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000條新聞
看郭台銘
邁向顛峰的
關鍵10年 **
1998~2008年
專業 事業 財富 三部曲
●財富 ●媒體評價 ●官司 ●接班 ●激勵 ●驚險 ●家人 ●公益 ●緋聞 ●跨界 ●境外布局 ●公益兼投資
● 投資新台幣三十萬元,在土城創立鴻海精密工業。
● 掛牌上市,股本新台幣八億元,市值五十六億元。
● 以十六億美元資產首度進入《富比世》(Forbes)雜誌全球富豪榜。《富比世》雜誌的評語:行事低調,經營驃悍靈活。
● 宣布鴻海朝全球運籌管理模式邁進,今後三年後將緊盯大客戶,大量設立海外工廠與營業據點。
● 召開董事會,通過子公司富士通遠東公司對鴻海上海昆山廠投資八百八十九萬美元一案。
● 首度進入美國《商業週刊》全球資訊業一百大排名。對此,郭台銘回應:「現在的成功並不代表未來的成功。」
● 美國《商業週刊》把鴻海評等為全球前二十五位最有潛力的資訊廠商之一。
● 以高達一六七%的複合成長率,在《天下雜誌》一千大調查五十家營運績效最佳的國內企業中,排名第四。
● 郭台銘表示,鴻海優勢利基在「模具造型」和「精密機械」,以及配合客戶開發新產品的能力和速度。
● 在《富比世》世界億萬富豪台灣地區排行榜排名第六。
● 宣布入主華升電子,正式進軍電腦準系統(barebone)市場,並宣示將在二○○三年拿下全球準系統五○%市占率。
● 發行海外存託憑證,預計募集總金額三.六億美元,其中三億美元為擴廠用途,因應近年在歐洲、美國、日本等地擴廠計畫。
● 與思科簽訂「互聯網商務應用結盟」合作協議,所有建置程序預定三個月內完成,鴻海與思科共同進軍中國網路市場。
● 完成稱霸全球個人電腦準系統出貨量的目標,公司市值在國內上市公司排名躍升至第八。
● 增加網路投資。新成立Netcom事業處,專攻通訊網路的硬體設備,第二季後可望對思科大量出貨。
● 《富比士》雜誌全球億萬富翁調查,郭台銘晉升台灣地區第四名。
● 成功從韓國LG手中,搶得蘋果電腦訂單。
● 在台灣《商業周刊》所做的一百大科技富豪調查中奪魁,財富達新台幣九百七十九億元。
● 對媒體宣告該年營收將突破千億元,有機會超越台積電,挑戰最大民營製造業寶座。
● 營收挑戰新台幣一千五百億元,上半年營收較前一年大幅成長近九○%。擊敗華碩與緯創,獲新力PS2遊戲機訂單。
● 在《Smart智富》月刊「未來最值得投資企業家」中居首位。張忠謀、施崇棠分居二、三名。
● 前八個月營收首度超越台積電,可望躍居最大民營製造商。
● 首獲諾基亞手機訂單,北京廠預計隔年元月出貨,月產二十萬支。
● 與連接器大廠泰科(Tyco)專利侵權之爭白熱化。
● 首次宣布六年後退休,傳賢不傳子,未來將採集體決策領導。
● 決定跨足大陸內銷巿場。北京、昆山、深圳三大製造據點奧援,同時加碼投資大陸北京富士康一千五百萬美元。
● 獲戴爾大單,躍居主機板龍頭,隔年出貨量挑戰一千六百萬片,擬定打擊精英計畫,營收上看新台幣二千二百億元。
● 獲諾基亞手機訂單,隔年單月組裝量一百萬支,全年出貨至少五百萬支,將成台灣最大手機廠。
● 決加碼投資大陸,搶進蘇州設廠,初期投資三千三百八十萬美元,另增加投資北京廠二千三百八十萬美元。
● 在大陸投資設立的富士康企業集團,將在北京設置科技工業園區,生產無線通訊、光通訊、軟體及奈米材料等高科技產品。
● 尾牙送出新台幣五千萬元。
