連台灣手機代工龍頭華寶也在手機代工訂單前景不明下,傳出將承接PND(Portable Navigation Device,可攜式導航裝置)訂單的消息。到底是什麼樣的魅力,讓GPS成為台灣電腦、家電、代工以及品牌業者競逐的大熱門?
亞太是成長最快地區
台灣這一群GPS概念股的產生與茁壯,不僅是來自於全球GPS整體市場的大躍進,更是因為亞太地區已成為全球導航產品增長速度最快的地區,通騰科技(TomTom)亞太區業務發展副總經理黃昭穎就坦言:「亞洲將是未來手持式導航發展最快速的地區,而且台灣占地利與生產成本雙重因素下,自然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從一九九○年就開始接觸GPS產業,中間更歷練過神達、麗台等老字號GPS企業,現擔任通騰科技亞太區總經理的高維文,他以自身的經歷與觀察道出,台灣GPS產業就是靠著全球大環境好轉而崛起的。
另一方面,也由於過去台灣整體市場太小,再加上通訊技術人才常會受到手機或是WLAN廠吸引,因此上游GPS晶片研發能量不足一直是台灣發展GPS完整產業鏈的最大困境。然而大環境在這十年之內不斷向上提升,讓導航產品的市場空間被不斷放大,在利之所趨的因素下,過去沒有在台灣成型的供應鏈系統已於近年趨於完備。
「從今年台北國際車用電子展特別規劃GPS主題館可知,共有二十三家廠商,超過六十三個攤位,已經展現出台灣GPS產業鏈的強大垂直整合能力,」拓墣產業研究所產業分析師許鴻德認為,從相關零組件的聲波濾波器、石英震盪器、天線、面板、晶片組、模組、接收器,一直到終端應用產品,GPS產業已經是台灣繼電腦、半導體、手機等之後,另一個成型的完整產業鏈。
明年有望搶下一成市占
就連過去一直不振的GPS產業上游晶片組市場,在台灣IC設計業者近年來隨著本土GPS代工廠日益強大,並占有產業鏈垂直整合需求的驅動下,包括聯發科、普誠、旺玖以及晨星等業者都已有相關產品問市或規劃當中。許鴻德表示,一旦台灣GPS產業鏈整合更密切,將有機會把台灣在全球GPS產業的市占率再向上提升,「在上游的晶片端,台灣可望在二○○八年搶下全球至少一成的市占率。」
事實上,二○○七年全球手持式導航設備市場需求量將達到一千六百萬台的規模,台灣廠商更可望站上五成以上的歷史高峰。「在台灣自有晶片組量產之後,再搭配既有GPS模組以及周邊零組件等應用體系的完整布局下,台灣業者已取得進軍全球市場的競爭力與後盾,」資策會MIC(資訊市場情報中心)資深產業分析師洪春暉說。
台灣代工品牌有斬獲
宇達電通(Mio)就是最明顯的受益者。靠著地利與先發制人之便,宇達電通已占據台灣五成以上的市場,並藉此成功跨入其他地區,不僅在十二個月之內迅速占有八%的美國市場,同時在全球最大GPS市場的歐洲,也藉由購併歐洲第三大GPS供應商Navman,使宇達電通在西歐市占率達到一○%、中歐五○%、澳洲七%等,成為全球第三大手持式GPS供應商,「這都得歸功於宇達電通及早切入市場,」宇達電通總經理王聖表示,因為宇達電通靠著將GPS導入PDA產品,不僅延續PDA產品的生命周期,更開創出新的藍海。
除了品牌發展的腳步超越電腦與手機外,就連代工表現也愈來愈亮眼。七月時,神達電腦總經理何繼武就透露,今年第二季營收比起第一季,將有兩位數的成長,尤其是GPS產品更是大幅成長,反倒是傳統主力的IT產品表現較差,這代表的是兩者市場的起迭更替。而神達更是母以子貴,成為外資、法人眼中GPS概念股的首選人物。
就連台灣第一大手機代工業者華寶,也在手機代工前景不明的情況下,開始跨入PND的代工領域,目前已取得包括法國輪胎大廠米其林(Michelin)旗下品牌Via Michelin的兩款訂單,日前又傳出可能成為Garmin新款GPS手機的代工夥伴,足以證明GPS在代工表現上比手機領域來得優異。
「由於產品零組件價格以每年超過二○%的速度下降,再加上產品單價已突破消費者接受的臨界點,因此預估未來四年,台灣GPS相關應用將可以超過四成的平均複合成長率成長,」許鴻德認為,GPS這個過去台灣通訊產業的冷門角色,已取代WLAN成為通訊產業中的新星。
GPS去年總產值達963億元
──台灣GPS產業鏈
台灣GPS產業總產值不斷攀升,2006年達新台幣963億元,成長幅度為70%,
較台灣通訊產業42%的整體成長率高出甚多。
上游
晶片、天線
GPS上游含晶片、天線等,晶片組則包含接收訊號的射頻、負責訊號處理的基頻兩大單元。
供應鏈主要廠商
長茂開發GPS接收器及晶片組
旺玖從事GPS基頻晶片研發
聯發科開發GPS晶片解決方案
佳邦 GPS天線
中游
接受器與模組
接收器、電子地圖、系統軟體等。
供應鏈主要廠商
鼎天GPS接收器及模組製造,並切入個人導航設備端研發與製造
長天GPS接收器及模組製造,並切入個人導航設備端研發與製造
環天GPS接收器及其他相關電子設備製造
麗台GPS接收器及模組製造,並切入個人導航設備端研發與製造
凱宣 GPS接收器及模組製造
下游
手機、行動導航設備
除了代工之外,國內不少大廠紛紛推出自有品牌,宏碁、華碩最為積極。
供應鏈主要廠商
宏碁主推自有品牌的行動導航設備
華碩擁有品牌導航手機與行動導航裝置
神達切入GPS終端產品代工與品牌兩個市場
廣達代工手持式GPS設備
金寶代工手持式GPS設備
英華達代工手持式GPS設備
光寶代工手持式GPS設備
大同推出自有品牌手持式導航設備
倚天 推出自有品牌手持式導航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