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s vs. Jobs
Gates vs. Jobs
2007.06.15 |

上個月底,美國科技界最大盛事應是微軟的比爾.蓋茲(Bill Gates)和蘋果公司的賈伯斯(Steve Jobs)接受《華爾街日報》記者現場採訪。兩人分別代表「微軟」與「蘋果」兩大陣營,形象反差極大,蓋茲是技客和暴發戶的代名詞,賈伯斯則呈現著時尚與「錢歹賺」的創新者形象。當天兩人的穿著也反映這樣的落差,但雙方上台後,卻客氣得很。蓋茲讚揚賈伯斯勇於冒險創新,賈伯斯也宣告蓋茲是第一位真正壓寶於軟體的企業家;蓋茲認為賈伯斯總是用魔術般的不同解答來解題,賈伯斯則推崇蓋茲總是能和其他公司合作得很好。

個人電腦歷史精采回顧
兩大巨頭上次同台是在一九八三年,上次非直接對話則是在一九九九年,我想,任何一位年資十年以上的電腦人,看到賈伯斯以「披頭四」(The Beatles)歌詞:「你和我之間的過去,比世界盡頭還要長久」,來介紹蓋茲,又看到他們倆在台上回顧,「我們今天對對方沒有任何抱怨了。大體上來說,我們這一路走來還蠻有趣的。」一定會彷彿看到了自己的過去,像當天全場觀眾一樣,眼泛淚光,站起來大力鼓掌。鼓掌兩人的成就,鼓掌電腦,鼓掌人類文明史的燦爛一頁。

掌聲歇止之後,我們也默默知道,為何兩大巨頭今天有機會同台。當年兩人還悶著頭競爭時,世界上還沒有Google,沒有GPS,沒有手機,也沒有Web 2.0。他們見面,代表的是整個個人電腦歷史的精采回顧;當然,也代表整個個人電腦產業的「休止」。今天沒有人會控告微軟獨霸了,因為網路事業已經出現「GAMY」四強,微軟只分到四分之一的天下,本身也在企業應用與遊戲機市場呈現落後狀態;也沒有人再去感嘆蘋果的滄桑了,因為它的iPod已成史上最成功的電器產品之一,也即將面臨和微軟無關的挑戰者。這個戰場已經延伸到更大的一塊,現在早已不是微軟和蘋果兩間公司的天下,所以他們今天可以同台、把酒言歡。

為另一個時代鳴槍
兩人這番歷史性的對話,已經為PC時代劃下了句點,也為另一個大時代鳴槍起跑。在這個大時代中,不再由「摩爾定律」主宰,而是強調續航力、散熱、尺寸的手持式裝置另一種定律來決定;個人運算系統抽離了書房與辦公室,散布到口袋的那個小機子裡,還有客廳的那套視聽系統,以及車上那台會說話的小小螢幕中。

時代的洪流變得愈來愈急促,曾經我們以為微軟的那九○%市占率是多麼堅不可破,蘋果五%市占率的翻盤希望又是如此渺茫,誰會想到今天的戰場被擴大了這麼多倍?我們相信,當比爾.蓋茲和賈伯斯雙雙站起來,那兩個座位總有一天會空下,但,也肯定的很快會有另外兩個年輕人補上。 

 

後PC時代世紀對談 
6大重點獨家解析 

比爾.蓋茲和賈伯斯在備受注目的D5大會上同台演出,對談內容包含個人創業觀與產業變遷等。當Internet成為最具創新力的環境,要如何面對後PC時代?以下是這場世紀對話的重點整理。 

編譯.整理=丁在園 

**1 談對方為電腦產業做出的貢獻
**

賈伯斯:比爾創辦了全世界最大的軟體公司。在全世界尚未有人明白軟體是什麼的時後,他聚焦軟體,建立了成功的商業模式。

******蓋茲:**賈伯斯的貢獻十分驚人。回到一九七七年,那時唯一堅定地相信個人電腦將會成為主流的,就是蘋果,而蘋果為此夢想全力以赴。

2 談對Mac及PC的看法


賈伯斯:蘋果最大的秘密就是,我們將自己定位為軟體公司,當今存活的軟體公司已經不多,而微軟是其中的一家。我們覺得在某些部份,微軟確實是競爭者,但大部份不是。我們從不認為自己可以主導八○%的PC市場。
回顧過去,當我第一次在蘋果工作時,如果有些事情做得更好,麥金塔的市占率也許會比現在更高……。不過,現在看來,這一切已經無關緊要,我們已經來到了現在的位置,逝者已矣,我們應該勇於創造明天。


