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硬體吹起M型風
電腦硬體吹起M型風
2008.02.01 | 科技

在各家硬體產品逐漸平價化、普及化之際,許多廠商紛紛苦思如何另闢生路,M型風潮也因此在硬體大廠間逐漸發酵,不少廠商甚至把M型化發展作為提高營收的套用公式。但硬體的M型化不是「奢華」與「廉價」的強烈區隔;換句話說,這股M型風潮中,低價的那端並不是指品質跟著下降,而是一種「規格頂級,外型豪華」與「功能實用,價格合理」的對比。

接下來,我們便以筆電、鍵盤以及印表機為例,來解讀這股硬體的M型風潮。 

筆電:M型兩端各推產品搶灘 
許多筆記型電腦大廠鎖定金字塔頂端的消費者,讓筆電成為精品,不只局限在書房使用。不少廠商之前以「特殊材質」,以及與時尚、精品工藝產業結合為主要訴求,如華碩推出的一系列皮革機,以及之前由宏所推出的法拉利筆電等都是很好的例子。現在則更進一步往大尺寸發展,如惠普(HP)便在去年11月底發表一款20.1吋的筆記型電腦「黑潮ⅡDragon」,除了20.1吋這個罕見的大尺寸外,也搭載了Full HD鏡面寬螢幕,並內建數位電視接收器、多媒體遙控器,以及HD DVD光碟機,完全鎖定強調質感與規格的消費者。

另一方面,宏也透露下半年將推出一款搭載HD DVD光碟的18.4吋筆記型電腦,極有可能採用也在下半年登場的英特爾(Intel)新一代Centrino平台「Montevina」。可以想見,未來的高價筆電勢必會朝向大尺寸、高規格,並能整合數位家庭影音娛樂的趨勢發展。

另一方面,廠商也推出低價且功能基本卻能滿足多數人使用需求的筆記型電腦,相當受到市場上消費者的支持,由華碩推出不久卻熱賣到缺貨的Eee PC就可一窺其端倪。除了華碩之外,其他廠商也摩拳擦掌準備投入這塊平價電腦的市場。據傳宏已正式向台灣代工廠下單,生產螢幕尺寸為8.9九吋的低價筆記型電腦,預計今年第二季登場。此外,微星也打算跟進,在今年的第三季推出首款低價電腦。

低價電腦雖然一開始標榜的是縮短數位落差,但廠商也採取雙軌並行的策略,打進美國、台灣等成熟的筆記型電腦市場,強調低價電腦不只是功能陽春的小工具,而是消費者的第二台電腦。 

鍵盤:抗疲勞才是真本事 
提到鍵盤,相信許多人除了覺得它是具輸入功能的工具之外,就沒有其他的感覺了。其實一個鍵盤的品質,左右使用電腦時的舒適與便利性,設計得好,不但長時間使用手部不容易疲勞,久了也較不易有關節炎等慢性疾病。此外,若在功能上強調便利性的設計,做起事來也能事半功倍,能夠提升的效率相當驚人。

目前許多鍵盤的價位都相當平易近人,也具有許多體貼使用者的巧思,像人體工學的弧形設計,以及一些熱鍵設定等。即使是平價甚至低價的一般鍵盤,也都至少能做到使用舒適的基本需求。

另一方面,由知名的Art. Lebedev Studio所設計的OLED鍵盤「Optimus Maximus」,雖然聞得樓梯響多時,但一直到最近才終於有實品照片曝光。這款要價高達1500美元的頂級鍵盤究竟特別在哪?一般按鍵上的字都是固定的,想改變的話,除了更換外就只能貼鍵盤貼紙,不過在Optimus Maximus上,按鍵是由OLED所組成,所以可以顯示圖示,甚至可以設定特別的圖案,可說是鍵盤當中的頂級「夢幻逸品」。

雖然價格有差、規格有差,材質的選用上也有相當大的差異,但在M型兩端的鍵盤,顧慮到的還是讓使用者能夠用得方便,也用得健康! 

