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zon GO帶來的壞消息與好消息
Amazon GO帶來的壞消息與好消息
2016.12.09 | Amazon

我們都知道,作為這個時代最具代表性的網路電商,Amazon一直以來都不那麼「安份」。它不僅在2002年推出了雲端運算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 AWS),更進軍物聯網、打造被網路女王Mary Meeker譽為將引領下個科技風潮的智慧家庭裝置Amazon Echo。但這些都還不夠驚人。就在前幾天,Amazon宣布將在2017年開設「Amazon GO」實體智慧超商

雖然從去年開了第一家實體書店後,Amazon再開一家實體超商理應是嚇不倒大家,但實際上這消息還真震撼了一票人。

原因在於──根據Amazon網頁上的說明──Amazon GO是以電腦視覺、感測器與深度學習為基礎打造的智慧超商。換言之,一如Tesla之於傳統汽車,Amazon GO要帶來的是一種自動化的全新消費體驗,它將這樣的科技稱為「Just Walk Out Technology」。

如果你有在尖峰時間走進超商買過東西的話,肯定也會讚嘆這項科技的偉大。對於崇尚快速生活的現代人來說,各種「排隊」都是在褻瀆時間的「神聖性」。

雖然我們現在有各種行動裝置,能讓我們即刻「分身」去處理其他事務,以稍稍緩減浪費時間的不安感。但若能「不用排隊」!那肯定可以比肩無薪假得個什麼諾貝爾獎吧!

不過,事情好像也不那麼美好,至少,如果我們問問MIT知名網路研究者特克爾Sherry Turkle(The Second Self、Life on the Screen以及Alone Together等書的作者)的話,她可能會提出這樣的憂慮:

MIT知名網路研究者特克爾(Sherry Turkle)
當便利的科技取代了原有的人際關係後,它是否也改變了我們?

人工智慧「就夠了」嗎?

特克爾在寫《群體性孤獨》(Alone Together)一書(2011年出版)時,當然不知道Amazon將會開一家實體智慧超商。但是在這本書的第一部分,特克爾討論了人工智慧、社交機器人的發展可能會帶來的問題。

因此,我在這裡打算借用特克爾書中對於人工智慧的討論,來談談Amazon GO所帶來的「壞消息」。

以十幾年的觀察為基礎,特克爾回顧了所謂的社交機器人如何進入我們的生活。從1970年代學院裡的人工智慧程式ELIZA,到我們小時候可能都養過的「電子雞」、以及後來更為「真實」的寵物機器人AIBO

特克爾發現我們對於這些機器人的態度開始有了轉變。從一開始認為機器人終究與人不同,缺乏那獨特的情感與情緒,到今天人們似乎開始覺得機器人已可以提供足夠的回應,甚至會認為它們的回應更客觀、更具參考價值。

在特克爾看來,這不僅意味著人工智慧確實取得一定的成功,更重要的是,這也意味著人們越來越傾向以更「安全」、便利的方式尋求親密關係。

與機器人的關係之所以是安全的,原因在於,不同於有著正負面情緒、善變、具不同價值信念的他人,機器人基本上是被設計來迎合人的需求與渴望的。換言之, 我們永遠不必擔心機器人不再愛自己。

特克爾進一步指出,這種在與機器人的親密關係中經驗到的「簡單關係」,恐怕會逐漸地改變我們對於人際關係的想像。因為社交機器人太輕易地餵養了我們對於關係的需求,我們也許有一天將失去與他人建立複雜、豐厚關係的能力。到最後,所謂人際關係可能將會化約為如同消費物般,只為了滿足人們自身欲望而存在。

如果我們同意特克爾的憂慮,那麼在開心不用再排隊之餘,也該想想:當未來有一天所有的超商、百貨都變成了「大型自動販賣機」,當上街購物不再需要與陌生人(店員)互動、不再有排隊等待的時間讓你有機會與鄰人閒聊,這樣的公共空間會是什麼模樣?

跳出工具觀點,改變的可能

雖然我從特克爾那邊看到Amazon GO可能帶來的壞消息,但這並不是要說人工智慧是個全然的壞東西,我們應該像過去的盧德主義者那樣反對其發展。套用傳播學者麥克魯漢的話來說,在評價之前,我們得先理解。

特克爾看到的人工智慧也許不是全部。一方面,她的警語當然絕非杞人憂天。科技物向來不只是被動的、被操控的工具,相反地,過去我也一再強調,我們在使用科技的同時,也正被其改變自身。

但另一方面,這並不代表我們什麼都不能做,只能就這樣讓科技改變我們。實際上,當我們能夠認真地看待人與科技物的關係,那也就開啟了改變的可能性。

Amazon Go_Amazon官網-2.jpg
圖/ Amazon官網

無法認識到人與科技物的真正關係,並總認為物只是工具的人,一如麥克魯漢說的,是白日夢遊者。這樣的白日夢遊者正是特克爾所擔憂的對象,因為他們毫無察覺科技物帶來的化約與改變。

反過來說,當我們從白日夢中醒來,擺脫只看效率、便利的工具觀點,反思地進入人與科技物的關係中,便可能看到人工智慧、社交機器人給予的是一種化約的人際關係,進而認識到人與人關係原有的豐厚性。

此外,只看效率、便利的工具觀點,其實也正是我們今天恐懼人工智慧將要取代人的工作的根源。也就是說,工具觀點預設了人是工具使用者,是優勢位階的操控者,但是人工智慧的出現卻翻轉了這樣的位階差異。人不僅失去了主控的位置,甚至可能反過來要接受人工智慧的指揮、命令。

因此,跳出工具觀點就有了雙重的意義。例如在Amazon GO的例子上,我們可以思考,一間超商──作為公共空間──是否只能以效率、便利為其運作邏輯? 人工智慧科技也許可以讓我們更「方便」地生活,但「方便」理應不是生活的全部,不是嗎?

此外,不意外地,也有人擔憂Amazon GO將使超商店員失業。但如果我們擺脫工具觀點,不再堅持作為工具操控者,Amazon GO的出現應該可以解讀為人工智慧終於接手了那些枯燥、重複性的工作,進而人應該就有時間去做其他想做的事情。

當然,你會反駁說:不工作哪有飯吃呢?但這個問題不正透露出,問題不在於人工智慧搶走了人的工作,而在於我們預設地將工作的意義化約為「為報酬而存在」的活動,同時也預設地接受了只有「資本家-勞工」這種生產關係。

如果有一天,人工智慧、自動化已可以生產人類社會所需,那麼資本主義體制就只是為資本家的貪婪服務,這赤裸裸的事實不就顯而易見嗎?

因此,面對人工智慧的發展,我們該思考的不是要如何保有人類的工作機會,而是該如何慢慢改變我們的生產與分配體制,讓科技發展的成果真的能夠促進社會共善。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800至1000字,兩天內會回覆是否採用,文章會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