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告訴朋友,我們的網站要「外銷」時,朋友點點頭附和,「喔!就是假如國內做不成功,國外市場可以當『UB』(備用)是吧。」我當場傻眼:「是UB沒錯啦,但不是當UB,而是為了『user base』!」
這個以使用者基礎(user base)的取向,我們最近感受得再清楚不過了。一月十五日,我們網站的英語版本正式對北美市場開放,成功得到大部落格Mashable青睞,寫了一篇好文章,將我們與目前矽谷最紅的幾個網站比擬。於是在短短的幾個小時中,我們湧入了數千名的使用者,網站的美國主機掛了又起,團隊忙翻天卻興奮非常。
但這篇所謂的部落格報導,其實只是我們悄悄在檯面下進行的第三波行銷攻勢。整個網站早已依計畫於幾周前就開始小量地對外行銷,先對北美地區的小眾族群提供限量的邀請函,並且送出精準的電子郵件,只是「輕輕做」而已,每日的PV早已悄悄地穩定破千。
在一月十五日這天,我們得到第一批使用者。我們在促銷計畫上經過特別設計,以一招全球首創的「團隊式」(team-based)邀請函制,鼓勵每個使用者在登入時,直接拉進一些他的同好,並給這些同好一個頭銜(title),以「團隊」身份在網站上發表作品。這個極富原創性的病毒式行銷法顯然奏效,即使那篇部落格報導已經埋入深坑,我們的流量仍有增無減,邀請函像漣漪一樣,透過會員「人傳人」,一波波地盪漾出去。
我們知道這產品還不夠好。這年輕的團隊自七月成軍以來,至今僅半年。半年的時間,我們在「創辦團隊」管理法下,經過震盪磨合,還是堅持於四個月內完成這麼一個養會員的多功能社群網站,只能說是練兵之作,給自己打了「B-」。但值得驕傲的是,以「創辦團隊」開創這麼一個外銷網站,半年下來的成本是一般接案公司製作超大型網站的五○%以下,但得到的效果卻是十倍於國內的網站。這個產品或許打不到「甜蜜點」,但此波的行銷,已讓我們瞬間開出一條通往北美洲的線上通路。
**使用者基礎影響網站的成功與否
**這一切的關鍵,都在「使用者基礎」。英語世界的上網人口有四億人,與繁體中文最多三千萬上網人口的水準,有幾乎十幾倍的落差;與使用者分隔多處的大陸塊狀人口,也有至少五倍落差。在美國開一間麵包店,礙於地緣不見得贏過在台北開店;但開個網站?就算是練兵之作,也有機會超過國內精刻細琢的網站。或許在台灣必須上電視,網站才能讓十萬人看見;但在美國,只要靠口耳相傳,一下就是十萬人了。有了十萬人,網站的「基本盤」便起,後續更優質的產品亦不怕沒人來。在這個策略下,我們會繼續努力推出更好的東西,讓全世界總有一天看見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