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綠基金,績效亮晶晶
全球綠基金,績效亮晶晶
2007.12.01 |

商品投資大師羅傑斯(Jim Rogers)在二○○五年來台演講時,曾經預言原物料行情將走十年大多頭,而且原油價格每桶將上看一百美元。當時很多人對於羅傑斯的預測持保留態度。但是時隔不到兩年,原油價格已經飆上每桶九十美元,距離百元價格不遠。

羅傑斯的百元油價預言並非無的放矢,他看到新興市場崛起,尤其是占據全球四分之一人口的新興亞洲,因為經濟快速發展,帶動石油需求。

供需失衡是支撐石油價格向上攀升的主因,但也喚醒了全球對於環保節能議題的重視,爭相尋找替代能源,來填補石油需求缺口。同一時間,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的環保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也以「全球暖化」為主題,提醒人們重視全球暖化以及所帶來的氣候異常。

在這兩股風潮的交替下,觸角敏銳的國際資產管理機構,便開始針對「新能源」和「氣候財」來尋找受惠的投資標的,因此掀起了一股「綠色能源產業」投資旋風。所謂的綠色能源產業,也有業者稱為「綠能產業」,主要包含:「替代性能源」、「環境污染控制」以及「因應暖化效應」的受惠產業。

根據資產管理業者的計算,目前在全球的能源產業中,綠色能源的投資金額約占整體能源類股的二三%,但是綠色能源產業目前的供給產能也僅占全球能源需求的四%,在未來傳統能源供給吃緊的情況下,綠色能源的需求空間相當可觀。

再生能源
**未來五年產值成長十三倍
**
石油大廠Exxon Mobil在十一月份發布的〈行業發展預測報告〉指出,世界能源需求量到二○三○年時,將是現今的三倍,相當於全球每天要消耗三.二五萬桶石油。同時到二○三○年,全球的能源需求仍是碳氫化合物、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其中新興市場國家對於能源的需求,將是已開發國家的四倍。而對能源需求最迫切的是開發中國家,將達平均二%的增長速度,是世界其他地區消耗量的四倍左右。

Exxon Mobil的報告中也指出,替代能源如風力、太陽能和生質燃料等,目前的產能僅占全球能源需求量的○.五%,但是預估往後二十年,將以每年九%的速度成長。

這個報告和國際能源總署(IEA)的預估一致,國際能源機構也預估到二○三○年時,全球再生能源的總投資金額將突破二千五百億美元,同時全球投資再生能源產值未來五年內將大幅成長十三倍,預估在二○一○年時,全球再生能源市場產值可達六千二百五十億美元。

太陽能
各國立法鼓勵產業發展
放眼全球對於新能源的未來需求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外,更重要的是,目前綠能產業發展已見雛形的國家,都屬於已開發國家,像是歐美、日本等。這些國家為了降低進口能源的需求,都以永續經營的角度來鼓勵綠能產業長期發展。

像是在新能源產業中,太陽能是未來重要的趨勢,日本、美國和德國都在今年持續頒布替代能源法案。以德國為例,德國環境部長近日提出新的替代能源法案,預計在二○○九年時,德國政府將開始減少對太陽能電池新裝置的電費優惠補助。

這項補助調整,短期內將刺激民眾或企業趕緊增加裝設太陽能發電設備,長期來看,則促使太陽能廠商快速降低製程成本,達到量產與經濟規模,提高太陽能發電設備普及率。

美國則是從稅賦優惠上來進行推廣,奧勒岡州通過太陽能扣抵稅額法案,提高對太陽能系統裝置及製造商的稅賦優惠,有助於提升相關太陽能廠商的投資意願。

風力
具有成本競爭優勢
除太陽能外,在目前原油和碳稅價格持續高檔下,風力產業也是許多政府的重點扶植產業,例如美國對風力設備公司給予稅賦減免,德國對風力發電電費施行優惠補助,預料這些獎勵措施將使風力發電電費下降,有助風力發電需求成長。

由於風力產業本身具有成本競爭力的優勢,許多風力大廠也在積極進行垂直與水平整合,以確保零組件供貨來源,維持出貨速度,才能夠應付風力產業需求的持續高成長。
根據理柏(Lipper)統計,台灣目前核備可買賣的天然資源及能源基金共有二十六檔,大部分基金偏重於投資能源、探勘設施及基本金屬產業。

二十六檔基金
偏重能源與基本金屬產業
這些產業的共通特性就是受惠於油價、礦產品價格高漲,使得這類基金在今年以來績效都相當不錯,平均一年的績效為五成,勝過今年人氣甚高的新興市場基金。

今年七月底和十一月發生的全球股災,資源類股總能在全球股市一片綠油油跌勢中,成為少數強勢族群。
德盛安聯投信指出,能源類股之所以在股災中成為具有防禦性的投資標的,主要原因在於美國聯準會將採持續降息,美元趨弱的態勢未變,促使國際資金轉往貴金屬資產、以及成長空間看俏的能源產業。

