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攝影馬拉松” 亞洲地區同步開跑
”Canon攝影馬拉松” 亞洲地區同步開跑
2009.10.19 |

一向以領先光學技術聞名的全球數位相機領導品牌Canon,希望在台灣積極提升推廣攝影文化,因此今年首度在台灣舉辦第一屆”Canon攝影馬拉松” (Canon Photo Marathon)比賽,並且以後將成為每年固定舉辦的大型活動,希望持續帶動國內攝影風氣,成為攝影文化界一大盛事。第一屆台灣”Canon攝影馬拉松”提供了豐富的獎項,總價值超過50萬元以上,第一名的金獎更可獲得價值超過18萬元的獎項,吸引了眾多喜愛攝影的民眾們熱情參與,因此網路上開放報名後不到48小時的時間300位名額即全數額滿。

由2003年至今,Canon在新加坡已連續舉辦七年攝影馬拉松活動(Canon Photo Marathon),其他亞洲地區如: 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及菲律賓亦先後加入。今年更有重大突破,四個地區包括香港、印尼、印度、及台灣都首度共襄盛舉,參與此盛會,令此次活動成為亞洲地區的一大攝影盛事,在各地參加者澎湃的熱情之下,勢必讓攝影文化可以在不同地區得以推廣。

”Canon攝影馬拉松” 於今日(10/17)上午10點假台北微風廣場為起點正式鳴槍開跑,本次”Canon攝影馬拉松”的活動主題是「My Photo, My Story」,將台北市劃分三個地區做為闖關地區,開賽前當場抽出三道題目,選手們在北市大街小巷穿梭發揮創意,將每道題目串聯成四張照片來訴說故事。現場聚集來自全省各地的參賽者,最遠甚至有從金門趕來參加比賽,參賽年齡從18歲至68歲,除了出自於對攝影的熱情,也想自我挑戰藉此紀錄城市的故事點滴。在天還未亮就已經聚集許多準備報到的人,每個人充滿信心準備好迎接長達12小時,並結合體力、耐力、攝影功力的攝影大考驗。Canon除了貼心提供每位選手活力補給包,包括礦泉水、餅乾等乾糧補充選手體力,此外,為鼓勵所有參賽者能夠堅持到底完成比賽,在閉幕茶會分發完賽證書與Canon專屬攝影背心給完賽選手作為紀念。

同時,Canon這次也特別將300位參賽者的報名費總計新台幣十萬元整,全數捐給世界展望會的『孩好有你,助學行動』,由Canon消費者影像產品事業處副總蘇惠璋代表捐贈,並由世展會主任鄭維思代表受贈,希望將參賽者對攝影的熱血化為大愛,讓台灣弱勢兒童感受到大家的熱情。整場Canon攝影馬拉松比賽從白天到黑夜,選手們在時間與體力的雙重壓力下,用手上的相機發揮創意,紀錄每個畫面串聯成為令人感動的故事,考驗參加者的敏銳觸覺及時間上的掌握。

**豐富獎項總值超過新台幣50萬元
**今年Canon首度在台灣舉辦攝影馬拉松比賽,提供了豐富的獎項,第一名的金獎,將可獲得總價值超過18萬元的獎項 (新台幣 5 萬元現金 + Canon EOS 5D Mark II Kit(24-105 mm)數位單眼相機 + Pro9500 Mark II A3+ 相片印表機),銀獎則可獲得價值將近10萬元的獎項(新台幣 3 萬元現金 + Canon EOS 50D Kit(15-85 mm)數位單眼相機 + Pro9000 Mark II A3+ 相片印表機),銅獎則可獲得價值將近5萬元的獎項(新台幣 1 萬元現金 + Canon EOS 500D kit(18-55 mm)數位單眼相機 + PIXMA MX868 相片複合機),還有佳作及特別獎數名,全部獎項總價值超過50萬元以上。

**評選方式
**此次比賽名額限300名,只要是Canon數位單眼相機用戶都可報名參加,評選標準包括: 故事性(25%)、創意(25%)、技巧( 25%)、構圖(25%),參賽者需要在指定時間內,就每個主題挑選四張有故事性的作品,成為一個創意影像故事。比賽評審之初選將於10/30起至11/9止由網友進行網路票選,至於決選將有七位專業評審團進行最後評選,得獎結果將於11月11日公佈,並於11月14日(星期六)於台北光點舉行頒獎典禮。

