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獲利模式為何?」是網站創業家最常被質問的問題,但一開始就對獲利模式錙銖必較的網站,往往錯失網站最美好的地方。我們若把網站當作一間麵包店在經營,談獲利其實很容易,乾脆直接開個小購物網站賣起包包和成衣,最後放進口袋的淨利最多幾億,怎麼可能做出下一個革命性的網路新霸如Google、雅虎?所以與其在一開始猛鑽獲利模式,我們先談「三個S」。
前兩個「S」乃「Sweet Spot」,即所謂的「甜蜜點」,此名詞儘管是筆者開創先例運用到網路界中,但這個現象卻不是憑空想像,因為只要觀察二○○○年後竄起的網站,從Photobuckets、Flickr、MySpace、Facebook、hi5……全都是平均不到三十歲的年輕創業家,靠自己半生不熟的程式技術和滿腔的熱血,不只沒有錢,也沒有任何成熟的策略、行銷預算、廣告公關,但由於它們的網站不小心摸到了一個「甜蜜點」,結果……就像HOTorNOT開站之初只寄給四十個朋友,一周後的每日瀏覽頁次(page view)便竄升到二百萬次;就像YouTube原本只是二十幾個影像上載網站的其中之一,才甫推出嵌Flash功能,一個月內就變成全美國成長速度最快的網站。
目前看到的最成功新創網站,四分之三以上都是以這種驚喜方式誕生。驚喜誕生之後,網站的流量衝高,短期以內可能可以達到五百萬至一千萬位會員,但接下來呢,就要靠第三個S──「Stickiness」,也就是「黏性」,來留住這些會員,並促使回訪,提升每次回訪平均瀏覽頁數。說明這個三S尤佳的是Facebook,由其Alexa線圖可以發現,它在二○○五年出現過一次犀利的快速成長,當時它打中「甜蜜點」,使得許多大學生開始使用,卻因為高牆政策,會員數雖多,但始終卡在一千六百萬人左右就不再成長。後來它打掉高牆並加入Mini-feed等功能,使得PV繼續攀升,不但會員數倍數增加到三千四百萬人,每位會員數的PV也增加,打中「黏性」,讓三S完全發揮。
談三S,不談獲利,就是因為當網站成功得到三S時,獲利便如翻掌般容易!被迪士尼以七.五億美元購併的加拿大社群網站Club Penguin便是如此,一千八百萬會員中只有五%付了六美元月費,但相乘起來,一個月便有四百二十萬美元,今年總營收更可望達到六千五百萬美元。廣告也是,以CPM(每千次展示成本廣告)來計算,會員這麼多,在PV可比擬入口網站情況下,怎麼算都是荷包滿滿。
不過,「甜蜜點」是一個很難的目標,「黏性」更是。以三S為導向的網站,整體設計必須通盤思考,所以當我們忙著把目光放在獲利時,必將錯過三S。打棒球的可以選擇要打台灣職棒或美國職棒,做網站的亦可以選擇要影響一千萬人、賺一千人的錢,還是要影響十億人、賺一千萬人的錢。態度決定高度,該是用一個不同的角度來看網路產業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