● 華航CI611班機在五月二十五日發生空難,郭台銘透露他原訂搭乘該班機,但因開會延誤,逃過一劫。
● 宣布二十名事業群的總經理,正式進入第一階段的交棒,預定六年後正式退休。
● 宣布把全球五大研發中心轉型為「科技的鴻海」,未來每年投入研發經費將占營收三%,該年預計將投入新台幣六十億元。
● 美國《商業週刊》選出全球一百大資訊科技公司,鴻海居第三。郭台銘同時以創業家身分,被選為美商週的「亞洲之星」。
● 父親郭齡瑞辭世,享年八十歲。
● 與新力組成一個團隊,研發新力下一代遊戲機PS3。
● 赴美與美商應材洽談合作,順利敲下美商應材半導體設備大訂單,隔年訂單上看五億美元。
● 六月營收二百一十六.七六億元,創歷史新高紀錄,也創下民營製造業單月營收最高紀錄。
● 鴻海由「製造的鴻海」轉進「科技的鴻海」,集團(特別是設計工程師)將因創新成果獲得高額報酬。
● 《e天下》雜誌公布調查,郭台銘當選最可能在大陸發展成功的CEO,張忠謀則當選台灣人氣最旺的科技CEO。
● 以個人名義轉投資群創科技,跨入第五代TFT-LCD領域,初期資本額新台幣一百億元,持股約占五成。
● 布局5C事業成形,通路事業布局日漸明朗,冀望跨足汽車零組件領域,投資CAD/CAM軟體公司。
● 跨入通路事業,集團內部正式成立「賽博事業群」,事業群總經理由張瑞麟出任。
● 尾牙與夫人林淑如及員工大手筆捐出新台幣八千萬元做社會公益。且為感謝全球員工辛勞,共送出一千一百張鴻海股票。
● 爭取到全球最大低功率PHS設備供應商美商斯達康的PHS手機代工訂單數百萬支,是斯達康最大的代工廠。
● 《富比世》雜誌公布全球四百大企業,鴻海是七家上榜的台灣公司營收排名最高者,位居第二百九十一名。
● 回台設營運總部與研發中心,擬進駐北縣頂埔園區。
●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以信託轉讓方式,將四萬張持股分別交付中國信託商銀與台新銀行億鉑信託。
● 正式以一千八百萬美元買下摩托羅拉墨西哥手機廠。
● 購併國電,震撼網通業,為當年第五件購併案。
● 在尾牙送出高達新台幣二.五六億元的股票、百萬名車與現金。
● 宣示二○○四年將重軍布局手機代工,年出貨量目標三千萬支,預期將超越明基,躍居台灣手機第一大廠。
● 首度參展,在台北國際電腦展與華碩正面對陣,主打「Foxconn」主機板品牌,以猛虎之勢挑戰巨獅華碩,引起各界矚目。
● 為回饋股東,展現最大誠意,規畫鴻海董監事未來不領酬勞。
● 宣示由3C跨6C,進軍通路、汽車、內容產業。通路投入賽博數碼與鴻利多,汽車切入零組件,內容跨入軟體領域。
● 預估上半年營收將衝破新台幣一千五百億元,遙遙領先廣達、華碩等對手,穩居民營第一大製造廠。
● 「分拆」手機事業部門,成立FIH控股公司,並規畫赴香港掛牌,藉此擴張手機與光電事業版圖。
● 計畫跨入筆記型電腦整機組裝市場,合作對象鎖定兩岸兩大華人品牌──聯想與宏碁,首款替聯想代工的機種將在年底上市。
● 郭台銘娶媳婦,在婚禮中對新人感性送出三句話:第一「守正」,做人要正直;第二「精明」,但不忘厚道;第三「友情」。
● 大手筆拿出八.六萬張股票信託,自掏百億給員工分紅,打算以大股東身分捐贈作為員工配股。
● 持續擴大全球投資布局,已在深圳龍華、昆山、北京等地設立製造據點,投資觸角並伸向歐洲捷克、匈牙利、芬蘭等國家。
● 進軍汽車產業,鎖定大陸山西成立汽車零組件園區,初步規畫占地將高達三千畝,將成鴻海進軍汽車產業的大本營。