關於Canon攝影馬拉松活動
由2003年至今,Canon在新加坡已連續舉辦七年攝影馬拉松活動(Canon Photo Marathon),其他亞洲地區如: 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及菲律賓亦先後加入。今年更有重大突破,四個地區包括香港、印尼、印度、及台灣都首度共襄盛舉,參與此盛會,各地區都在十月份陸續開跑,令此次活動成為亞洲地區的一大攝影盛事,在各地參加者澎湃的熱情之下,勢必讓攝影文化可以在不同地區得以推廣。

想要更深入了解本次Canon攝影馬拉松的活動說明與介紹,請參考活動網址: http://www.canonphotomarathon.com.tw
或撥打活動洽詢專線:02-2775-4633分機116 E-mail: service@dcview.com

台灣佳能資訊(Canon)免費服務客服中心電話: 0809-022-888,www.canon.com.tw

關於台灣佳能資訊
台灣佳能資訊股份有限公司,(Canon Marketing Taiwan Co., Ltd),隸屬全球知名品牌 Canon 企業集團,成立於2001年4月,是Canon在台灣的分公司。台灣佳能資訊負責所有Canon主要產品在台灣市場的銷售推廣、行銷活動、以及售後服務。Canon為世界光學及數位影像技術的領導品牌,總部位於日本東京,在世界各地擁有子公司約200家,全球員工人數超過10萬人。Canon旗下產品涵蓋數位影像輸入及輸出產品,多元化的產品種類滿足從個人、SOHO族、中小型辦公室至大型企業等不同使用者的多元需求。Canon除了致力於專業know how及技術研發外,更一直推廣企業理念"共生"(“kyosei”- living and working together for the common good),持續在全球各地提倡環境保育概念,期望能讓未來環境更加美好。Canon目前在台灣分為兩大事業處負責主要產品:BIS商用影像產品事業處以及CII影像資訊消費產品處。BIS商用影像產品事業處主要負責產品包括:彩色/黑白數位多功能複合機、SOHO雷射多功能事務機/傳真機、大圖輸出機、專業彩色數位印刷輸出系統、辦公室解決方案等。CII影像資訊消費產品處主要負責產品包括:數位相機、數位攝影機、噴墨印表機、相片多功能複合機等。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突破傳統信用卡模式!國泰世華如何重塑刷卡體驗,養出百萬CUBE切換忠實粉?
突破傳統信用卡模式!國泰世華如何重塑刷卡體驗,養出百萬CUBE切換忠實粉?

根據聯合徵信中心統計,國人平均每人持有約4張信用卡,雖反映出信用卡普及,卻也暴露市場飽和的現實。當回饋比例、聯名優惠成為銀行發卡標配,差異化日漸縮小,消費者對單一卡片的忠誠度也難逃下滑。

面對同質化競爭困境,國泰世華銀行四年前即推出CUBE信用卡,首創「數位自選」權益機制,讓使用者能依需求自由切換權益回饋,成功累積百萬卡友。然而,當使用者習慣隨手調整回饋後,國泰世華又該如何進一步突破,讓廣大「CUBE切換忠實粉」更黏?

數位平台成熟度,撐起「權益自選」創新機制

「以前一張信用卡就是固定型態的權益,或綁定單一聯名夥伴。而權益自選的設計,讓信用卡不再那麼制式、更加靈活!」

國泰世華銀行數位長陳冠學指出,CUBE 卡最大的突破,是將信用卡從「靜態工具」轉化為「動態平台」。搭配CUBE App卡友可依需求隨時切換:餐廳用餐或假日逛百貨公司選「樂饗購」、出國旅遊則切換至「趣旅行」享旅遊或交通優惠;一張卡橫跨多種生活場景,甚至能依個人偏好即時調整,客戶更能於商家請款後透過CUBE App查詢點數回饋明細,對精打細算的卡友格外具有吸引力。

