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爭議擺一邊,Uber在台北推「美食外送」服務
合法爭議擺一邊,Uber在台北推「美食外送」服務

Uber也搶快遞商機!UberEATS 美食外送服務正式在台北上線,將以「機車」做為主要交通工具,目前已經有超過百間餐廳成為合作夥伴,包括鼎王火鍋、新都里、M ONE Cafe等加入。但對於營運登記「合法爭議」,Uber並沒有正面回應,強調「一直和政府有正面討論」,若被開罰單將會「積極處理」。

UberEATS 單車外送二
UberEATS外送餐點服務,將以機車做為送餐主力,但自行車也會是工具之一。
圖/ 侯俊偉/攝影

UberEATS機車送餐違法? 高層:台北已有類似服務存在

由於交通部認定若有「運送貨物且額外收取報酬」行為,營運公司必須申請登記「汽車貨運」業才能合法,UberEATS初期採「免運費」推廣,還能夠避開法律衝突,但蜜月期如果結束,就有可能接到罰單。

對此,UberEATS僅回應將會持續跟政府溝通,並未說明是否同意改申請汽車貨運業,將輿論戰場轉向「服務品質」。

UberEATS亞太區總經理Simon Rossi表示:「Uber和UberEATS是不同服務,但都是利用資訊平台產生新的商業模式,在台北已經看到有類似的食物外送服務存在。」

UberEATS 亞太區總經理Simon Rossi
面對合法議題,UberEATS 亞太區總經理Simon Rossi 並沒有正面答覆,僅強調他們注重服務品質,會持續和政府溝通。
圖/ 侯俊偉/攝影

他認為,UberEATS挑選品質好、開業時間久的餐廳合作,對於食物品質本身要求就高,且消費者可以在APP上面分開評價「物流」和「餐點」品質,藉由累積數據,就能夠控管品質。

UberEATS至今已經在舊金山、紐約、洛杉磯、巴黎等全球52個城市提供服務,台北市是暨新加坡、東京、香港後,亞太區第四個啟動城市。過去在國外執行送餐服務,會按照當地特性安排,汽車、機車、自行車都是可能工具,不過來到臺灣之後,招募送餐員條件選擇以摩托車做為主力。

UberEATS機車快遞員條件
只要年滿19歲,擁有機車行駕照,就能加入UberEATS成為送餐員

UberEATS找台北百間餐廳合作,7成店家「首次」推外送

UberEATS強調,他們跟Uber一樣照顧送餐員權益,雖沒有公布保險細節,但每一趟運送過程都有額外保險,且或許因為食物外送更需要即時回應,UberEATS還多了專屬客服電話,能解答消費者疑問。

至於「外送距離」目前限制在店家3公里內,APP能按照消費者所在位置,自動調配適合的送餐員,也會有機車車牌顯示、預計送餐時間等。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台北的合作餐廳中,有七成店家都是首次提供外送服務,顯示大部分餐飲業並沒有因為UberEATS的合法爭議而膽怯。像人氣甜點店Felicitas Pâtissérie過去只有提供消費者提前預定宅配到府,但他們看好UberEATS能帶來更多「即時訂單」。

機車快遞未登記汽車貨運業違法 空腹熊貓表態:願配合

對於Uber切入外送市場挨批違法,同樣主打機車送餐服務的空腹熊貓foodpanda則有較明顯表態,空腹熊貓公關莊晴竹表示,「若交通部新政策定案,機車快遞需登記汽車貨運業,將配合辦理。」

其實目前機車貨運一直處於法律模糊地帶,新進公司只能登記隸屬汽車運輸業,資本額需達2500萬。儘管依現行規定,Uber進軍機車外送市場仍屬違法,但也再次突顯在新商業模式下,政府是否需要另建專法的管理議題。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破浪者」到「心理韌性」的生存:新北市政府青年局以AI為題,帶領青年鍛鍊面對未知的勇氣
從「破浪者」到「心理韌性」的生存:新北市政府青年局以AI為題,帶領青年鍛鍊面對未知的勇氣

生成式 AI 掀起的浪潮,正在重塑全球職場規則。當自動化與智慧工具成為日常,企業對人才的期待也正快速轉變,不只要會用AI更要能與AI協作。新北市政府青年局看見了這股正在變化的趨勢,將「AI」視為青年職涯培力的核心議題,從課程設計到論壇活動全面升級。近期,更辦理「AI破浪者論壇」,邀集產業專家帶領青年從 AI 工具應用到心理韌性心法,全面探索 AI 時代的職涯解方,希望能陪伴青年不僅追上技術,更在快速變動的時代中培養學習力與行動力,學會駕馭浪潮而非被浪潮推著走。

從教育補位到心態進化,新北市政府青年局的AI世代行動課

「我們要做的就是補上教育與職場之間的缺口,」新北市政府青年局局長邱兆梅指出。她表示,新北市政府青年局雖僅成立3年,但始終以「接軌社會、接軌職場、接軌市場」為核心任務,不只是從開設課程賦能青年,更要讓青年加快速度以多樣化的姿態進入場景實戰,而「新北有課 UKO」正是這個「接軌職場」的實踐平台。

