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爾(DELL)連續的出現標價錯誤,事後處理的方式引發爭議,也讓許多人不再將購物網上的購買,視為正常交易。在消費者權益受損之餘,也有另一個聲音替廠商發聲,即使如此,連續的錯誤,已讓戴爾無限期關關閉台灣線上購物網。
消費者該有的格調
戴爾事件過後,網路上的主流聲音是:戴爾應該要出貨,最少要出一台(消保會也是如此認為),另一派雖較為微弱,但也為數不少的(隱性)聲音則認為,戴爾也是受害者,消費者不該趁火打劫,而且事後還理直氣壯,頗有點吃相難看的味道。講到後來,有點變成消費者與廠商權益的合理界線,應該訂在哪裡才對。
消保官:戴爾和消費者都難卸責
「從司法角度來看,消費者違反了誠信和信賴利益保護原則,」張英美表示,癥結點在於消費者明知是非真實標價,仍然大舉下單,號召所有人一起來買。消費者的心態和行為都可議。戴爾也難辭其咎。張英美表示,標錯價格錯在先,但是戴爾應該在隔(25)日就馬上道歉,說明處理辦法。倘若提出的條件不讓消費者滿意,消基會和消保會可以再一同討論,擬出最後的決議。[
戴爾購物網再凸搥 先關再說](http://tech.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Inc/2007cti-news-Tech-inc/Tech-Content/0,4703,12050902+122009070600230,00.html)
以網路直銷起家的戴爾卻在台灣頻頻凸搥,歷經昨日凌晨網站系統再次出現價格錯誤後,台灣戴爾已決定無限期關閉台灣線上購物網站。戴爾台灣區總經理廖仁祥表示,何時恢復網站營運時間不確定,要等解決問題之後才有可能,這才是負責任的作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