● 集團高層人事大地震,旗下鴻準董事長莊宏仁請辭,由鴻海個人電腦事業群總經理郭台成(郭台銘胞弟)接棒。
● 女兒郭曉玲在鴻海的學習之旅告一段落,轉戰到外資銀行花旗工作。
● 郭台銘因不滿《工商時報》記者曠文琪的報導,以該公司損失三千萬元為由,向法院聲請假扣押獲准。
● 鴻海與惠普宣布策略結盟,雙方簽署技術合作合約,將共同開發新產品,由客戶關係升級成夥伴關係。
● 妻子林淑如因乳癌去世。
● 郭台銘一年贊助新台幣八百萬元給公益性節目《點燈》 。
● 在尾牙中宣布集團二○○五年合併營收已破兆。發出頭獎估計價值新台幣八千萬元,總獎額破五億元。
● 在《天下雜誌》一千大調查中締造五個第一:市值第一、營利第一、獲利第一、繳稅第一、二○○八年拚營收二兆元。
● 申讓鴻海五萬張、價值百億元持股,交中信銀信託專戶,當年估計將拿出新台幣五十四億元市值的鴻海股票犒賞員工。
● 鴻海宣布合併普立爾,營收將因此增加四%到五%,並有助提高毛利率,擴大消費性電子產品線及客戶群。
● 積極布局日韓。在日本成立研發中心、投入自動化市場,計畫併南韓手機設計公司。
● 位於台北縣土城頂埔園區的研發中心完工,成為鴻海的全球研發總部,負責整合鴻海全球十四個實驗室的資源。
● 《財星》公布全球五百大企業,台灣共三家入榜:鴻海精密(二○六名)、國泰金融(三三一名)、廣達電腦(四五四名)。
● 《日經電子》以「鴻海,究竟是敵是友」分析鴻海的競爭優勢,以及日系企業究竟應如何看待鴻海。
● 在股東會上表示,購併將成未來五年成長動力,但鴻海要拒絕成長的誘惑,因企業成功不在於做多少對的事,而是少做錯事。
● 在香港宣布,將與印尼金光集團、山西蘭花集團合資十八億美元,跨入山西「煤化工」的能源產業,正式進軍能源產業
● 鴻海集團旗下富士康控股(FIH),在南韓成立FIH手機設計公司,積極布局未來購併行動。
● 富士康集團旗下的鴻富錦精密工業控告上海《第一財經日報》兩名記者「名節侵權」,並重演查封凍結記者資產的訴訟手法。
● 《天下雜誌》聲望調查,郭台銘首次擊敗王永慶,成為台灣企業家最佩服的企業家。
● 深耕中國大陸,二○○六年前三季認列中國大陸轉投資獲利高達新台幣二百○七億元,獲利金額居所有上市、上櫃公司之冠。
● 《壹週刊》記者臧家宜被指藉採訪和出書,涉嫌勒索郭台銘一百萬美元,案經檢警方偵辦。
● 與影星劉嘉玲到員山鄉夢想家庭園餐廳用餐,後來在二月陸續被媒體拍到同遊海南島,引發媒體瘋狂猜測緋聞。
● 透過兒子郭守正,投資人民幣五千萬元,改編山西著名作家成一的《白銀谷》小說,與大陸保利博納公司合拍《白銀帝國》在北京殺青。
● 鴻海進軍液晶電視,將與冠捷及緯創爭食新力液晶電視訂單大餅,並挑戰冠捷在液晶電視組裝的霸主地位。
● 鴻海揮軍大陸東北,在遼寧興建汽車零組件及印刷電路板兩大工業區 。
● 胞弟郭台成在北京治療血癌狀況不佳,斥資五百萬美元買設備治病,花新台幣十億元買飛機供家人探病。
● 在尾牙發豪語,鼓勵事業群主管爭權奪利,個個出將入相,隔年他要退居二線。預估鴻海營收二兆元,二○○七年將提前達陣。
● 富士康控股可望再添三星、LG兩大韓系廠商手機訂單,營收年成長率可望超過五成,將在河北廊坊工業園區趕建廠房。
● 加碼越南,投資累計已達五十億美元,將興建兩座科技園區,並與當地京北集團合作都市建設,可望成為越南最大外商。
● 設立永齡教育慈善基金會,成立「永齡希望小學」,計畫兩年投入七億元經費,建立弱勢學生的課輔教學網路。