代理比利時聯合資產管理基金(KBC)的康和投顧也指出,對全球替代性能源基金及全球水資源基金而言,由於投資標的並沒有包含任何金融類股,幾乎不會受到次級房貸風暴的波及。此外,由於全球替代能源基金投資的再生能源公司屬於新能源領域,當全球原油價格上揚,淨值會呈現正相關,但當原油價格回挫時,由於再生能源產業的前瞻性,淨值相對呈現抗跌。

投資趨勢
能源類股、基金看好
由於原油價格節節攀升,使得傳統石油大廠生產成本也逐漸增加,民眾也開始控制對石油的依賴,在需求修正以及成本增加的情況下,多家石油大廠例如殼牌(Shell)等,今年第三季的財報都呈現獲利逐漸趨緩;反之,替代能源產業卻受惠於原油價格波動,過去兩年營收都以倍數成長。

貝萊德美林投資管理則認為,許多人認為新能源產業是賺「氣候財」,會受到天氣異常的影響,例如冬天石油和天然氣的需求較高,有利於這兩大產業的營收表現;反之,如果氣候出現暖冬,天然氣需求可能就會減少。因此投資人會以「季節效應」,來作為是否該加碼能源基金的標準。

不過,基金經理人觀察指出,多年來季節性需求只是影響石油與天然氣價格的眾多因素之一,所產生的季節性波動只是短線干擾,並不影響能源需求長期上升的趨勢。

預估二○○八年,因為全球股市已經走了五年大多頭,不論資產管理公司、基金經理人,甚至一般投資人都有「居高思危」的風險意識,對於明年資產配置也顯得相當謹慎。不過,投資人最關心的,依舊是「誰會是明年攻守兼備的明星基金?」

對於投資屬性偏保守的投資人而言,固定收益型基金或是平衡型基金,依舊是面對全球股市震盪時,最好的防禦性投資標的。不過,對於偏積極型的投資人而言,許多基金專家建議明年可以加碼能源類股或是能源基金,因為這類基金相對於一般的產業型股票基金,深具未來的成長性,可以作為長期投資的絕佳標的。

台灣可以買到的綠色基金── 績效前10名排行
排名  基金名稱   幣別  報酬率(%)
1  美林新能源基金A2-USD  美元 19.91 30.69 67.95 181.18
2  霸菱全球資源基金  美元 28.59 35.95 66.94 197.40
3  美林新能源基金C2-USD  美元 19.44 29.78 65.82 170.58
4  寶源環球環球能源基金A  美元 20.87 27.13 52.26 134.58
5 比利時聯合資產管理公司全球替代性能源基金   歐元 18.14 22.83 52.26 155.88
6  寶源環球環球能源基金A1 美元 20.76 26.93 51.69 N/A
7  荷銀能源基金A  美元 22.21 25.51 50.42 140.03
8  摩根富林明環球天然資源基金 歐元 15.86 19.11 46.68 N/A
9  美林新能源基金A2-EUR  歐元 12.94 20.75 46.47 148.31
10   霸菱全球資源基金  歐元 20.38 25.33 45.34 161.46

五檔近期新募集的綠色基金

匯豐全球關鍵資源基金
成立時間:2007年8月21日
資金規模:新台幣114.6億元
基金特色:投資標的跨石化能源、替代新能源、農產品、礦產及公用事業五大關鍵資源產業,精選全球30至50檔具成長動能個股

保德信全球資源基金
成立時間:2007年9月11日
資金規模:新台幣102億元
基金特色:網羅全球原物料、能源及新能源等三種天然資源,在不同類資源中,據景氣循環與類股動能,選擇具潛力的投資標的

瑞銀全球創新趨勢基金
成立時間:2007年10月30日開始募集
資金規模:預估新台幣65億元
基金特色:主要投資精於替代能源、水資源及人口結構轉變等三個重要領域的中小型企業

元大全球公用能源效率基金
成立時間:2007年11月1日開始募集
資金規模:預估新台幣100億元
基金特色:主要投資在全球電力相關的公用事業,舉凡發電廠、電力配送等與電力相關的公司

日盛全球抗暖化基金
成立時間:2007年11月5日開始募集
資金規模:預估新台幣100億元
基金特色:掌握全球五大抗暖化相關產業投資商機,包括再生能源、水資源、環境控制、節能產業及其他抗暖化的新興產業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突破傳統信用卡模式!國泰世華如何重塑刷卡體驗,養出百萬CUBE切換忠實粉?
突破傳統信用卡模式!國泰世華如何重塑刷卡體驗,養出百萬CUBE切換忠實粉?

根據聯合徵信中心統計,國人平均每人持有約4張信用卡,雖反映出信用卡普及,卻也暴露市場飽和的現實。當回饋比例、聯名優惠成為銀行發卡標配,差異化日漸縮小,消費者對單一卡片的忠誠度也難逃下滑。

面對同質化競爭困境,國泰世華銀行四年前即推出CUBE信用卡,首創「數位自選」權益機制,讓使用者能依需求自由切換權益回饋,成功累積百萬卡友。然而,當使用者習慣隨手調整回饋後,國泰世華又該如何進一步突破,讓廣大「CUBE切換忠實粉」更黏?

