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台南的南部科學園區,每年為台灣科技業貢獻了新台幣五千億元以上的產值,其中有超過六成以上的營業額,都是由光電產業所支撐。五年前,為了加速面板產業的發展,南科與台南縣政府特別在南科基地的西側,選擇了一塊占地兩百四十七公頃的土地,作為台灣「液晶電視專區」(Television Park,簡稱TV Park),並交由奇美集團旗下的聯奇開發一手打造。
這個過去稱為液晶電視專區的TV Park,現在不但已更名為「樹谷園區」(Tree Valley Park),更是一個擁有超過十萬棵樹的綠色科學園區。「雖然同樣名為TV Park,但意涵卻大不相同,」一手打造樹谷園區的奇美電子資深副總經理林榮俊說,樹谷園區就是要打破一般人對科學園區內冷冰冰建築的印象,「在樹谷園區內,樹木才是真正的主角,人與廠房都是配角。」
樹谷園區不僅講究綠色與環保,對於台灣科技產業的貢獻更是一樣沒有少,目前已有奇美電、奇景、奇力、旭硝子、啟耀、奇材、奇美實業及奇美物流等廠商陸續進駐。「園區未來將可創造新台幣三千億元的產值,以及兩萬人的就業機會,」林榮俊表示。
不花大錢的好創意
來到樹谷園區,很多人會發現一棟看起來和周邊廠房截然不同,有著雙斜屋頂且充滿設計感的現代建築。這個位在奇美電子六廠旁的建築,可不是縣政府新打造的博物館,而是奇美電子為員工與民眾打造的休閒活動中心──綠水樹谷活力館。這棟建築不只是台灣第一座獲得「台灣EEWH鑽石級綠建築標章」的大型運動休閒中心,還將綠建築的精髓發揮得淋漓盡致。「從建築物的主體規劃、建材的選擇,以及施工、管理等各個環節,我們都期望達到節能與減碳的目的,」設計並打造這座活力館的建築師林義傑表示。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頒布的EEWH綠建築評估系統包含四大範疇、九大指標:其中生物多樣性、綠化量、基地保水這三大指標,屬於「生態」範疇;而日常節能指標則為「節能」範疇;CO2減量、廢棄物減量兩項指標,歸類為「減廢」範疇;「健康」範疇則含括室內環境、水資源、污水垃圾改善三項指標。如果想拿到綠建築標章,在日常節能與水資源指標上,就一定得符合標準。
很多民眾都誤以為要打造一座符合上述九大指標的綠建築,肯定造價昂貴,但其實只要動動腦、多點設計的巧思,不見得要花大錢,才能達到綠建築的節能效果。成大建築系教授林憲德表示,不少台灣民眾認為,綠色建築就是要在屋頂上裝太陽能板,或是架設一台風力發電機,不然就是美麗的玻璃帷幕房子。但這些設計不僅所費不貲,而且根本不符合台灣所處的亞熱帶氣候條件。像是玻璃帷幕就完全沒有阻擋陽光的效果,反而容易讓室內溫度升高,造成不必要的空調耗能。
擁抱自然的設計
綠建築不該只是追求時尚的品味象徵,它更應該是一種擁抱自然、健康的生活態度。因此綠建築最高明的設計概念,就是要採取所謂的「誘導式設計」:順應當地的氣候條件與方位,利用建築物的外觀設計、開窗與場地配置,以達到最佳的節能效果。
以綠水樹谷活力館來說,由於位處南台灣,終年的高溫與日曬,也讓林義傑在設計時首重「遮陽」與「開口」。
以活力館的外觀來看,即採取「雙斜屋頂」與「出簷」(屋簷延伸突出於房屋本身)設計,「這樣就像是幫屋子撐了一把傘,」林義傑指出,活力館的東側屋簷延伸出一米五的長度,如此一來不僅可減少受熱面積、降低室內溫度,還兼具造型美感。在窗戶的開口部分,為避免西曬,靠西側就不會開設太大的窗戶,而北側則會選擇大面積開窗。「適當的開窗,不僅能讓室內明亮,還可以達到通風的效果,以降低空調的負荷,減少不必要的耗能,」林義傑說。
此外,活力館的外牆是用磚牆所搭建,而非容易吸熱的水泥牆。外牆結構也採複層設計,可有效隔絕熱氣。而整體建築還是以「鋼構」建材為主,不但節省工期,未來如果建築物要被淘汰掉,鋼架還可融掉再利用,回收率相當高。在空間的規劃與配置上,林義傑將廁所、更衣室等這類民眾「駐足率較低」的空間,設置於活力館的西側。即使下午長時間的日曬,讓建築物西側的溫度升高,也不至於過度影響在館內活動的民眾。
節流又開源
為了能讓寶貴的水資源回收、再利用,林義傑從「開源」與「節流」兩方面著手。在開源的部分,活力館設有雨水回收池,回收之後再經過簡單的淨化處理,可以用來澆花、沖馬桶。另外,館內設有一座溫水游泳池,大量的泳池水可回收再利用,引導至生態水池。而生態水池內的水生植物,還能夠將水質淨化,吸引更多水生動、植物來此棲息。在節流的部分,館內設有各種省水裝置,像是兩段式沖水的省水馬桶、感應式水龍頭。
「八八水災給了我們很重要的一課,」林義傑指出,在台灣一個完整的綠建築設計,不應該只有節能減碳與省水,「基地保水」的功能同樣重要。除了利用堤防等結構性防洪措施外,如果建築物的基地都能有保水功能,將可有效滯留部分雨水,不至於讓暴雨大量匯流,而造成低窪地區的嚴重水患。
「要做到保水,建築基地內的地表就一定要能透水,」林義傑強調,活力館南側的停車場,就是採取「透水鋪面」,就算大雨來襲,雨水也能滲透至底層土壤。而生態水池也可扮演「小型滯洪池」的角色。另外,活力館的周邊也有大面積的土壤地面與植栽綠地。
台南縣在這回八八水災屬於重災區,新市地區也傳出淹水災情,而南科與樹谷園區都位於新市,卻完全沒有遭受任何洪水波及,「那得歸功於南科的滯洪池,以及樹谷園區的基地保水工程,都充分發揮了滯洪的功效,」林憲德說。
這座由奇美集團一手打造、全台灣最第一座以「綠色」思維所建立的大型運動休閒空間,不只實現了環保、人與自然永續生存的設計概念,更象徵一種綠色的生活態度。正如奇美電子董事長廖錦祥所說的:「我們要將綠建築的環保節能觀念,明確落實在生活的小細節中。」
【綠水樹谷活力館的節能關鍵數字】
平均月節能效率達26%
預估年節省44萬度電
節省的碳排放量,等於1台小型汽車繞台灣1540圈所產生的二氧化碳
回收水替代自來水率達9.3%
每年可節省1200噸水