● 鴻海集團旗下的沛鑫半導體、天鈺科技同步發表LED照明燈、LED顯示螢幕等新產品,正式宣告跨足LED照明市場。
● 郭台銘飛往美國觀察市場景氣變化與拜訪客戶,並與重新回任戴爾執行長的麥可戴爾會面,親自簡報搶訂單。
● 前德儀(TI)亞洲區總裁程天縱投效鴻海。
● 女兒郭曉玲出嫁,新郎是外表帥氣的曹斯杰。郭台銘表示很捨不得,並開玩笑認為女婿是全天下最難管的動物。
● 在股東會前夕發出聲明稿,謝絕媒體列席鴻海、鴻準股東會,並對小股東列出不准拍照、攝影、錄音、獻花等「禁忌」。
● 鴻海新董監名單出爐,老將游象富、李光陸、呂芳銘退出,浮現盧松青、戴正吳、簡宜彬、黃震智等接班人選。
● 郭台銘在股東會中強調,將跨足醫療設備代工產業,是繼飛利浦、西門子等外商跨足後,台灣首位宣示將進軍健康財的企業。
● 蘋果iPhone手機出貨,鴻海創下單月非合併營收首次挑戰千億元的歷史里程碑。
● 深圳富泰宏、深圳鴻富錦控告中國比亞迪BYD集團,涉嫌蓄意促使鴻海集團離職員工洩漏商務機密資料。
● 富士康公司看中內蒙至歐洲的鐵路,計畫在內蒙投資人民幣三百億元設廠。
● 郭台成因罹患血癌,病逝北京道培醫院,得年四十六歲。
● 鴻海集團擴大LED布局,宣告入主先進開發光電,威力再度震撼業界。
● 計畫二○○八年退休,並決定將其財產分為三等份,以基金的方式分別用於醫療生技、科技研發、慈善教育藝文等領域。
● 富士康科技集團河北秦皇島科技園動土開工。這是鴻海集團自一九八八年以來,在大陸投資建設的第十六個企業體。
● 鴻海結合最大客戶惠普,合資赴俄羅斯投資設PC組裝廠,鴻海搶攻「金磚四國」中的第三塊金磚落袋 。
● 鴻海集團五家上市公司完成上半年財報公告,其中鴻海交出每股稅後純益四.九七元的亮麗成績單。
● 在越南北寧省設立的兩座工廠開始營運,並啟動規模總計達五十億美元的五年投資計畫。
● 以永齡基金會創辦人名義,宣布捐款一百五十億元給台灣大學,成立五百床規模癌症中心、質子中心及從事生醫工程合作。
● 為打造醫療王國,郭台銘向醫界展開大規模挖角,將醫界菁英網羅至永齡基金會工作。
● 郭台銘與吳宇森聯手,計畫三年內完成《鄭和》、《成吉思汗》兩部跨國大片。
● 八月份單月營收突破一千億元,創下一千○三億元歷史新高,同時亦是上市櫃公司首家單月營收突破千億元大關的公司。
● 投資三十億美元,富士康進駐廣西南寧。
● 郭台銘親赴新疆考察後,決定開發大陸大西部地區,將大陸設廠延伸到新疆,投資金額達人民幣一百億元左右。
● 郭台銘有意與中國大陸最大的電子商務網站阿里巴巴合作進軍網路事業,雙方開始洽談多項業務。
● 郭台銘個人部落格開張,部落格網址:terrygoufoxconn.blog.china.alibaba.com。不過三個月後即停擺。
● 跨足電視,和知名製作人王偉忠攜手,共同製作《全民大講堂》節目。
● 捐二億元給台灣大學提升動物福利。之前因為愛狗人士陳情,而答應收留北縣流浪狗,引發此次捐款動機。
● 在俄羅斯聖彼得堡投資近五千萬美元,配合惠普設立大型電腦組裝廠,該廠將是鴻海搶攻金磚四國的重要據點。
● 取得美國第四大EMS廠Sanmina-SCI位於美國、匈牙利與墨西哥的部分電腦資產設備,聯想IBM訂單順勢入袋。
● 在尾牙重申即將於四月一日退居第二線,由郭董改稱郭總裁,自稱「退休後只回答是非題」,不回答選擇題、問答題。
● 外電報導,鴻海擬收購大眾電腦捷克個人電腦廠,順勢取得惠普等客戶的桌上型電腦及液晶監視器代工訂單。
