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從終端使用者的服務讓世人瞭解到雲端運算的神奇,特別是像小編這種隨時隨處工作的職務類型,特別能夠感受到雲端運算的好用,因此依賴以及因為匱乏而帶來的焦慮,都顯得分外沉重。
近來小編在近三年來收發工作信件的Gmail信箱也呈現匱乏的跡象,因為容量再怎麼大,也會被充滿圖檔附件的新聞稿灌爆,於是小編的信箱最近始終亮著紅字--「您目前使用了 7.29GB 配額中的 7.02GB (96%)」。該怎麼辦呀?(買容量吧 ~買吧買吧~這念頭一直出現著。)但前兩周Gmail最低的購買空間是10GB要美金20元!免費就能用到7GB,10GB卻要付費?小編實在買不下手…。
正當困窘之時,(就在小編生日的當天)Gmail的空間價格降價了!一年只要5元美金就能享用20GB的大容量,而且是免費容量之外的20GB(所以小編有27.29GB的空間了),再加上可與picasa空間互通,真是划算,於是小編立刻買入。
購買同時,發現直接連往Google發展的電子錢包Google checkout。這套於2006年6月推出的服務,使用介面還算親民,繁體中文版也算簡單明瞭,直接使用信用卡認證開通帳號、付款,免手續費一切都已完成。雖然說Google checkout在台灣很冷門,但在購買國外網站商品時,可分別在不同網站點選購買,不需分別在兩個網站輸入信用卡號,只要從Checkout平台扣款、統一追蹤訂單即可。
於是,短短兩分鐘,小編就以5元美金買下20GB信箱容量,下單24小時內取得該容量,繼續隨時隨處工作的雲端之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