**印表機:雷射機走親民路線 
**隨著電腦普及,加上價格下滑速度快,訴求All-In-One的多功能事務機,早已進入尋常百姓的家中,不僅限於大型企業使用。

印表機主要分為雷射與噴墨兩種,一般來說雷射印表機的單價比噴墨高上許多,但由於單張列印成本較低且列印速度快,因此成為企業首選。但近年來網頁列印占列印使用行為中相當大的比例,許多個人使用者在列印網頁時,需要的只是上面的資訊,並不需要印成彩色,但礙於家中可能只有彩色噴墨印表機,買一台雷射印表機又太貴,只好將就使用。因此現在許多廠商都推出針對這樣需求而設計的黑白雷射印表機,功能雖然基本但相當實用,價格也平易近人。

另一方面,也有使用者相當追求功能與規格,因此許多印表機大廠也積極推出各種強調高規格、整合許多功能的多功能事務機。除常見的掃描、傳真、影印等功能,現在也出現具備讀卡機、網路/無線網路,以及直接內建燒錄器的機種,可說創造了未來列印市場的發展新趨勢。

此外,高檔的機種在材質的選用上也相當講究,三星便推出外殼為鋼琴鏡面烤漆的機種,相當具有質感! 

 

由微軟所推出的「光學滑鼠鍵盤組800」,是一款不但平價,也相當耐用、防潑水的鍵盤。 
由Art. Lebedev Studio設計推出的Optimus Maximus,外型精緻,按鍵均由OLED打造,可顯示各種特殊圖案。 
由惠普推出的低價黑白雷射印表機LaerJet P1006,功能雖不如多功能事務機,卻能符合絕大多數使用者的列印需求。 
惠普於資訊展時強打的Photosmart C8180,除了功能多元、列印顏色漂亮之外,也是全球首款可燒光碟的事務機。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補齊未來電子業版的關鍵拼圖!矽眾科技以高階溫度補償驅動晶片IP,助攻高階AI與車用市場
補齊未來電子業版的關鍵拼圖!矽眾科技以高階溫度補償驅動晶片IP,助攻高階AI與車用市場

你是否曾好奇,為何今日的手機能在艷陽下持續運作,而電動車也能從零下的極地順利駛出,精準感測周遭環境?

看似尋常的應用場景背後,其實隱藏著一顆默默進行的「溫度偏移校正」關鍵晶片。這類負責環境感知、並能進行溫度補償的「驅動晶片」,是電子元件穩定運作不可或缺的一環 。然而,這塊高階驅動IC的研發,長期以來卻是臺灣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相對薄弱的環節,使得臺灣眾多在零組件領域傲視全球的廠商,在高階應用市場中受制於人。

矽眾科技鎖定高階溫度補償驅動晶片IP,要替臺灣補足產業鏈缺口

「我們臺灣在零組件領域,其實有很多世界第一,例如在全球市佔率領先的振盪器,但始終難以打進高階產品線,就是因為缺少能驅動這些零組件的高階晶片。」矽眾科技創辦人陳世綸開宗明義地指出產業痛點。他解釋,許多臺灣零組件廠商雖擁有卓越的製造能力,但在高階驅動晶片上卻高度仰賴美日大廠,而國際大廠往往不願開放最先進技術,臺灣廠商因此缺乏在價值鏈高附加價值鏈段的話語權,只能在低利潤的紅海市場中競爭。如何打破技術封鎖、強化自主關鍵技術,成為臺灣電子產業邁向國際高端市場的關鍵課題。

而矽眾科技的成立,正是為了補上這道斷鏈而生。作為少數專注零組件驅動晶片矽智財(Silic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 IP)開發的企業,當AI運算與電動車市場爆發性成長,矽眾科技以可重複授權、穩定可靠的矽智財解決方案,成為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推手。陳世綸說當高階電子產品對穩定性的要求日益嚴苛,就更考驗元件必須能在高溫、低溫甚至劇烈溫度變化下維持效能。這正是「溫度補償」(Temperature Compensation)技術的關鍵價值所在。

「矽眾科技的IP 就像貼心的助理,提醒元件「冷了多穿衣服、熱了脫下外套」,透過溫度補償即時調整參數,即使處於零下 40 度的嚴寒或高達 140 度的酷熱環境,訊號依然能保持精準一致。」陳世綸生動地形容 。

透過開發板進行晶片溫度感測與數位校準測試,確保 MEMS 感測器在不同溫度下依然能維持精準運作。
透過開發板進行晶片溫度感測與數位校準測試,確保 MEMS 感測器在不同溫度下依然能維持精準運作。
圖/ 數位時代

他進一步解釋,晶片內整合了類比的溫度感測器來偵測環境溫度,並將數據傳送給數位電路進行判斷與分析,數位電路再發出指令,精準校準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感測器的參數,確保其在不同溫度下都能提供正確值,避免因溫度變化導致的誤差和功能喪失,例如手機熱當或汽車失靈 。這種「類比感知+數位判斷校準」的整合能力,正是矽眾科技在高階驅動晶片領域所構築的技術壁壘。