● 全面調整海外事業投資架構,將所有大陸子公司改成香港子公司為控股模式,此舉預估省下五成所得稅。
● 地球暖化帶動環保節能風潮,郭台銘訂製「鴻海牌」鋁鎂合金水壺發給全體員工,要求員工帶手帕上班,減少紙巾用量。
● 《時報週刊》報導劉嘉玲狠撈郭台銘一億元,郭台銘對《時報周刊》提出加重誹謗、求償一億元案開庭。
● 繼入主安泰電業後,擬收購汽車鈑金零件模具廠異翔工業九成股權,作為打入豐田汽車全球零件供應體系的跳板。
● 香港富士康控股啟動市場購股機制,將買回自家公司股票轉讓給員工,已購入六百萬股。
● 宣布退居第二線。
整理.製表:丘美珍 資料來源:聯合知識庫.鴻海公司網站
今年一月,一本收錄郭台銘語錄的書籍出版後,再度登上了財經暢銷書的排行榜。暢銷書是人心的指標,每一本暢銷書背後,都有一個讀者心裡的渴望,以這本來說,那個心裡的期望,也許是「向郭台銘學習,就能跟他一樣成功」。
不過,如果進一步了解郭台銘成功的心法,就會發現,郭台銘的成功其實很難複製──這是《數位時代》編輯部在分析了最近十年的郭台銘新聞後,得到的結論。
用心裡的江湖 征戰企業版圖
作為一個企業家,郭台銘的行事邏輯,之所以那麼奇特、不透明,並不是因為他故弄玄虛,而是他心中的參考架構,並非名牌商學院的規矩,而是自己研發出來的招式。這不太西方,反而非常東方。
西方的商學院,有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開啟思辯的傳統,有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等中生代大師建立架構,發源於美國,普及於世界,之後蔚為風潮。然而,沒有讀過一天商學院的郭台銘,在現今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下,為什麼能建立一個舉世矚目的商業帝國?
心理學家總說,我們終其一生,都很難逃脫父母的影響。郭台銘的父親郭齡瑞在警界服務,對現實社會的觀察有獨到之處,他究竟為早年的郭台銘,傳述過什麼樣的人生道理,創造出什麼樣的心靈地圖,外人不得而知。不過,郭台銘在面對外界所有人時,他的心中的確有一條深刻的界線,很明顯地畫分出敵我、親疏、是非,那是他心中的江湖。
在他的江湖中,「組織」永遠為個人的意志而服務。因此,鴻海對員工的要求是無限上綱的責任、不可挑戰的紀律。
在鴻海集團中,在生產線上、會議室裡、甚至洗手間中無所不在的郭語錄,是堅定鴻海信仰的最佳教條。所有的系統、規章、表單,都是郭台銘意志的延伸。在競爭慘烈的科技業中,緩慢的民主決策不如英明的獨裁為公,這是郭台銘身體力行的心法。
街頭智慧 恩怨分明
在他的江湖中,恩怨分明。針對鴻海各企業的「家臣」們,他把最重要的激勵籌碼,放在自己的口袋中,針對重要的功臣,從自己口袋中拿出股票、獎金,加倍酬賞。但是對於外界的挑釁,他也絕不寬貸。鴻海陣容龐大的法務團隊,每逢專利權爭議或是媒體負面報導,一定提告、力爭到底。尤其幾次對媒體記者的提告,不是循往例針對媒體提告,而是完全以處理私人恩怨的方式,對執筆撰寫「有爭議」報導的記者,做抄家式的假扣押處理,這也顯示了他有恩報恩、有仇報仇的霸氣。
賞罰分明,不只對外人有威嚇的效果,看在內部員工、幹部眼中,也令人膽戰心驚。所以願意服膺教規,力爭上游的鴻海人,將會獲得郭台銘親自施恩的酬賞(每年尾牙的驚人總裁獎金)。綜觀這些年,並非公司治理,而是郭董個人的魅力,維繫了公司驚人的競爭力。