蓋茲:我們其實將Mac視為一個機會點,在某些產品上,蘋果確實是競爭對手。不過,蘋果也創造了廣大的市場,讓微軟有機會從中試圖做出貢獻。

******3 談目前的Internet產業**


賈伯斯:我覺得現在這個行業的生態超健康的。的確,有些年輕人想創業,他們不是只想把新公司賣掉,而是要經營屬於自己的公司,我們也想找適合的機會,跟他們合作。


蓋茲:Internet現在是最具創新力的環境之一,我們會持續觀察創新因素及使用介面。

******4 看個人電腦的未來**


蓋茲:主流總是會被挑戰的。過去曾有人質疑有了網路後,可以不需要功能強大的個人電腦。
但是問題在於,當人們擁有更多形式的資訊、語音、影像後,如何在本地端及遠端運用這些豐富的資源,我們可以在這方面提供強大的解決方案。

******賈伯斯:**後PC時代的創新重點,在各式各樣的隨身數位裝置(device),尤其是針對特定用途的裝置。不過到頭來,我們可能會發現,所有的創新介面中都有一個電腦的核心在其中。

**5 對彼此的看法
**

蓋茲:跟賈伯斯一起工作很有趣。這個行業的人來來去去,有人願意冒著風險,堅持創新,真的很棒。

******賈伯斯:**我較比爾大半歲,在早年我們認識彼此、出道工作時,常常是會議室裡最年輕的人。但現在,我常常是會議中最老的那個。
我覺得人生就像包伯.迪倫(Bobby Dylan)或披頭四的歌曲所說的一般,尤其是披頭四歌曲中提到的:「你和我之間的過去,比世界的盡頭還要長久」,這就是我此時此刻的感受。

**6 對自己人生的評價
**

蓋茲:我這輩子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個人電腦。我從青少年起,到二十歲、三十歲都全心全意地專注在工作上,甚至因此決定晚婚。我很幸運,這些我從工作中獲得的技能和資源,可以幫助那些缺乏技術和醫藥的人。如果你檢查我的腦袋,一定都寫滿了軟體,我對於軟體的信仰,是不會改變的。

******賈伯斯:**我認為比爾的人生目標並不是當世界上最有錢的鬼,這個世界因而改變。這點我們有共通之處。我出生在小康之家,所以並不特別在意錢。蘋果早年的成功,也使得我可以專注在工作上,不必擔心錢。工作一直是我生活的重心,之後是家庭。我覺得我和比爾是世界上最幸運的兩個傢伙,因為我們在對的時間、對的地方,找到了自己最愛的工作。

過去三十年,我們每天和超級聰明的人一起工作,樂在其中。我覺得現在過得很快樂,有家人陪伴,每天到辦公室與優秀的同事相處,一起創造出我們所熱愛的事物,並希望引起其他人的共鳴。這是最棒的人生。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每年在台灣約有超過8萬家新設公司商號的誕生,然而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內部統計數據顯示,真正完成網站架設、踏上數位轉型起點的新設立公司卻不到一成。這意味著絕大多數的新創團隊或微型企業,雖然正式登記成立,卻仍缺乏最基本的「數位門牌」,也就是企業的專屬域名名稱。

TWNIC 執行長余若凡指出,這看似是台灣新創團隊在數位轉型上的一個缺口,實際上卻是關鍵成長與強化自身數位資產的關鍵。「域名其實是數位轉型的起點,如果沒有自己的域名,基本上就還沒真正開始。」她強調,數位轉型已經不只是上雲端或導入 IT 設備,更進一步的是「建立數位信任」;但眼下許多新創連第一步都還沒跨出。