然而,要實現如此彈性靈活上下架權益與優惠,背後的挑戰遠比表面複雜。陳冠學直言:「若沒有成熟的數位平台作為基礎,根本不可能實現。」傳統信用卡只需處理單卡簽帳與消費紀錄,但 CUBE 必須同時滿足龐大客群的多元需求,從數據分析到營運模式都得全面升級。唯有在技術架構上徹底重建,才能實現這種前所未有的產品邏輯。

因此,CUBE 信用卡並不只是單一產品的創新,也可以說是推動國泰世華數位平台進化的重要里程碑。

國泰世華銀行數位長陳冠學
國泰世華銀行數位長陳冠學指出,唯有成熟的數位平台,才能撐起CUBE信用卡「權益自選」的創新機制。
圖/ 數位時代

因為靈活,得以開啟平台化服務的想像

打開 CUBE App、彈性切換CUBE信用卡權益方案,甚至查看領取不同商家的回饋加碼優惠券,這種互動式體驗已成為百萬卡友的日常。但國泰世華並未止步於此,而是思考如何進一步延伸金融場景。

「許多權益的設計並不只是為了增加交易,而是基於人性化洞察,去滿足客戶更深層的需求。」陳冠學舉例,如CUBE信用卡「童樂匯」權益,針對親子族群推出涵蓋餐廳、嬰幼童品牌、五感體驗課程等六大通路的專屬權益,最高可享 10% 小樹點回饋,甚至指定私校學費也提供領券最高 3% 回饋。雖然少子化趨勢讓親子族群相對小眾,但陳冠學則有不同觀點:「服務客戶的下一代,也是長遠經營的投資。」

除了分眾經營,對於聯名卡的發行,陳冠學則認為:「過去,聯名卡是會員身份的象徵,但在數位時代,攜帶多張會員卡的需求已經弱化。我們透過不同合作模式,仍能達到同樣的客群經營效果。」

於是,國泰世華與多元場景通路如 Uber、Klook、大樹藥局、臺虎展開不同形式的深度合作。對合作通路而言具備「品牌強強聯手」的導客效應,對國泰世華來說,則更能觸及多元分眾市場,跳脫單一品牌聯名的侷限,信用卡也因此從支付工具延伸出更多服務優勢。

當信用卡升級為集結服務的平台,國泰世華不僅打造互利共生的生態圈,對外創造多贏合作,對客戶也深化品牌連結,逐步鞏固難以取代的黏著度。

新聞照.jpg
CUBE信用卡結合App數位自選權益,讓用戶依需求即時調整回饋,展現靈活又直覺的數位金融體驗。
圖/ 國泰世華

從一張卡到點數生態圈,國泰世華打造CUBE尊榮會員感

「跳脫信用卡本位主義,不再侷限於刷卡回饋,而是從整體金融與生活情境出發,將服務轉化為跨情境串聯的完整旅程。」陳冠學強調,CUBE 品牌的使命,就是做到跨情境、跨服務、跨子公司的一站式體驗。

而國泰優惠 CUBE Rewards App 的出現即是里程碑。從原先 MyRewards 升級為 CUBE Rewards App,不只功能升級,也是品牌再造,把 CUBE 信用卡與國泰集團「小樹點」完整串連,將會員經營、點數生態圈與 CUBE 品牌價值一站打通。

「我們讓 CUBE 不只是信用卡,更像是俱樂部般的尊榮體驗。」憑藉國泰龐大的小樹點基礎與優質卡友群,CUBE 對合作品牌展現強大吸引力,得以不斷拓展餐飲、旅遊到藝文等場景,更突破點數僅能折抵帳單的模式,讓卡友能用點數兌換熱門演唱會、運動賽事門票,甚至搶先預訂話題熱門餐廳等限量體驗。

「我們希望讓客戶覺得:哇,你又找到我的需求了!」陳冠學說。把細微偏好化為具體體驗,正是 CUBE 平台能不斷創造驚喜的關鍵。四年來,CUBE 以「1+N」權益架構結合雙 App,已累積超過 600 萬卡,為國內發卡量最大的單一信用卡;累計2025 年前 7 月,簽帳金額達 4,889 億元,年增 11%,寫下亮眼成績。

但對國泰世華而言,數字只是過程,真正的目標應如陳冠學所言:「信用卡不該再有框架,CUBE 要做的,就是以洞察與創造,帶給客戶超乎想像的個人化體驗。」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