在描寫郭台銘幾本書中,有一段提到郭台銘跟出身外商的專業經理人,談到彼此擅長的管理重點有何不同。其中,郭台銘提到,生產線上有員工打架、有黑道來工廠收保護費等情境,其實都是商學院的金童們無從想像的現實。不過,對郭台銘來說,也正是這樣從底層黑手起家,看盡人情冷暖的街頭智慧,再加上成吉思汗般的雄心,使得郭台銘建立了一個讓人驚嘆的商業版圖。
這個帝國,在商學院的案例中,也許會成為競爭大師麥可波特所描述、力行低成本策略的極致代表。不過,這個低成本策略曾經也在二○○六年引爆過「血汗工廠」的指控。鴻海位在中國深圳的龍華廠(為知名的蘋果公司生產iPod,員工超過二十萬人),在二○○六年遭英國︽Mail on Sunday︾記者密訪調查,隨後在當年六月踢爆,這裡的工人每天工作十五個小時,一百個人擠在一間宿舍,堪稱是iPod血汗工廠。後來雖然經過鴻海鄭重澄清,不過有些疑慮還是持續發酵中,畢竟要長期維持低成本是一個不容易的挑戰,外界當然會質疑:鴻海到底是在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如何將成本控制到極限?
然而,向來不對外界透明的鴻海,也許只是回到郭台銘心中自己認定的是非:連大老闆自己都是一天工作十五個小時,現場作業員為工作付出勞力、領得該有的報酬,不是天經地義的事?
不過,這些事件也反映了鴻海在日益壯大的同時,有些過去成功的原理原則,在未來會被全球各界更嚴厲地檢驗。這是大企業背負的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很難逃避,這也是外界觀察四月一日後的後郭台銘時代,鴻海的企業文化是否將會轉型的重點。
論及郭台銘個人,他已馬不停蹄地奮鬥了三十年,世俗人們羨慕的財富、名望,在他五十八歲的今年,早已通通到手了。表面上看來,人生照著他心中的藍圖完工了,不過從他攀登顛峰這十年的記事中,仍可察覺他心中的遺憾。
財富的榮耀與失落 點滴在心
愛將曾經叛離、親人陸續去世,也許是郭台銘心中最大的無奈。這個帝國中的人與事都太複雜,競逐利益的誘惑太大,他即便以滴水不漏的保密條款來約束,都抵不過人性裡最幽微的惡念。在前《壹週刊》記者詐財案中,被他委任出面協調的親信,後來竟然反而成為同謀,對他來說應是一大震撼。而在這十年中,父親、妻子、么弟陸續去世,也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痛。
對郭台銘這個台灣科技首富來說,過去數十年,他用心中的江湖創建一個前所未有的龐大帝國,享盡人間的尊榮,但也難逃宿命的失落。財富雖是人生中最華麗的裝飾品,這人間卻有金錢也無法成就的事。對科技首富及市井小民來說,這是人生的一部分,也是生命中遲早會有的領悟!
郭語錄精選
高階主管最重要的事:
選客戶、選產品、選技術、選人才、
選系統、選夥伴、選股東。
郭語錄精選
爭權奪利是好漢,開疆闢土真英雄。
胸懷千萬里,心思細如髮。
除非太陽不再升起,否則不能不達到目標。
天下沒有完美的方法,但總有更好的方法
郭語錄精選
建立系統的步驟:
流程系統化、系統合理化、系統標準化、
系統資訊化、資訊網路化。
郭語錄精選
英雄的省思:
真正的英雄,是戰死在沙場上的人,
而不是來領勳章的人。
郭語錄精選
阿里山神木成其大,4000年前種子掉到土裡就決定了。
三局:格局、布局、步局。
成功的人找方法,失敗的人找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