三大現實痛點突顯,域名是新創跨出數位轉型第一步的關鍵

余若凡觀察,許多新創公司之所以未能及早佈局域名與數位資產,主要來自三個現實因素。首先是資金有限。對於初創立的新創團隊來說,創業初期事務繁雜、資金有限,許多團隊會優先把錢投入營運,對域名或網站架設常抱持「之後再說」的心態。其次,則是缺乏整體數位策略的構想。余若凡表示,許多新設企業或新創團隊少有在成立之初就規劃品牌的數位溝通路徑,更遑論導入數位品牌策略。

最後是對「數位信任」的認知不足。余若凡提到,許多企業直到品牌被仿冒、消費者受詐騙波及時,才意識到域名的重要性。「你等到有名氣後再來搶域名就太晚了。」她特別提醒。一旦品牌名稱被他人搶先註冊,甚至被詐騙集團利用,損失往往難以挽回。

而看在余若凡的眼裏,域名對於新創企業其實有三重意義。第一,它是企業的「數位門牌」。清楚、好記的域名能讓消費者快速找到企業,也代表著品牌在網路上的官方身分。第二,它是品牌行銷的起點。她指出,你必須要有自己的家,然後再去連結各種社群平台與通路。擁有域名,可以將社群經營、搜尋流量與品牌曝光整合在一起,累積成企業的長期數位資產。第三,它也是防禦性的工具。許多企業認為「不架網站就不需要域名」,但實際上,單純註冊域名就能防止他人搶註或利用相似網址詐騙,成本只要幾百元,卻能省下未來更多麻煩。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余若凡執行長
圖/ 數位時代

從「免費申請」到「快速架站」,52168為新創打造快速數位起步

為協助更多新創企業補上這一塊關鍵拼圖,TWNIC 為歡慶25周年,今年特別規劃「52168 Go! 免費域名註冊方案」,更首度針對自112年起的新設公司與商號,加碼免費提供含「com.tw 或 .tw」及「.台灣」等兩筆域名的註冊。這不僅讓新設公司能以0元自選擁有自己的域名,及低成本建置國際品牌識別,中文域名更能讓以在地化為優先的新設公司、新創團隊或是擁有創意諧音名稱的店家,直接使用最具代表性的中文作為數位門牌。

「我們希望透過免費的方式,讓企業更容易跨出第一步,養成擁有自己數位門牌的習慣,無論是用來建品牌、做轉址,或先作為防禦性註冊,都可以開始累積數位資產。」余若凡表示。今年TWNIC方案不僅延長了申請對象的年限,也在免費之餘特別簡化申請流程,讓新創團隊輕鬆完成。余若凡說,企業只要備妥公司或商號設立證明,線上填寫資料、選好想要的域名並上傳文件,最快一個工作天內即可生效。

「我們希望讓這件事情的流程簡化到創業家們用幾分鐘就能完成申請,」余若凡笑說。不僅如此,TWNIC 也希望讓這項服務的效益極大化,不只是積極推動域名的申請,更同步規劃了後續的配套措施。申請完成後,企業可以透過「轉址教學」將域名直接連結至現有的社群媒體等平台,不需額外調整營運模式,就能立即擁有屬於自己的專屬門牌;同時,TWNIC也提供大型雲服務供應商的免費空間作為範例,提供清楚的「架站」教學,協助企業快速打造基本網站。這樣的設計,讓資源有限的新創企業不僅能輕鬆取得域名,還能在最短時間內建立屬於自己的數位家園,為品牌發展打下穩固基礎。

從「數位門牌」出發,為新創奠下品牌與信任的起跑線

對於許多初創企業而言,品牌的第一張名片,可能不是實體名片,而是域名名稱。余若凡強調,數位轉型的時代已經不是「要不要做」的問題,而是「非做不可」的基本條件。

「我們希望 52168 能成為新創的堅強後盾,從最簡單、最基本的地方,幫助他們在數位化的道路上打好地基。當企業開始累積數位資產,品牌信任也會逐步建立,整體產業生態才能變得更安全、更有韌性。」余若凡說。透過52168方案,TWNIC 不僅提供免費資源,更試圖翻轉企業對「數位門牌」的認知。對於正處於創業起跑線上的新創來說,這或許是一個最簡單,也最值得立即行動的關鍵步驟。

請上「52168 Go! 新設立公司/商號免費域名註冊」活動網站 https://52168.tw/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