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個人電腦產業,沒有人不知道Bill Gates(比爾.蓋茲)和與蘋果執行長Steve Jobs(史帝夫.賈伯斯)。
蓋茲創立了微軟(Microsoft)。賈伯斯創立了蘋果電腦(Apple)。
一個是律師之子、世界首富(身價560億美元)、慈善家,一個是未婚媽媽之子、創意天才、癌末重生病人。在個人電腦產業的開端,他們就是對手,廝殺慘烈,雙方甚至因侵權案纏訟多年。
的確,從各方面來看,商業的蓋茲和創意的賈伯斯都不可能變成朋友。
雖然他們有一些共同之處。兩人都在1955年出生,同樣沒有完成大學學業。蓋茲從13歲就開始寫程式,17歲與好友Paul Allen開始創業;賈伯斯從小就喜歡拆解電子用品,在21歲時,與死黨Steve Wozniak以1300美元起家,在車庫開始他們的驚奇之旅。
他們現在都是世界級的富豪。蓋茲是個勤奮的工程師老闆,他巧妙地結合商業手法與法律手段,用強勢的市場資源打造出全球最大的軟體王國,從1998年至今,他年年蟬聯全球首富,在某一年,他的身價到達顛峰(1000億美元),等於人口2000萬人的羅馬尼亞當年的GDP,個人財富等於全球第50大經濟體。
如果說,蓋茲的財富來自精明的商業策略,賈伯斯則是仰賴創意為生。Apple是打造夢幻產品的想像力工廠,從麥金塔到iMac、iPod,賈伯斯所主導的蘋果,是當代的創新指標。蓋茲把個人電腦當做生意,賈伯斯把個人電腦當創意,最後造就了不同的結果:過期的PC丟棄到垃圾桶,過期的Mac收藏在博物館。
不同的是,蓋茲的人生似乎一帆風順,而賈伯斯則展現戲劇性的起伏。在早年,他過得像個嬉皮,吃素、打著赤腳走動,一年中有幾個月在做正經的工程師工作,另外幾個月跑到印度去旅行、在恆河裡沐浴。他創立蘋果,剛開始出奇成功,後來卻被趕出董事會,直到1997年,他重返蘋果,拯救當時奄奄一息的公司,重新出發。就在iPod開始席捲全球之際,他在2004年7月被醫生診斷得了胰臟癌,只有半年生命。
曾經身為癌末病人的身分,必定使得賈伯斯重新思索了人生的意義,了解到「死亡是生命最好的發明」。在短暫治療後,他重獲新生,人生的下半場從此展開。一路走來,他帶領蘋果來到這裡。現在,因為iPhone問世,創造了一個史無前例的高峰。
另一方面,已經成為世界首富的蓋茲,也成為全球最慷慨的慈善家,他與妻子美琳達成立的基金會,擁有600億美元的資源,致力於改善愛滋病、瘧疾、肺結核,並針對貧窮學生提供獎學金。
如今,兩人都已年過50,很多人好奇,曾經針鋒相對的他們,現在怎麼看待對方?
這個謎題終於揭曉。5月30日,微軟主席比爾.蓋茲與蘋果執行長賈伯斯,在《華爾街日報》的安排下,同台受訪。
這是一場舉世注目的對談,在舞台上,賈伯斯如常穿著黑色高領毛衣、牛仔褲,蓋茲也還是穿著白襯衫。談話中,他們對彼此的熟稔超乎尋常,他們同台回顧過去的爭競、和解到彼此欣賞,並且為自己的人生做出了評價。
身為旁觀者的我,從這樣的舞台,卻看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結論:一個對你有益的敵人,有時比朋友還重要。他激勵你、督促你、啟發你,讓你發揮潛力、全力一搏!也許連蓋茲都沒想到,到最後,他竟然成為賈伯斯生命中最重要的貴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