陳世綸表示,矽眾科技之所以選擇IP這條賽道,正是看準了其在產業中的獨特價值。作為IP公司,其設計模組能適用於從0.18微米的成熟製程到小於10奈米的先進製程,客戶可根據自身產品需求快速整合,大幅縮短開發週期。這種靈活性,不僅讓矽眾能服務更廣泛的客戶群,也賦予了臺灣零組件廠商快速切入高階市場的機會。

晶創IC補助計畫奧援,矽眾科技以IP挺進高階市場布局全球

然而,IP的研發是條燒錢的漫漫長路。陳世綸坦言,由於IP的價值在於其穩定性與可重複使用性,但要達到這個門檻需反覆測試與驗證 。他透露,矽眾科技的IP中,每個驅動電路區塊都必須經過數次的設計定案(tape-out)與實體測試,而每次的成本都高達數萬至數十萬美金不等。「沒有政府的計畫支持我們根本做不到,」陳世綸感念地表示,而他口中的計畫正是由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所推動的「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以下簡稱晶創IC補助計畫),讓團隊得以持續突破與精進,追求每個電路區塊的極致穩定性與精準度。

晶創IC補助計畫的資金補助,不僅加速矽眾科技的測試進程,也成功讓這個具備溫補能力的高階驅動晶片IP跨入車用與AI市場 。陳世綸說明,此IP主要針對高階MEMS零組件,特別是應用於5G手機、低軌道衛星、AI伺服器中需要高頻率、高準確度且耐溫的振盪器 。同時,它也符合嚴苛的車用認證,確保車載系統在極端溫度下的穩定性 。此外,此IP亦可支援手機中的胎壓偵測、高度偵測等MEMS感測器,因未來的電子產品將大量使用這類元件,且需具備溫度補償能力以維持精準度 。

如今,矽眾科技已與美加、日本、歐洲及臺灣等國內外大廠展開合作。陳世綸欣喜地表示,許多客戶原本因買不到關鍵驅動晶片而受限於低階市場,現在矽眾科技的IP補上了這一塊,他們也終於能進軍高毛利產品線。目前,已有合作夥伴將矽眾的高階驅動晶片IP導入車用認證流程,未來甚至可望進一步進入低軌道衛星與醫療穿戴市場。

矽眾科技站穩利基市場,與全球MEMS企業共舞

有了晶創IC補助計畫的挹注,矽眾科技更能以關鍵 IP 、溫度補償技術,帶領團隊協助臺灣半導體產業鏈從
有了晶創IC補助計畫的挹注,矽眾科技更能以關鍵 IP 、溫度補償技術,帶領團隊協助臺灣半導體產業鏈從「代工製造」轉向「設計賦能」。
圖/ 數位時代

比起一家公司從頭到尾包辦整顆IC的傳統模式,IP公司更像是站在舞臺後方的設計者,協助每一位客戶量身打造表演服、背景道具與燈光效果,讓他們能快速踏上國際舞臺。「我們不做整套產品,但我們讓臺灣的零組件有機會躋身高階應用,不再只是代工。」陳世綸堅定地說,矽眾科技的策略,是站在面對未來5到10年需求的位置上,看見即將來臨的市場缺口,然後在它出現前就先把技術準備好 。

「我們希望矽眾科技未來是跟著全球 MEMS 企業一起共舞,」陳世綸生動的描繪出公司的願景,矽眾科技透過獨特的IP商業模式、關鍵的溫度補償技術以及晶創IC補助計畫的強力奧援,不僅成功在利基市場中站穩腳步,更為臺灣半導體產業開闢了一條高值化的新路徑。這項成果不僅是矽眾科技自身的里程碑,也證明臺灣的IC設計實力,已在全球高階半導體供應鏈中找到了新的戰略位置,從過去的「代工製造」轉向「設計賦能」,引領臺灣零組件產業邁向更高層次的全球市場競爭力。

|企業小檔案|
- 企業名稱:矽眾科技
- 創辦人:陳世綸
- 核心技術:5G通信、人工智慧、物聯網、車用電子矽智財(IP)設計服務
- 資本額:新臺幣1仟700萬元
- 員工數:6人

|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簡介|
在行政院「晶片驅動臺灣產業創新方案」政策架構下,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透過推動「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以實質政策補助,引導業者往AI、高效能運算、車用或新興應用等高值化領域之「16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或「具國際高度信任之優勢、特殊領域」布局,以避開中國大陸在成熟製程之低價競爭,並提升我國IC設計產業價值與國際競爭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