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7. 美金、人民幣和台幣,創投怎麼賺這三種錢的邏輯
  1. 創業熱潮表面由新技術推動,但最終能否存活下來成為贏家,關鍵在於找到商業模式,這方面中國大陸的新創和創投發展時間雖比台灣晚,但更務實。

  2. 矽谷有很多厲害的公司,但未必都比台灣團隊強,可是他們很懂命題,而台灣更局限在解題。

  3. 新創很難跳脫所在市場去想完全無關的題目,最好能結合在地資源,比如醫療電子化這一塊,醫療器械(結合資通訊)會比智慧醫療(純軟體)更適合台灣。

  4. 面對Covid19帶來的衝擊,創投更看重的,不是疫情後趨勢,而是哪些公司能活到疫情後。

EP16. 疫苗代工:日韓可以,台灣為何踉蹌?

EP15. SPAC和虛擬金融怎麼回事? 矽谷創投簡志宇的第一手分享

EP14. 零接觸與有感服務:早疫情兩年就開始的銀行4.0

EP13. 疫情不會毀掉公司,但轉型失敗會

EP12. 台灣電商,為何成了龜兔賽跑的兔子?20年操盤手看問題

EP11. 晶片製造業終局之戰,押台灣還是美國?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