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中,媒體報導三星電子、SK 海力士與美光科技三大 DRAM 廠將停止生產 DDR4 DRAM。消息傳開後,台灣 DRAM 廠南亞科股價應聲大漲,記憶體族群也隨之展開多頭行情。
在此之前,仍有國際知名市調機構對 DRAM 價格持悲觀看法,預測下跌趨勢將持續到 2025 年下半年。
PC、伺服器與行動 DRAM 價格預期將下跌至今年第三季;上半年約跌 10%,下半年約跌 5%,涵蓋 DDR4、DDR5 產品皆呈現走弱。
事後看來,這份價格分析的預測偏離實際甚多。 因此,外資報告稱「記憶體市場將展開十年大多頭循環」時,大家也不必奉為圭臬。
記憶體是景氣循環顯著的產業
從南亞科股價表現來看,2 月 17 日當天大漲 8.16%,收 34.35 元;其後股價一路攀高,至 11 月 6 日收盤 148 元,波段大漲 330.8%。
南亞科第三季淨利達 11.19 億元,為自 2022 年第四季以來首度轉盈。
另一家台灣 DRAM 廠商華邦電子股價與獲利表現同樣亮眼。華邦股價自今年 2 月 12 日的 14.55 元起漲,至 11 月 6 日達 59 元,漲幅高達 305%,與南亞科相當。
華邦電子今年第三季淨利達 29.39 億元,終結連 4 季虧損;累計今年前三季淨利 5.39 億元。
與以 DRAM 為主力產品的南亞科不同,華邦的產品組合除 DRAM 外,尚有 NAND、NOR 等。這兩種記憶體市場同樣處於多頭格局,推升華邦業績與獲利。
記憶體是景氣循環顯著的產業,每隔幾年市場會在「供不應求」與「供過於求」間擺盪;通常「供過於求」的時間較長。
HBM在DRAM市場的比重快速走升
從全球 DRAM 市場來看,2023 年營收為 817 億美元,這是自 2021 年高點回落後的近期低點。2024 年 DRAM 市場反彈,全球營收達 969 億美元,年增 18.6%。今年全球 DRAM 市場營收預估將成長至 1,150 億美元,較 2024 年再增 18.7%。
這波 DRAM 市場的成長主要受益於 AI。隨著 AI 用 GPU 的效能不斷提升,記憶體容量與性能也持續精進。輝達的 Ampere、Hopper、Blackwell 等架構 GPU 使用 HBM(高頻寬記憶體),以滿足 GPU 對記憶體快速存取的需求。
HBM 規格不斷升級,從 HBM、HBM2、HBM2E、HBM3、HBM3E,到最新第六代的 HBM4;堆疊層數愈來愈多、容量也同步擴大。由於 HBM 晶粒面積遠大於一般 DRAM,DRAM 廠的產能被 HBM 佔據不少,致使一般 DRAM 供需逐漸吃緊、需求快速增加,供需失衡進而造就近期多頭行情。
SK 海力士是 HBM 的先行者,與輝達緊密合作,HBM 市佔率超過五成,營收快速上升;今年整體 DRAM 營收已超越盤據市場逾 30 年的三星電子。SK 海力士在今年第三季法說會中表示,明年 HBM 產能已被預訂一空,預告明年 DRAM 行情仍將熱絡。
預估今年全球 HBM 營收約 285 億美元,占整體 DRAM 市場約 24.8%。明年全球 DRAM 市場營收可望達 1,365 億美元,其中 HBM 約 475 億美元,占比升至 34.8%;可見 HBM 在 DRAM 市場的比重快速走升。
明年 PC、智慧型手機市場預期持平;除非 AI PC、AI 手機大賣,兩大記憶體應用市場不易大幅上揚。
NAND 方面,受惠於 AI 推論市場快速展開,帶動大量儲存需求;而硬碟(HDD)廠商無意大幅擴廠。儘管目前 SSD 成本仍高於 HDD 約 3 至 4 倍,但儲存應用仍大舉採用 SSD,促使 NAND 市場步入多頭。
十年大多頭?宜持審慎態度
在景氣循環中,處於「供不應求」時,市場情緒往往愈趨樂觀,認為緊俏將長期持續,於是大幅增加資本支出擴產以滿足需求;然而,行情常在不知不覺間反轉。
所謂「十年大多頭超級循環」多在此種氛圍下被端出;再華麗的數據推演,也難以完全應對詭譎多變的市場。面對記憶體未來走勢,宜持審慎態度,不宜一路看多不回。
責任編輯:李先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