數位平台成熟度,撐起「權益自選」創新機制

「以前一張信用卡就是固定型態的權益,或綁定單一聯名夥伴。而權益自選的設計,讓信用卡不再那麼制式、更加靈活!」

國泰世華銀行數位長陳冠學指出,CUBE 卡最大的突破,是將信用卡從「靜態工具」轉化為「動態平台」。搭配CUBE App卡友可依需求隨時切換:餐廳用餐或假日逛百貨公司選「樂饗購」、出國旅遊則切換至「趣旅行」享旅遊或交通優惠;一張卡橫跨多種生活場景,甚至能依個人偏好即時調整,客戶更能於商家請款後透過CUBE App查詢點數回饋明細,對精打細算的卡友格外具有吸引力。

然而,要實現如此彈性靈活上下架權益與優惠,背後的挑戰遠比表面複雜。陳冠學直言:「若沒有成熟的數位平台作為基礎,根本不可能實現。」傳統信用卡只需處理單卡簽帳與消費紀錄,但 CUBE 必須同時滿足龐大客群的多元需求,從數據分析到營運模式都得全面升級。唯有在技術架構上徹底重建,才能實現這種前所未有的產品邏輯。

因此,CUBE 信用卡並不只是單一產品的創新,也可以說是推動國泰世華數位平台進化的重要里程碑。

國泰世華銀行數位長陳冠學
國泰世華銀行數位長陳冠學指出,唯有成熟的數位平台,才能撐起CUBE信用卡「權益自選」的創新機制。
圖/ 數位時代

因為靈活,得以開啟平台化服務的想像

打開 CUBE App、彈性切換CUBE信用卡權益方案,甚至查看領取不同商家的回饋加碼優惠券,這種互動式體驗已成為百萬卡友的日常。但國泰世華並未止步於此,而是思考如何進一步延伸金融場景。

「許多權益的設計並不只是為了增加交易,而是基於人性化洞察,去滿足客戶更深層的需求。」陳冠學舉例,如CUBE信用卡「童樂匯」權益,針對親子族群推出涵蓋餐廳、嬰幼童品牌、五感體驗課程等六大通路的專屬權益,最高可享 10% 小樹點回饋,甚至指定私校學費也提供領券最高 3% 回饋。雖然少子化趨勢讓親子族群相對小眾,但陳冠學則有不同觀點:「服務客戶的下一代,也是長遠經營的投資。」

除了分眾經營,對於聯名卡的發行,陳冠學則認為:「過去,聯名卡是會員身份的象徵,但在數位時代,攜帶多張會員卡的需求已經弱化。我們透過不同合作模式,仍能達到同樣的客群經營效果。」

於是,國泰世華與多元場景通路如 Uber、Klook、大樹藥局、臺虎展開不同形式的深度合作。對合作通路而言具備「品牌強強聯手」的導客效應,對國泰世華來說,則更能觸及多元分眾市場,跳脫單一品牌聯名的侷限,信用卡也因此從支付工具延伸出更多服務優勢。

當信用卡升級為集結服務的平台,國泰世華不僅打造互利共生的生態圈,對外創造多贏合作,對客戶也深化品牌連結,逐步鞏固難以取代的黏著度。

新聞照.jpg
CUBE信用卡結合App數位自選權益,讓用戶依需求即時調整回饋,展現靈活又直覺的數位金融體驗。
圖/ 國泰世華

從一張卡到點數生態圈,國泰世華打造CUBE尊榮會員感

「跳脫信用卡本位主義,不再侷限於刷卡回饋,而是從整體金融與生活情境出發,將服務轉化為跨情境串聯的完整旅程。」陳冠學強調,CUBE 品牌的使命,就是做到跨情境、跨服務、跨子公司的一站式體驗。

而國泰優惠 CUBE Rewards App 的出現即是里程碑。從原先 MyRewards 升級為 CUBE Rewards App,不只功能升級,也是品牌再造,把 CUBE 信用卡與國泰集團「小樹點」完整串連,將會員經營、點數生態圈與 CUBE 品牌價值一站打通。

「我們讓 CUBE 不只是信用卡,更像是俱樂部般的尊榮體驗。」憑藉國泰龐大的小樹點基礎與優質卡友群,CUBE 對合作品牌展現強大吸引力,得以不斷拓展餐飲、旅遊到藝文等場景,更突破點數僅能折抵帳單的模式,讓卡友能用點數兌換熱門演唱會、運動賽事門票,甚至搶先預訂話題熱門餐廳等限量體驗。

「我們希望讓客戶覺得:哇,你又找到我的需求了!」陳冠學說。把細微偏好化為具體體驗,正是 CUBE 平台能不斷創造驚喜的關鍵。四年來,CUBE 以「1+N」權益架構結合雙 App,已累積超過 600 萬卡,為國內發卡量最大的單一信用卡;累計2025 年前 7 月,簽帳金額達 4,889 億元,年增 11%,寫下亮眼成績。

但對國泰世華而言,數字只是過程,真正的目標應如陳冠學所言:「信用卡不該再有框架,CUBE 要做的,就是以洞察與創造,帶給客戶超乎想像的個人化體驗。」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