邱兆梅局長說,它是專為 18 至 40 歲青年而打造設計,串連了培力課程、職涯諮詢與實習體驗的完整職涯成長路徑,希望成為新北青年的「實戰培力基地」。因此,從AI 工具應用、數據分析到自媒體行銷,課程設計結合專案實作與專業證照,如NVIDIA DLI AI深度學習課程等,讓學習成果能直接成為履歷亮點。邱兆梅局長認為,青年需要的不只有學習知識,而是「能立即上場的實戰力」。「學校教的是知識,但我們希望青年學會行動、會嘗試,跌倒之後也能有再站起來的韌性。」這樣的精神,也成為今年「AI破浪者論壇」設計的出發點。

相較過去曾以「藝術變現」為主題,今年的新北市政府青年論壇轉向時下最熱的 AI話題,是順應趨勢,更是教育思維的延伸。「AI讓未來變得更快、更不確定。」邱兆梅局長深刻描繪了時代的變革,「在我父母親的年代,職涯像是在爬樓梯,大家都有明確的路徑。但現在年輕人面對的世界不要說樓梯,連堅固的地板都不見了。」

她坦言,現在的職涯模式更像是「衝浪」充滿高度未知性,也因此,AI 帶來的不僅是技術挑戰,更是心理挑戰。許多青年面對變化感到焦慮,擔心被取代或落後。於是,今年論壇特別以「上半場談技術、下半場談心理」的設計,將生成式 AI 的應用學習與心理韌性課題並列。

DSC01039.jpg
邱兆梅局長強調「我們要教的不只是技能,更是面對未知的能力。」
圖/ 新北市政府青年局

從技術到人性:AI時代青年行動力的三種樣貌

在論壇現場,來自不同領域的三位講者從各別角度,展現出對AI時代下青年可能的行動路徑的不同洞察與分析。

在AI實務應用的層面上,AI 創作者林上哲與 FansNetwork AI 分身平台創辦人李婷婷兩位講者皆指出,「協作」與「標準化」是進入AI時代的關鍵。李婷婷認為,與AI互動的能力就像訓練一位國中生,指令越明確、語境越精準,AI的回應品質就越高。她強調,唯有長時間餵養資料、反覆調整,AI才能成為真正理解使用者的工作夥伴。而林上哲則從企業角度指出,AI自動化若無法落地,多半是因為組織缺乏標準流程。唯有先完成SOP與工作鏈結的明確定義,AI串接與任務優化才有基礎可循。

DSC01106.jpg
AI 創作者林上哲在論壇中分享:AI 要真正落地,關鍵不在技術,而在組織能否建立明確的標準流程與工作鏈結。
圖/ 新北市政府青年局

至於在企業導入 AI 的實務層面上,DataDecision.ai 人工智慧科學家尹相志指出,大型語言模型(LLM)的最大挑戰在於「不可控」。AI 無法產生完全一致的答案,對企業而言意味著風險與難以驗證的結果,因此實際上線的多為 AI 所生成、可被測試的程式,而非 LLM 本體。他進一步提醒,AI 並非萬能代理(Agent),真正的關鍵在於理解每個工具的能力邊界,並以「工作流」的概念設計系統,讓人類的品質管理與決策判斷成為 AI 發揮效能的保障。

在面對 AI 時代的個人修煉上,三位講者不約而同指出,真正的競爭力仍來自「人性深度」。尹相志提醒青年,要勇於挑戰超越自身能力的目標,因為這是機器無法模仿的勇氣與創造力;林上哲則強調閱讀與專注的重要,他認為在速食資訊的時代,願意深入思考、專注於單一主題的人,才具備「匠人精神」。李婷婷則以自身經驗呼應此觀點,指出與 AI 協作需要長期投入與耐心反覆調整。當你真正開始讓AI回覆訊息、處理日常事務時,才會發現需要調整與優化的地方,才能學習如何把腦中的 SOP 清楚轉達給它。唯有經過不斷試錯與磨練,AI 才能真正為你代勞並成為人類創意的延伸。

三位講者的分享,體現了青年局設計這場論壇的初衷:AI不只是技術趨勢,更是場人與心智的革命。從自學者、創業者到產業實踐者,這群「破浪者」讓人看見AI時代下多元的成長路徑:學習力、行動力與韌性。

DSC01384.jpg
FansNetwork AI 分身平台創辦人李婷婷指出:AI 就像一位需要引導的學習者。唯有持續餵養資料、反覆對話,AI 才能真正理解你的思考。
圖/ 新北市政府青年局

在AI解放之後,重新定義「人」的價值

邱兆梅局長分享,AI 的普及正迫使人重新思考「人」的價值。她認為,科技的進步本質上是一種解放,AI 取代的不是人,而是那 90% 重複、機械、缺乏意義的工作,讓人有機會回到核心問題:「什麼才是人類的獨特性與貢獻?」

「當這些被AI取代的事都被解放後,我們就該探索人能為這個世界帶來什麼?」她說,而那才是人類真正的價值。邱兆梅局長鼓勵所有「AI破浪者」們,要誠實地面對跌倒與挫折,並專注在那 10% 無法被取代的價值上,因為那才是青年在這個時代中最關鍵的競爭力。「現在值得敬佩的,不是一路順利的人,而是一直跌倒還能再站起來的人。」她強調,「新北有課 UKO」不僅幫助青年學會寫履歷,更陪伴他們走進產業現場,從技能到心態提供完整支持。最終,能真正駕馭浪潮的,不是掌握多少技術的人,而是那顆願意持續學習、面對挑戰、勇敢破浪的心。

[由就業安定基金補助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