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綠葉標章   背後商機無限
小小綠葉標章 背後商機無限
2007.12.01 |

也許你不知道環保標章是什麼,但你一定看過那一片樹葉構成的綠色商標,商品貼上它就代表是低污染、高品質的環保商品,但它可不是說貼就能貼,需要經過國家認可的實驗室檢測背書才能擁有,宜特科技正是擁有這項專業驗證技術的合格廠商。

宜特科技成立於一九九四年,以提供分析技術服務為主要業務。目前旗下的實驗室共可分為十六大類,驗證項目超過一百項,主要可分成定量定性分析、故障分析、可靠度分析三大部分。

舉例來說,若廠商委託宜特進行一款印表機的分析事務,可分析其是否含鉛(定性)、含鉛多少(定量)、在潮濕空氣中是否能正常運作(可靠度)、若不能正常運作是哪裡出現問題(故障),這就架構出宜特的核心驗證技術。宜特副董事長陳勁卓說:「可靠度、故障分析,宜特可以說是亞洲最專業的單位。」

環保標章商機無限
從元件、系統的檢測起家,宜特在二○○四年設置化學實驗室,處理化學物質的定量分析,主要是當時歐盟計畫實行RoHS環保指令(Restri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 Directive),因此以分析能力見長的宜特決定進入這個領域。RoHS環保指令已於去年七月生效,限制輸歐電機、電子產品中使用六種管制物質:鉛、鎘、汞、六價鉻、多溴聯苯(PBBs)及多溴聯苯醚(PBDEs)。

不同於RoHS指令,台灣的環保標章不只針對電子、電機產品,並且多了第七項檢測物質——氯化石蠟,宜特在這七項物質的化學檢測能力,今年受到環保署肯定。環保署今年首次委外抽檢市面上貼有環保標章的商品,宜特奪下這一個國家級的裁判角色,查看商品是否符合標章標準,這個專案因此為宜特的營收帶來助益。

宜特目前的營收結構是:驗證類五○%、系統可靠度三○%、元件可靠度一○%,剩下的部分包括環保標章、高階封測等雜項。剛起步的環保標章,今年所帶來的營收,從檢測到標案大約是新台幣一千多萬元,乍聽之下好似很多,但仔細想想,宜特去年總營收是新台幣六.六四億元,一千多萬才占一.五%,怎能算是了不起的績效?但是宜特看中的是因為環保標章、國家級裁判公正性,引領而來的龐大綠色商機。
「法規並不是宜特的核心業務,一千多萬在整體營收來說,其實是非常少的,但我們要樹立我們權威的角色,」陳勁卓說。

接下來的滾利思維是這樣的:廠商在前往他國販售產品時,或是國外廠商要將商品售至台灣,都需符合當地的環保標準,要找尋第三公正單位檢測,會先找到有政府背書的宜特;若是廠商在他地做的檢測結果,與原始公司內部檢測結果偏異太多,求助於更具公信力的單位時,具有國家級裁判角色的宜特,也有信譽實力給與協助。

所以宜特在綠色驗證領域中,不只提供環保標章,它在過去享負盛名的「無鉛製程與產品驗證」(查驗產品因無鉛製程所可能引發的脫層、錫鬚等問題),也是綠色驗證的業務之一。
如今環保標章的加持,可望樹立宜特在綠色環保產業的清新形象,總經理林正德保守地說:「早期我們以無鉛聞名,現在環保標章可以帶動宜特整個綠色供應鏈。」

明年啟用太陽能實驗室
綠色商機就在眼前,宜特的下一步是什麼?就是最快明年啟用的太陽能實驗室。正在熱燒的台灣太陽能工業,各項產品一定需要可靠度、化學等分析檢測,林正德表示,「如果台灣有幸可以在太陽能產業占有一席之地,將來我們就能幫助這些產業做出完整的驗證服務。對這些企業來說,委外檢測將可以使成本降低,增加競爭力。」

但成熟的產業供應鏈,上中下游廠商都已到位,才能養得起宜特這類的共同實驗室,也才能讓供應鏈裡的廠商降低成本。剛起步的太陽能工業、太陽能實驗室,給宜特的環保標章業務,帶來了無限的想像。

環保標章為資優產品背書
是不是沒有貼上環保標章的商品就不安全?其實不是的。環保標章是由環境發展基金會,頒給每一類產品表現最好的前20%至30%,以資鼓勵。台灣自1993年起推動環保標章制度,至2007年10月底止,產品規格標準已達99項,在世界各國排名第三。而至2006年底止,獲准使用環保標章的產品共3303件,全球名列第5,且環保標章使用枚數已突破48.7億枚。

宜特科技
成立時間:1994年9月
實收資本額:新台幣5.01億元
董事長:余維斌 總經理:林正德
去年營收:新台幣6.64億元
核心技術:定量定性分析、故障分析、可靠度分析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